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讨好型人格?

 我来答
元气16阿

2022-04-26 · 超过111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78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16.6万
展开全部

讨好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老好人”。这类人心地善良是真的,待人友善也是真的,但是他们人缘好吗?未必。这类人可能本身就是内向的,不善于交际的,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敏感谨慎,因为十分敏感,所以很容易察觉对方的情绪变化,甚至会为对方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情而多想,正是因为思虑过多,时常会导致过多的内耗。他们对朋友十分慷慨,通常不会拒绝对方的请求,他们更多地愿意自己承担不愉快,而不会挣扎地说出“不”,即使知道某些事情有损自己的利益,心里骂了一千遍,表面上也会表现得波澜不惊。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人际交往中渴望博取他人一致好评,甚至故作谦卑,把所有真实的情绪都隐藏起来。

究其原因,这种人格如何形成?有一种观点表示“人的每一个行为背后都有着对自己和世界的理解。”换言之,童年时期初步形成的价值观指导着后期的行为。孩童时期,由于心理不成熟,我们更多地是通过旁人的评价判断是非,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这时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可能这类人的原生家庭家教很严格,家庭灌输的观念就是孩子的行为要令长辈满意,出门在外要体现良好的家教,因为过度的是非观念灌输,在表扬式教育的影响下,孩子知道在学业或某些行为上的优秀表现可以引起他人的关注,通常他们会把这个特长做到极致,以博取他人的认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就是“讨好”。

其实,这种性格的人有时也活得很累

1.因为一味地“讨好”,自己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低位状态,即使遇到了一些摩擦,受损的是自己也敢怒不敢言,其实这是不对的。

2.因为心思细腻,做人十分谨慎,害怕出错,总是主动承担了不属于自己的责任,让自己变成了“软柿子”。

3.因为敏感,在交际过程中害怕冷场,总是主动寻找话题,但发现结果并不好。过度地迎合他人,又不懂得拒绝,往往会丧失做人的原则,在很多人眼里活成了懦弱的样子。

4.交往中,他们总是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害怕受到质疑,害怕被孤立,不喜欢麻烦别人等等,久而久给别人造成了一种“距离感”,似乎那么熟悉却又十分陌生。

5.因为他们不了解交往本就是相互的过程,有了“麻烦”,我们才能体会到被需要的快乐,敢于袒露自己的心声,才会遇见志趣相投的密友,

因为有做人的原则和底线,我们才能活出最真实的自己,绽放生命的光彩。归根结底,内心深处极度的自卑让他们始终带着面罩生活。

帐号已注销
2022-04-28 · 超过34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6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4万
展开全部

首先我们科普一下讨好型人格是什么?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而非人格障碍。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
因此,如何评价讨好型人格呢?我的回答有以下几点∶

一、在生活中特别喜欢迎合别人。
讨好型人格的人在与别人交往的过程中,喜欢一味地迎合。他们会不自觉的认为别人都是对的自己是错误的。尽管他们内心可能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不会表达出来而是去一味的认同别人。因为他们总是担心如果我表达出来别人不高兴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变得小心又谨慎。
二、在生活中太敏感,太自责。
拥有讨好型人格的人,能够快速感觉到周围人的情绪,对他人的情绪异常敏感。在得知他人不愉的情绪时,会表现不安,会思虑是不是自己哪里做得不够好,才惹到对方不开心。异常的敏感,也让他们常常陷入事须有的自责之中。

三、在生活中不会拒绝别人。
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是不会拒绝别人而是害怕拒绝别人。他们害怕拒绝别人后,别人会讨厌甚至是厌恶他们。所以他们不去拒绝而是假装维持着关系,这样可以减少他们内心的内疚感和负罪感。他们喜欢把所有的压力放在自己身上,这样反而让自己活得更累。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当时杨紫热播的网剧《女心理师》里的小莫,就是一个典型的讨好型人格,面对出去嗨的女同事的请求,已经离开公司坐上出租车的小莫极度无奈却仍然选择了掉头回公司帮同事完成工作任务。
面对男同事把所有的工作扔给自己,仍然选择接受。
面对理发师的步步销售,得寸进尺的行为,因为一句扣工资,自己心软了,又毅然的选择了接受。


其实,很多人的“讨好型人格”,是因为心底的善良。但委屈自己的善良,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卑微的讨好,而你只是成为了可以任意欺负的对象。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玫烦恼Uz
2022-04-30 · 超过42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50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20万
展开全部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曾有一个心理学家指出讨好型人格是潜在的不健康的行为模式,而不是人格障碍,他在指出:讨好型人物,一方面是害怕被拒绝,另一方面则是源于对失败的恐惧。

