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是否有利于身体健康
献血,是无私奉献,能挽救别人的生命,是一件有功德的事情。至于是否对身体有伤害,众说纷纭,但几乎没有任何的数据支持献血的好处,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献血有害,有的只是从理论层面的分析。
但前几天刚好有一篇文章发表在权威杂志《柳叶刀》上,讲到了这个问题。
这篇文章中对四万五千名全血捐献者在2年内的献血频次和与献血相关的潜在症状及特定指标进行了关联分析。这些指标包括疲乏、气喘、虚弱、头晕、抽搐次数等,也包括身体机能和认知能力考察。初步的分析结论是,捐献频次越大,出现与献血相关的症状越多,血色素和铁蛋白浓度也越低。
当然这篇文章是英国地区的,他们规定的两次献血间隔时间比中国要短(4个月),所以如果频次大,出现献血相关症状的概率会大很多。
理论上正常人失去400ml的血液,造血系统会被激活,启动造血,以补充血容量,就相当于进行了血液更新。从这个角度上讲,有一定的益处。但献血后会出现一些短暂的反应,在保证营养供给、保证休息的情况下,身体会自行恢复,所以间隔一段时间献血是对身体没有危害的(我国要求至少6个月)。另外,血容量会比较快恢复,所以血液相对在一定时期内会被稀释一些,血液粘稠度在一定时期内会降低。
小编认为不应鼓励女性献血,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高。
血液收集与使用采血中心的血液来源多数是大学生献的,所以一到了暑假、寒假就会闹血慌。
血站目前的做法是宽进严出,不合格的处理掉。流程是先进行简单的体检后,初步合格后进行血液收集,再集中进行检测,这样一方面保证了临床用血的安全,也提高了效率,但是这样做的缺点就是有些不合格的血液,就这么处理掉了。
无偿献血,有偿使用,但还是血慌……
综上,即使出现短暂的不良反应,与救人一命相比,还是值得一做的。本人并非血液科医生,只是按自己的理解浅谈了一些,献血是一件光荣的事情,也请尊重每一份鲜红有热度的血液,因为他们承载的是献血人的热心和奉献精神!
1. 献血对心脑管系统有良好的远期影响:可预防、缓解血液粘稠度、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人们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力活动的减少,体内积存了越来越多的脂肪,并长期处于较高的水平,俗称"血稠"。"血稠"的结果就是脂肪一层层的附着在血管壁上,最后形成动脉硬化,血管弹性降低,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而经常献血,减少了体内一部分粘稠的血液,再通过正常的饮水,填充了血容量,使血液自然稀释,血脂就会随着下降。坚持适量献血可减少血液中的所有成份,减少比例最大的是血铁和蛋白,还降低血液的粘稠度,使血液流速加快。供氧量加大,人感到身体轻松、头脑清醒。能有效降低动脉硬化、血栓和脑血管意外及心肌梗塞等病症。
2.经常献血可提高造血功能:因为自胎儿出生后,骨髓就成为主要的造血器官。随着年龄的增长,造血功能和血细胞生成率逐渐下降。献血后,由于血细胞数量减少,对骨髓产生刺激作用,促使骨髓储备的成熟血细胞释放,并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血细胞的生成,经常按规定期限献血,就可使骨髓保持旺盛的活力。
3.男子献血可减少癌症的发生率:体内铁元素含量过低易患缺铁性贫血及行动迟缓,过高则适得其反。《国际癌症》曾报道,体内的铁含量超过正常值的10%,罹患癌症的机率就提高(因为血液中的红细胞内含有大量的铁),适量献血可以预防癌症。
4.可促进、改善心理健康:大量研究表明,健康的情绪可通过神经、体液、内分泌系统沟通大脑及其他组织与器官,使其处于良好的状态,有益于人体免疫力的增强、抵抗力的提高。而献血是救人一命的高尚品行,在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的同时,也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净化,心灵得到慰藉,工作与生活更加充实。做好事者以德施善,实际上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帮助了自己,这是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