王小波《我的精神家园》读书小记
展开全部
王小波(1952-1997)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先后当过知青、民办教师、工人、大学教师、自由撰稿人。1995年,以《黄金时代》成名。代表作"时代三部曲":《黄金时代》、《白银时代》和《青铜时代》。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的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唯一一部电影剧本《东宫.西宫》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编剧奖,并且荣膺1997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入围作品,成为在国际电影节为中国取得最佳编剧奖的第一人。1997年4月11日,在北京因心脏病去世。
《我的精神家园》主要收录了王小波的影评和他对社会环境与个人尊严的反思。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
王小波的文字极有特色,具有自由的锋芒,幽默的风度。王小波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自由的人,既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
有人评价他: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的名字当成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像王小波这样的作家偏少,在中国偏少,他的英年早逝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如果让他多活10年,他也许会和鲁迅齐名。
《南方周末》这样评论他:王小波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天才文人。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已经有了三十年的经验,其中成就突出,但问题也触目惊心。其中令人感慨系之者,莫过于国民的人格成就不高,从作家、学者到普通民众,在国家社会层面,极大多数人仍属于依附型的个体或个人。王小波是一个难得的例外。他是真正贯通中西并身体力行的文化巨人,是"体制外生存"的示范者。王小波的作品没有媚雅媚俗,而是对社会和国人抱持最大同情和悲悯的理性写作。 --
凤凰网这样评价他:王小波是一个生前寂寞、死后哀荣的作家。尽管他没有作秀、张扬,但几乎一代青年从他那里发现了权力和市场之外的心跳、亲切和温情的笑容。他是独立于体制、圈子、帮派,出入自如的作家,是可以指点江山的诗人。他们这一代都有着知青时期的伤痕和八十年代的迷茫,这一代人受伤难以自治,而王小波却是少有的精神健全的人。正是那种平易的物理和健康的人情,使他的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
令人诧异的是,王小波在二十年前写下的观点,竟然也适用于当今社会。这一方面说明了这本杂文集的预见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二十年前许多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至今仍未改变。
王小波的幽默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作为一个文化人,王小波认为,好莱坞商业片最让人倒胃之处是落俗套,他举了美国片子《洛基》为例。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穷移民的故事,第一集很有点意思,如果只拍一集,会是一部好片,大家也爱看,但无奈的是,有些傻瓜喜欢看电影里揍人的镜头,就有混账片商把它一集集地拍了下去,续集里除了揍人和挨揍,一点别的都没了。
王小波直言这就不是电影,根本就是大粪。王小波把这种好莱坞商业片,比作《镜花缘》里直肠国的大粪。《镜花缘》里的直肠国人消化功能差,一顿饭吃下去,从下面出来,还是一顿饭。为了避免浪费,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会回回锅,加点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饭不像饭而像粪时,才换上新饭。好莱坞的片商就是直肠国的厨师,美国观众就是直肠国的食客。只看好莱坞商业片,是会把人看笨的。
在《从Internet说起》一文中,王小波对当时的审查制度极尽讽刺,此文将他的黑色幽默展示得淋漓尽致。在王小波生活的年代,人们还没步入网络时代,有人说网上黄毒反动信息泛滥, 要求对网络加以限制。王小波反讽道,不止电脑,电影电视也在散播不良信息,应该通通禁掉。更是举例文革十年,大家只看八个样板戏不也活过来了。
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雅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在文末,王小波再次引用这句话反讽道: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小波也不乏深刻地思考,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刻反思。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有过属于个人的尊严。王小波认为中国人忽视个人尊严,是一个中国特有现象,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王小波曾在国外居住了四年,他认为中国人在面对环境社会问题时,总是从总体方面提出问题,讲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其实这些事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但大家都对此浑然无觉。
在这里,王小波引用了罗素的话,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费孝通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问题。所谓“差序格局”,即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每个人都只在家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感。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现如今这种劣根性已经深入骨髓,想要改变是难上加难。
王小波认为,在个人尊严方面,中国的君子无须独善其身,该争、该打官司、该动手时,就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力,因为个人尊严是一块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而对于公共尊严,只要大多数人重视到这个问题,行为就会好。
除了以上列举的观点,王小波在这本书中,还对抗日片、中国古建筑保护、环保问题、文化批评、爱情电视剧、音乐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本书中大部分观点是超前、不过时的,文笔诙谐,思想深刻。
向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自由的人,向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和写作者致敬!