  • 害怕被拒绝,一般潜在的感受就是“如果我没有尽我所能去让他们开心,他们就会离开我,也不会再关心我了”。这种感受通常是由于缺乏关爱,或者被重要的人抛弃、拒绝,或是不稳定的情绪造成的

  • 害怕失败,潜在的感受是“如果我犯错,我会让别人失望甚至被惩罚”。这种感受的来源,一般是在早些时候,因为做错了一些小事,收到严重的惩罚所留下的心理阴影。

 

讨好型人格的形成:多由于因为小时候获得的大多数是“有条件的爱”,而不是“无条件的爱”。讨好型人格的成因多样,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时代因素等方面都可以是其成因,而家庭教育是其中最关键的因素。

表现状态

1. 不愿意拒绝或者觉得拒绝了别人就是不对的。所以一直当着老好人。

2. 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情绪,什么都憋在心里,怕会把负能量传给别人。

3. 极度敏感,小心翼翼害怕得罪人,每次评论一件事要想好久措辞,评论了怕朋友不开心,不评论也怕他们不开心。

4. 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具有讨好型特征的人很害怕给别人添麻烦,因为他们有很深的不配得感,即会认为自己给别人添麻烦是件很过意不去、很愧疚的事。当他们获得帮助时,往往会表现得受宠若惊,感觉自己承受不起或不配承受别人的帮助和恩惠。

改变讨好型人格

可以说讨好型人格是一种认知上的缺陷:因为看不见自身的优点,又太过在意别人的看法。首先我们要学会自爱,提高自信,学会对违背自己原则的事情说不。不必时常和别人做比较,接受并且更爱自己,像对待良师益友一样,善待自己。有时间不如去做一些喜欢的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自信的人才是真正被人喜欢。所以……加油!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李啊李Yl
2022-04-25
知道答主
回答量: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6
展开全部
你好 很荣幸为您解答问题。”讨好型人格“顾名思义,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老好人“。这类人心地善良是真的,待人友善也是真的,但是他们人缘好吗?未必。这类人可能本身就是内向的,不善于交际的,他们身上最大的特点是敏感谨慎,因为十分敏感,所以很容易察觉对方的情绪变化,甚至会为对方一个不经意间的表情而多想,正是因为思虑过多,时常会导致过多的内耗。他们对朋友十分慷慨,通常不会拒绝对方的请求,他们更多地愿意自己承担不愉快,而不会挣扎地说出“不”,即使知道某些事情有损自己的利益,心里骂了一千遍,表面上也会表现得波澜不惊。他们十分在意自己的形象,人际交往中渴望博取他人一致好评,甚至故作谦卑,把所有真实的情绪都隐藏起来。
这类人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缺乏界限和原则。
他们忽视自身存在的价值,处处委屈自己。没有独立之人格,没有尊严,无时无刻不显示出自己的懦弱。唯一目的,是以自己“谦卑”的行为引来别人的欢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匿名用户
2022-04-25
展开全部
他们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抬高别人,贬低自己,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缺乏界限和原则,一味地迁就别人,习惯性主动道歉、迎合他人、没有自己的原则、不懂得拒绝、害怕给别人添麻烦、默默承受、内心自卑害怕他人的负面评价。很多人的“讨好型人格”,是因为心底的善良。但委屈自己的善良,在别人眼中可能只是卑微的讨好。如果你和他们说你对他们的评价好的话那还好,你评论他们中等一般的话,他们就会一直想是不是他们做得不够好,给你惹麻烦了,然后你就会收获一段“很、非常、相当,特别”多的对不起。
很多讨好型人格的人,你和他们相处得很好,至少不错,甚至相处非常好。但有一些讨好型人格就像是病态了,和他们在一起久了,你会觉得他们的性格有些烦人,和他们说话好累,他没做什么错事,你和他说话的时候也没有责怪的意思,但就是道歉道歉道歉,搞得就像你欺负他了似的。
我个人感觉我和这种人格的人性格不合,呆不下去。
说一下我遇到的病态一般的讨好型人格的例子,我有个同学(为什么不是朋友,你自己品)就是讨好型人格,有一次我上厕所没纸,我微信叫他帮我带些纸,他忘了,半个小时后我再问他,他一直说:“对不起对不起对不起”,我和他说:“你也没做什么错事用不着道歉”,他:“对不起对不起我错了”,我又说:“你没错,先不说别的了,先给我送点纸来”,他继续:“对不起对不起我马上送过去给你”。我整个都无语住了。和他呆得久了,我觉得他疯了,我也疯了,我都要被这种人格的人PUA了。
已匿名,希望他没看出来我是谁。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收起 更多回答(7)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