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适合做销售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前段时间我的妹妹和我聊天(她在一家光伏发电公司的渠道部实习),一上来就各种吐槽,不停地倒苦水:那些人(客户)真的难搞定;虽然是实习的,但是业绩压力的确不小;整天四处跑但却没什么收获……
可以听得出来她并不想做这份工作。我非常耐心地听她讲完,而后安慰了她——这仅仅是暂时的。你现在只是实习而已,有的是时间调整,还不至于太糟糕,不合适直接撤。实习工作太多太多了……
而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大学毕业后不想干老本行,随随便便地找了一份工作想着过渡一下,于是就做一段时间的金融电话销售。
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讲,我确实体会到了销售工作的3个最致命的点;我也和几个同为应届生的同事交流过,大家也是深有感触。
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应届生适合做销售工作吗?
首先明确一下,低阶销售和精英销售有相当大的差别。 严格来讲很多销售岗位属于“低门槛”,但绝对不是“低技术” 。虽然门槛不高,可是对于个人的能力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只是因为门槛相对较低且岗位需求量巨大,所以这个事实被掩盖了。
很多应届生做销售,有很大可能做的是很大众化的销售而非精英。
1、最致命的一点:在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却学不到任何硬技能
销售行业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行业,非常不稳定。这种性质的工作并不是说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运气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我第一天入职的时候在填入职表,而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坐在我对面在填离职申请表;我在职期间真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离职。
销售这个职业需要一定的积累,销售工作做得好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很强的体现:神态语气,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察言观色,对产品的了解程度等等。
我的理解是, 这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对人性的把握” ——这往往是混迹社会很久的老油条们常备的素质;而刚毕业进入社会的人阅历、经验还是相对匮乏的,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通过公司一朝一夕的培训来做到。而这些素质直接和自己的业绩挂钩的。
做销售的人分享他们的经验,严格来讲很多应该说是“技巧”而非“技能”。做得好的销售很多是运用了他们自身的情商和小技巧,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人精”;
这种工作运用的更多的是一种“谈判技巧”——了解产品只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能说服对方。 在自己初入职场还是白纸一张、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却无法从工作中学到任何“硬技能”来傍身。
那时候我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焦虑,就感觉什么都不会。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将来必然会后悔。
当时的这种焦虑我也无法说出原因,就是隐约感觉不妙。 后来的一件事情的确证明了这个想法。
我的领导是一位80后,30多岁。我入职后和大家聊天才知道他仅仅比我早来2周;我离职以后从以前的同事那得知仅仅我离职一个月后,那位领导也离开公司了。
他已经30多岁了,但仍然在如此频繁地入职离职——这对于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讲都是不利的。
基本上到了30岁以上都是处于一种稳定上升的阶段,但销售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不管你在原公司做的职位有多高,到了另一家公司最多是做一个团队经理类的职位,更惨的是基层业务员做起——除非自己开公司。
2、长期被拒绝,信心受挫;但每天又要求业绩,不得不找客户;继续被拒受挫,恶性循环
每天要被拒绝多少次?
曾经我一天最多打了600多个电话,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真正有用的10不到。勉强1.7%的成交率吧(这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况),剩下的至少有350个都是被拒绝的,成功的概率真的很低很低。
“被拒绝”的感觉每天都要体会几百次。除了直接拒绝的,有的人知道这是一个销售电话而破口大骂恶语相向,或者故意调戏……个中滋味确实不好受,自行体会吧。我也曾经见到过扛不住直接在办公室哭出来的女孩子,真的心疼。
一份工作不断地在给予自己打击。 很多时候销售的真实状态是在公司的“业绩压力”和客户“不断拒绝、没有成交”的夹缝中生存。
我不知道“销售是很锻炼人的”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很久以前我也天真地相信这种话,直到我真正亲自从事了这一份工作。
做销售是一个不断地被拒绝的过程,最后自己的自信已经被消磨光了,身心疲惫但却没有任何成绩,居然还有人管这种方式叫锻炼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销售公司要每天大声喊口号、相互鼓励)
想一想,一个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正信心满满地想着如何一展身手,然后接连不断地遭受这种打击,而且基本上是天天如此……
这并不是所谓的“矫情”。
真的不要觉得长期被拒绝就是在锻炼自己, 大部分人在这种环境下都是极难坚持的, 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教育小孩子是一个道理。
这两者都需要不断鼓励和呵护,等“他”慢慢地茁壮成长,有了足够的经验和底气了,那时候才是健康的、培养强大内心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天天被打击到怀疑“每天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这种畸形的方法。
正常人都希望每天开心而不是整天绷着一张脸。就像“被鼓励”和“被辱骂”,一般人会选哪个?