《我的精神家园》主要收录了王小波的影评和他对社会环境与个人尊严的反思。王小波站在平民的视角,用平民的写作方式,以犀利的批判意识,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纯粹的精神家园,给这个世界带来了一道闪电,照亮了许多人的心。
王小波的文字极有特色,具有自由的锋芒,幽默的风度。王小波作为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自由的人,既享受思维的乐趣,拥抱理性与常识,也跟随灵魂的舞蹈,在凡俗生活之外拥有一个诗意的世界。他让我们看到自由的真相:既理性又激情,既现实又浪漫,既精英又平民,既深刻又有趣。
有人评价他:王小波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面那个天真烂漫的孩子,他就在那个无比庄重却无比滑稽的场合喊了那么一嗓子,使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继而露出会心的微笑。后来,这批人把这个孩子当成宠儿,并且把他的名字当成他们互相认出对方的接头暗号。像王小波这样的作家偏少,在中国偏少,他的英年早逝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如果让他多活10年,他也许会和鲁迅齐名。
《南方周末》这样评论他:王小波是一位极具个性的天才文人。我国当代的社会转型,已经有了三十年的经验,其中成就突出,但问题也触目惊心。其中令人感慨系之者,莫过于国民的人格成就不高,从作家、学者到普通民众,在国家社会层面,极大多数人仍属于依附型的个体或个人。王小波是一个难得的例外。他是真正贯通中西并身体力行的文化巨人,是"体制外生存"的示范者。王小波的作品没有媚雅媚俗,而是对社会和国人抱持最大同情和悲悯的理性写作。 --
凤凰网这样评价他:王小波是一个生前寂寞、死后哀荣的作家。尽管他没有作秀、张扬,但几乎一代青年从他那里发现了权力和市场之外的心跳、亲切和温情的笑容。他是独立于体制、圈子、帮派,出入自如的作家,是可以指点江山的诗人。他们这一代都有着知青时期的伤痕和八十年代的迷茫,这一代人受伤难以自治,而王小波却是少有的精神健全的人。正是那种平易的物理和健康的人情,使他的作品吸引了无数读者。
令人诧异的是,王小波在二十年前写下的观点,竟然也适用于当今社会。这一方面说明了这本杂文集的预见性,另一方面也暗示了,二十年前许多令人忧心的社会现象至今仍未改变。
王小波的幽默是刻在骨子里的,比如作为一个文化人,王小波认为,好莱坞商业片最让人倒胃之处是落俗套,他举了美国片子《洛基》为例。这部片子讲的是一个穷移民的故事,第一集很有点意思,如果只拍一集,会是一部好片,大家也爱看,但无奈的是,有些傻瓜喜欢看电影里揍人的镜头,就有混账片商把它一集集地拍了下去,续集里除了揍人和挨揍,一点别的都没了。
王小波直言这就不是电影,根本就是大粪。王小波把这种好莱坞商业片,比作《镜花缘》里直肠国的大粪。《镜花缘》里的直肠国人消化功能差,一顿饭吃下去,从下面出来,还是一顿饭。为了避免浪费,只好再吃一遍(再次吃下去之前,可能会回回锅,加点香油、味精)。直到三遍五遍,饭不像饭而像粪时,才换上新饭。好莱坞的片商就是直肠国的厨师,美国观众就是直肠国的食客。只看好莱坞商业片,是会把人看笨的。
在《从Internet说起》一文中,王小波对当时的审查制度极尽讽刺,此文将他的黑色幽默展示得淋漓尽致。在王小波生活的年代,人们还没步入网络时代,有人说网上黄毒反动信息泛滥, 要求对网络加以限制。王小波反讽道,不止电脑,电影电视也在散播不良信息,应该通通禁掉。更是举例文革十年,大家只看八个样板戏不也活过来了。
五十多年前,有个德国的新教牧师说:起初,他们抓共产党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党员;后来,他们抓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是雅利安人;后来他们抓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徒……最后他们来抓我,已经没人能为我说话了。在文末,王小波再次引用这句话反讽道:众所周知,这里不是纳粹德国,我也不是新教牧师。所以,这些话我也不想记住。海明威在《钟为谁鸣》里说过:所有的人是一个整体,别人的不幸就是你的不幸。所以,不要以为丧钟是为谁而鸣——它就是为你而鸣。
小波也不乏深刻地思考,对历史对文化的深刻反思。
比如在中国历史上,很少有人有过属于个人的尊严。王小波认为中国人忽视个人尊严,是一个中国特有现象,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要么是外国人,要么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王小波曾在国外居住了四年,他认为中国人在面对环境社会问题时,总是从总体方面提出问题,讲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其实这些事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但大家都对此浑然无觉。
在这里,王小波引用了罗素的话,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费孝通也提出了差序格局的问题。所谓“差序格局”,即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各人自扫门前雪,不顾他人瓦上霜,每个人都只在家里负责任,出了门就没有了责任感。大家所到之处,既无权利,也无义务;所有的公利公德,全靠政府去管,但政府不可能处处管到,所以到处乱糟糟。现如今这种劣根性已经深入骨髓,想要改变是难上加难。
王小波认为,在个人尊严方面,中国的君子无须独善其身,该争、该打官司、该动手时,就不要放弃自己的权力,因为个人尊严是一块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而对于公共尊严,只要大多数人重视到这个问题,行为就会好。
除了以上列举的观点,王小波在这本书中,还对抗日片、中国古建筑保护、环保问题、文化批评、爱情电视剧、音乐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本书中大部分观点是超前、不过时的,文笔诙谐,思想深刻。
向我们这个时代真正自由的人,向一位特立独行的思想者和写作者致敬!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