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你看过一次再也不敢看第二次的电影?
《金陵十三钗》
19
37年,日军入侵南京,战火中,六朝古都化为废墟,众多中国军民被困城中。一支十数人的国军德械教导队余部在长官李教官指挥下,从日军手中救出了一批教会学校女学生,而李教官等人,至此丧失了出城的机会。幸免于难的书娟等学生返回文彻斯特教堂,随她们一 起来到的,还有受雇远道至此收敛神父遗体的美国人约翰·米勒。此时的南京城中,逃难的人们蜂拥进安全区和教堂寻找庇护,十四名风尘女子强行进入教堂避难,其中精通英语的玉墨希望借助约翰的身份为一行人提供更多保护。但教堂也无法抵抗日军的铁蹄,学生遭难,妓女代替,商女也知亡国恨,无人不爱国。也体现了在日军毫无人性的杀戮和丧失人性的欺压下中国底层人民的无奈与抵抗。
我知道当时的中国在遭受灾难,我知道人民不易,更何况那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学生。刚开始,我为那些女学生找到庇护之所而庆幸,我为在这灾难的世道还有一处哪怕摇摇欲坠但可以抵抗敌人的庇护所所庆幸,我能够知道,那时观念封建,娼妓不容于世道,可当我直面妓女一面被学生看不起,一面又在牺牲自己或苟活之间犹豫不决时,当我直面豆蔻两人寻找自己心爱之物被凌辱死时,我不想看到那样的场面。我很心疼,尤其是当他们唱苏州小调《秦淮景》时,她们那样美,她们是有风骨的。她们值得尊敬,值得赞颂。
我有一段情啊,唱给诸公听
没有!看过一次就已经知道情节了,虽然有时还会有一些恐惧或是感动,但也不至于连看也不想看的!
说实话,我是一个感性的人,我记得第一次看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时候,我哭的有多伤悲,或许那时候感觉自己就像里面的主角似的,小时候,家里很穷,放学回来了进不去家门,父母还在地里干活,一个人坐在家门口哭。现在,已经成人了,也有了自己的家庭,再去看这部电影的时候,还是有所感触,因为自己也为人父母了,对孩子的爱,有多少我自己知道,或许在自己的心中所能付出的比之电影更重!
恐怖片,我从小就有点胆小,但对于恐怖片来说,我是真的喜欢看,第一次看,看到恐怖的情节,我都会分散注意力,比如去找自己父母说说话,就是现在我也一样,看恐怖片,第一次都很害怕,但第二次感觉也就那样了。
所以,对于电影,看是图一个乐趣,学一点东西,毕竟不是真实的,太过认真容易使人颓废,情绪低落。就像我一个女性朋友说,她看完三生三世后,感觉主角的爱情怎么那么坎坷,相爱的人怎么就要历经磨难。看看,这样就影响了她的恋爱观了不是,现实中哪里会有,爱了就在一起,不爱就分开,很简单!相反,看那些阴暗的电影,也不要太入戏了,对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好。
电影只是一种娱乐,悲也好,喜也好,我心自逍遥!
被拐女孩时隔四年,三次回头才认出父亲,这里虽然没有一句台词,但是却看哭了无数人。
自从女孩儿被卖到这里以后,已经做了四年的童工,在这四年里,她每天干完活都会回头看看,期待着父亲能来救他,印象中父亲的模样也日渐模糊,所以第一次回头她以为是幻觉,第二次回头父亲还在,可是之前的无数次失望,导致女孩仍然不敢确定她看见了不是幻觉,直到第三次回头,她看见父亲还站在那里,这一次她终于确定,父亲真的来救自己了,然后她就被委屈的流下了眼泪。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这个片段,但是你一定不知道,它出自被网友誉为韩版《谍影重重》的《嫌疑人》,虽然评分只有7.5分,但是很多看过这部影片的网友都认为他并不逊色于其他电影。
为了找到被拐女儿,男主东城经历了太多常人无法想象的苦难。他本是北国的一个顶级特工,徒手攀爬悬崖峭壁, 独自端掉军火商老窝对于他来说就像过家家一样,可是不管你有多厉害,遇到政权交替,也只能任人宰割,就这样,东哲被组织列入了清除名单,因为他已经把妻子,女儿转移到了安全的地方,所以他不再反抗,可就在被实施绞刑之前,组织却告诉他,已经掌握了他妻女的下落。还没反应过来,身下的木板突然打开,本来已经放弃反抗的,东哲一想到女儿马上要遭遇不测,瞬间求生欲拉满。
2.我觉得《泰坦尼克号》这部电影是我看了一遍还想看第二部第三遍的电影。
准确的来说《泰坦尼克号》1997年上映的那年,我还在上小学,在家看的影碟,3天之内我看了7遍,真的是看了一遍还想再看一遍的感觉,当时就觉得超级震撼和感动,并陷在那种感觉里无法自拔。后来长大后还时不时的再重温一遍,只觉得这么经典的电影看多少遍都不够。
3.《肖申克的救赎》这部1994年的能够超级激励人心的电影让无数人内心为之震撼。在绝境中逢生,在夹缝中求存。《肖申克的救赎》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该电影讲述的是因为冤假错案而被冤枉的一位银行家被迫进入牢狱之中,而安迪并没有屈服于现状,在监狱中的安迪一边在监狱中替监狱长免税金,一边谋划着逃脱。他经历的我们无法感受,我们只能感受他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