每天都是这种状态,但迫于业绩压力要达成交易只好自己威逼利诱/委曲求全地去找客户。 长此以往那种“下意识地讨好别人”可能真的会渗透到自己的性格里,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知道 。
平时工作在打电话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唉,哥/姐,是这样子的……”。我不想使用这样子的称呼,主管居然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不喊“哥/姐”?
真是无语。
每天制定清晰的工作步骤(不仅仅只制定工作目标)然后去执行;根据之前的工作反馈来不断调整优化接下来的工作,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但这个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概率”的确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不可否认任何事情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这个工作给我的感觉是不管如何优化、制定明确的执行步骤,永远都不可能清晰地得到最后想要的结果。
很多时候都是在“勤劳地原地踏步”,装作很忙的样子。
这一点是最最无法忍受的,有时候一天忙下来结果仍然是“0”。那时候我经常在质疑自己:“我每天在做什么?除了浪费时间,好像什么都没做。”
3、先就业后择业——恶性循环
如果是刚毕业,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选择做一名销售来过渡;万一迟迟找不到个人方向,又没有其他的经历,简历上“工作经历”一栏只能写销售了;
本来想“择业”的,但现实是面试的时候屡屡受挫,自己似乎又被工作经历给“限制”住了,这时候怎么办?
在这个期间又没学任何的硬技能,万一下一份工作还是销售的话还去不去?
……
当初说好的“择业”呢?
这些都是我个人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因为是一家各方面都比较欠缺的公司,自己做得也不够好,所以说这个经历也很坑爹。
任何事情都有两个面,不能说销售不是一份好工作 。我觉得这种工作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收益”的平台,但真正做的好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像之前的我一样,想要过渡而随便找个工作而误入歧途浪费时间的人更多。没有太多阅历的应届生上来就做销售有很大可能会是这样的情况,浑水我已经淌过一次了。
所以我觉得刚毕业的人如果有选择,并不适合一开始就做销售工作。如果是已经入坑的想跳出来,重新自学知识转行或考研考证,都行。对于已经进入社会的人来讲是有难度的,但并非无法做到。
可以听得出来她并不想做这份工作。我非常耐心地听她讲完,而后安慰了她——这仅仅是暂时的。你现在只是实习而已,有的是时间调整,还不至于太糟糕,不合适直接撤。实习工作太多太多了……
而我自己也有过类似的经历。
我大学毕业后不想干老本行,随随便便地找了一份工作想着过渡一下,于是就做一段时间的金融电话销售。
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讲,我确实体会到了销售工作的3个最致命的点;我也和几个同为应届生的同事交流过,大家也是深有感触。
我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来谈一谈:应届生适合做销售工作吗?
首先明确一下,低阶销售和精英销售有相当大的差别。 严格来讲很多销售岗位属于“低门槛”,但绝对不是“低技术” 。虽然门槛不高,可是对于个人的能力要求实际上是非常高的;只是因为门槛相对较低且岗位需求量巨大,所以这个事实被掩盖了。
很多应届生做销售,有很大可能做的是很大众化的销售而非精英。
1、最致命的一点:在可塑性最强的时候却学不到任何硬技能
销售行业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行业,非常不稳定。这种性质的工作并不是说努力了就一定会有回报的,运气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我第一天入职的时候在填入职表,而一个和我年龄相仿的小伙子坐在我对面在填离职申请表;我在职期间真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离职。
销售这个职业需要一定的积累,销售工作做得好是一个人综合能力很强的体现:神态语气,说话的方式和技巧,察言观色,对产品的了解程度等等。
我的理解是, 这种综合能力是一种“对人性的把握” ——这往往是混迹社会很久的老油条们常备的素质;而刚毕业进入社会的人阅历、经验还是相对匮乏的,需要一个积累的过程,而这些东西根本不可能通过公司一朝一夕的培训来做到。而这些素质直接和自己的业绩挂钩的。
做销售的人分享他们的经验,严格来讲很多应该说是“技巧”而非“技能”。做得好的销售很多是运用了他们自身的情商和小技巧,这些人基本上都是“人精”;
这种工作运用的更多的是一种“谈判技巧”——了解产品只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是要能说服对方。 在自己初入职场还是白纸一张、最需要学习的时候却无法从工作中学到任何“硬技能”来傍身。
那时候我考虑到了这个问题的时候非常焦虑,就感觉什么都不会。如果真的什么都不做,将来必然会后悔。
当时的这种焦虑我也无法说出原因,就是隐约感觉不妙。 后来的一件事情的确证明了这个想法。
我的领导是一位80后,30多岁。我入职后和大家聊天才知道他仅仅比我早来2周;我离职以后从以前的同事那得知仅仅我离职一个月后,那位领导也离开公司了。
他已经30多岁了,但仍然在如此频繁地入职离职——这对于任何一个人的职业生涯来讲都是不利的。
基本上到了30岁以上都是处于一种稳定上升的阶段,但销售行业的特殊性质决定了不管你在原公司做的职位有多高,到了另一家公司最多是做一个团队经理类的职位,更惨的是基层业务员做起——除非自己开公司。
2、长期被拒绝,信心受挫;但每天又要求业绩,不得不找客户;继续被拒受挫,恶性循环
每天要被拒绝多少次?
