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岁少年自杀身亡,父母和孩子该如何相处?

 我来答
你即来5344
2022-06-07 · TA获得超过6786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626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308万
展开全部
昨天,和朋友闲聊之间,他发给我一段题为“14岁男生被母亲扇打后跳楼坠亡”的微博热搜视频。 点开视频,只见一个穿校服的小男孩站在栏杆边,作罚站状。里面的母亲怒气冲冲的大步走来,二话不说给了孩子几个巴掌,并对孩子推搡打骂,随后母亲和老师离开,男孩默立两分钟后,转身爬上栏杆,跳楼身亡。 没错,这是一起家庭中的母子矛盾所引起的悲剧。这不是第一起家庭矛盾所导致的悲剧,也不会是最后一个。青少年自杀,离我们并不遥远。 去年,上海卢浦大桥事件让我印象深刻。一名17岁少年因为和同学发生冲突,被妈妈批评。母亲把车子停在路边,对后座的儿子说些什么,很显然,妈妈在很生气的教训孩子。随后,孩子飞快的冲向栏杆,一跃而下。 桥很高,下面是水泥地,孩子很快就停止了呼吸。徒留视频里的母亲捶地痛哭,悲伤和遗憾溢出了整个屏幕。 整个过程很短,孩子在跳下栏杆的时候,没有一丝犹豫。 类似的新闻还有很多,浙江15岁女孩因为和父母争吵,从19楼跳下身亡。 江苏常熟市,一个年仅15岁的男孩,与父亲因一点小事发生争执,从自家阳台跳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 悲剧的发生,似乎不是偶然。这一切的一切,都离我们脑海中的父慈子孝,家庭之间和睦融洽的印象,越来越远了。 悲剧发生的原因 究其原因,鲁迅先生在1919年新青年上发表的一篇文章《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已经给出了答案。 中国旧社会中,君臣伦理、父子纲常是十分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维系整个社会的根基。因此,父对于子,有着绝对的权利和威严。似乎,孩子就是父母的附庸, 到了现在,部分父母在心理中似乎并没有将孩子视作独立的人,他们没有在意孩子的尊严,因为做错事而当众掌掴,甚至直接打骂。 经济上的依赖不能被当做尊严上的附庸。纠正孩子的错误是父母的职责所在,但是采取何种措施还是需要深思的。青春期的孩子会叛逆,要面子,当众打骂他,往往会对解决问题产生负面作用。 父母和孩子该如何相处 鲁迅先生认为,父与子之间没有什么恩,有的是爱,没有任何的利益心情。 他认为,觉醒的人,应将这种天性的爱更加扩张,更加醇化;用无我的爱,自己牺牲与后起新人。 如何相处,先生认为,开宗第一,便是理解。往昔的欧人对于孩子的误解,是以为成人的预备;中国人的误解是以为缩小的成人。直到近来,经过许多学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行理解,一味蛮做,便大碍于孩子的发达。 把孩子视作“成人的预备”,容易忽略孩子当下的幸福。而把孩子视为“缩小的成人”,便容易忽视孩子的未成熟性,以成人的立场代替儿童的立场。 因此,对于孩子,父母不能按照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而是要站在孩子们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 第二,便是指导。时势既有改变,生活也必须进化;所以后起的人物,一定尤异于前,决不能用同一模型,无理嵌定。长者须是指导者协商者,却不该是命令者。不但不该责幼者供奉自己;而且还须用全副精神,专为他们自己,养成他们有耐劳作的体力,纯洁高尚的道德,广搏自由能容纳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没的力量。 这一点,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父母实际上不能按照自己的那一套模型,来规定孩子应当如何如何做。而是应该和孩子们一起,以身作则,培养他们的好习惯,使得其具有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的力量。 第三,便是解放。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交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一个独立的人。 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这三者相互结合,既将孩子当做独立的人,站在他们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同时,作为长者,去指导他们,从各个方面强调对孩子的习惯养成。 让孩子感受到你的爱 很喜欢这个知乎热搜话题下的一个母亲的自述。她说她的孩子很淘气,一点都不省心,初中时就多次被老师请到学校,但是却从没因此对孩子打骂。 高一时,被告知她家孩子伪造走读生出入证多次混出学校,学校请她过来,商量如何处理。 她风尘仆仆的赶到学校,看到孩子罚站在外面,第一句话不是批评,而是问他有没有吃饭。随后接受了老师的处分,把孩子领回了家。在家三天,没跟孩子提起过一句这件事。 第四天把孩子送到学校,临别时她问孩子,“跟妈妈说一下,你是怎么跟保安叔叔斗智斗勇的,混出去干嘛呢?”他从头到尾将这件事讲了一遍,并说出去并没有干啥,有时候就走走,有时候买杯饮料就回了。 听完之后,她说你这是何苦呢,一个人的档案是陪伴终身的,要珍惜自己的荣誉。妈妈眼睛不好,听说你在学校出事心里很急,晚上开车上高速,万一出了事,你日子怎么过。 从那以后,她的孩子就再也没给她添乱了。 最后附上卡夫卡《判决》的最后几段,也是一个儿子被家长逼得自杀的故事,和现实中的案例几乎一模一样。 “他跳出大门,穿过车行道,奔向河水。他已经抓牢了栏杆,就像一个饥饿的人,牢牢地抓住了食物。 他飞身撑在栏杆上……透过栏杆的间隙,看准了一辆公共汽车,汽车的噪音,将很容易掩盖他的落水声。 他松开手落了下去。 这时,桥上的车辆正川流不息” 为什么两件事情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呢?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孩子能否感受到父母对他的爱。 事件一中,孩子感受到了母亲沉甸甸的爱,所以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他不愿让母亲再担惊受怕了,所以成长的很迅速,也许在那一瞬间,他就决定以后好好学习了。 卡夫卡笔下的这个儿子,他感受不到他父亲的爱。自己订婚,却遭到父亲的打压和奚落,说“你订婚,还不是因为管不住下半身” 在父亲嘴里,这个儿子没有一点长处,粗鄙不堪。所以,最后他选择了死亡。 死亡对他来说是终结,不用再受花花世界的折磨。 所以,让孩子感受到你对他的爱吧,这样,他就会回报以他对你的爱的。 牵挂和爱,是我们和死神的一堵墙。让孩子们感受到你对他的爱,感受到你的陪伴与理解,他自然在幸福快乐中健康成长。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