曾经我一天最多打了600多个电话,可以明确地告诉大家,真正有用的10不到。勉强1.7%的成交率吧(这还算是比较好的情况),剩下的至少有350个都是被拒绝的,成功的概率真的很低很低。
“被拒绝”的感觉每天都要体会几百次。除了直接拒绝的,有的人知道这是一个销售电话而破口大骂恶语相向,或者故意调戏……个中滋味确实不好受,自行体会吧。我也曾经见到过扛不住直接在办公室哭出来的女孩子,真的心疼。
一份工作不断地在给予自己打击。 很多时候销售的真实状态是在公司的“业绩压力”和客户“不断拒绝、没有成交”的夹缝中生存。
我不知道“销售是很锻炼人的”是怎么流行起来的。 很久以前我也天真地相信这种话,直到我真正亲自从事了这一份工作。
做销售是一个不断地被拒绝的过程,最后自己的自信已经被消磨光了,身心疲惫但却没有任何成绩,居然还有人管这种方式叫锻炼人?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销售公司要每天大声喊口号、相互鼓励)
想一想,一个刚从学校毕业进入社会的年轻人,正信心满满地想着如何一展身手,然后接连不断地遭受这种打击,而且基本上是天天如此……
这并不是所谓的“矫情”。
真的不要觉得长期被拒绝就是在锻炼自己, 大部分人在这种环境下都是极难坚持的, 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和教育小孩子是一个道理。
这两者都需要不断鼓励和呵护,等“他”慢慢地茁壮成长,有了足够的经验和底气了,那时候才是健康的、培养强大内心的方式;而不是通过天天被打击到怀疑“每天做的事情到底有没有意义?”这种畸形的方法。
正常人都希望每天开心而不是整天绷着一张脸。就像“被鼓励”和“被辱骂”,一般人会选哪个?
每天都是这种状态,但迫于业绩压力要达成交易只好自己威逼利诱/委曲求全地去找客户。 长此以往那种“下意识地讨好别人”可能真的会渗透到自己的性格里,甚至连自己都意识不知道 。
平时工作在打电话的时候听到的最多的就是“……唉,哥/姐,是这样子的……”。我不想使用这样子的称呼,主管居然找我谈话,问我为什么不喊“哥/姐”?
真是无语。
每天制定清晰的工作步骤(不仅仅只制定工作目标)然后去执行;根据之前的工作反馈来不断调整优化接下来的工作,我觉得这才是一个正向的循环。但这个职业的性质决定了“概率”的确是一个不能忽视的因素。
不可否认任何事情都有运气的成分,但是这个工作给我的感觉是不管如何优化、制定明确的执行步骤,永远都不可能清晰地得到最后想要的结果。
很多时候都是在“勤劳地原地踏步”,装作很忙的样子。
这一点是最最无法忍受的,有时候一天忙下来结果仍然是“0”。那时候我经常在质疑自己:“我每天在做什么?除了浪费时间,好像什么都没做。”
3、先就业后择业——恶性循环
如果是刚毕业,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选择做一名销售来过渡;万一迟迟找不到个人方向,又没有其他的经历,简历上“工作经历”一栏只能写销售了;
本来想“择业”的,但现实是面试的时候屡屡受挫,自己似乎又被工作经历给“限制”住了,这时候怎么办?
在这个期间又没学任何的硬技能,万一下一份工作还是销售的话还去不去?
……
当初说好的“择业”呢?
这些都是我个人经历过的真实情况。因为是一家各方面都比较欠缺的公司,自己做得也不够好,所以说这个经历也很坑爹。
任何事情都有两个面,不能说销售不是一份好工作 。我觉得这种工作提供了一个“低门槛高收益”的平台,但真正做的好的人却是凤毛麟角; 像之前的我一样,想要过渡而随便找个工作而误入歧途浪费时间的人更多。没有太多阅历的应届生上来就做销售有很大可能会是这样的情况,浑水我已经淌过一次了。
所以我觉得刚毕业的人如果有选择,并不适合一开始就做销售工作。如果是已经入坑的想跳出来,重新自学知识转行或考研考证,都行。对于已经进入社会的人来讲是有难度的,但并非无法做到。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