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卷积神经网络提取图像特征
展开全部
前面讲到的都是基于知识的图像特征提取方法,除此之外还有另一条技术路线——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特征提取。
人在认知图像时是分层抽象的,首先理解的是颜色和亮度,然后是边缘、角点、直线等局部细节特征,接下来是纹理、几何形状等更复杂的信息和结构,最后形成整个物体的概念。
视觉神经科学(Visual Neuroscience)对于视觉机理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动物大脑的视觉皮层具有分层结构。眼睛将看到的景象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把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视觉皮层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号的部分。1959年,David和Wiesel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猫的大脑初级视觉皮层内插入电极,在猫的眼前展示各种形状、空间位置、角度的光带,然后测量猫大脑神经元放出的电信号。实验发现,不同的神经元对各种空间位置和方向偏好不同。这一成果后来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
目前已经证明,视觉皮层具有层次结构。从视网膜传来的信号首先到达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即V1皮层。V1皮层简单神经元对一些细节、特定方向的图像信号敏感。V1皮层处理之后,将信号传导到V2皮层。V2皮层将边缘和轮廓信息表示成简单形状,然后由V4皮层中的神经元进行处理,它颜色信息敏感。复杂物体最终在IT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被表示出来。
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看成是上面这种机制的简单模仿。它由多个卷积层构成,每个卷积层包含多个卷积核,用这些卷积核从左向右、从上往下依次扫描整个图像,得到称为特征图(feature map)的输出数据。网络前面的卷积层捕捉图像局部、细节信息,有小的感受野,即输出图像的每个像素只利用输入图像很小的一个范围。后面的卷积层感受野逐层加大,用于捕获图像更复杂,更抽象的信息。经过多个卷积层的运算,最后得到图像在各个不同尺度的抽象表示。
顾名思义,卷积层由一组卷积单元(又称"卷积核")组成,可以把这些卷积单元理解为过滤器,每个过滤器都会提取一种特定的特征,方法参见 图像卷积 。
卷积层的过滤器负责从图像中查找规律,过滤器越多则参数越多,这意味着卷积层的维度可能很庞大。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降低维数,这就是卷积网络中的池化层(又名"下采样层")所扮的角色。
池化主要有3种形式:一般池化,重叠池化和金字塔池化。
池化窗口的尺寸为n*n,一般情况下池化窗口都是正方形的。步长(stride)等于n。此时池化窗口之间是没有重叠的。对于超出数字矩阵范围的,只计算范围内的或者范围外的用0填充再计算。又可以分为最大值池化,均值池化。
池化窗口范围内的最大值作为采样的输出值。
假如输入是一个4×4矩阵,执行最大池化是一个2×2矩阵,每次滑动2步。执行过程非常简单,把4×4的输入拆分成不同的区域,把这些区域用不同颜色来标记。对于2×2的输出,输出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对应颜色区域中的最大元素值。
普通均值池化就是将池化窗口范围内的平均值作为采样的输出值。这种池化不如最大池化常用。
池化窗口之间有重叠。也就是步长大于等于1小于n,计算和一般池化是一样的。
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简称SPP)可以将尺寸大小不一样的图片转换为同样的尺寸。
SPP首先把图片看成1块,对这1块进行最大值池化,得到1个值,分成4块,对这4块分别进行最大值池化,得到4个值;分成16块,对这16块分别进行最大值池化,得到16个值,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保证对于不同尺寸的图片而言,最终得到的值的个数是一样的。因为是最大值池化,超出范围的用不用0填充不会影响结果。
直接对原始图像做卷积,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每次卷积后图像(特征图)都会缩小,这样卷不了几次就没了; 二是相比于图片中间的点,图片边缘的点在卷积中被计算的次数很少,导致边缘的信息易于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填充的方法。我们每次卷积前,先给图片周围都补一圈空白,让卷积之后图片跟原来一样大,同时,原来的边缘也被计算了更多次。
比如,我们把(8,8)的图片给补成(10,10),那么经过(3,3)的filter之后,就是(8,8),没有变。
能够保证输入的数据和输出的数据具有相同的空间尺寸,假设零填充个数为p,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滑动步长为s,则p应设置为
假设原始输入图像为m * m,输出图像为n * n,零填充个数为p,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滑动步长为s,则输出尺寸为
假设输入图像为(m,m,d),其中d为图像深度(通道数),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个数为n,则weight个数为
bias个数:
池化层很少使用零填充。假设原始输入图像为m * m,输出图像为n * n,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滑动步长为s,则输出尺寸为
人在认知图像时是分层抽象的,首先理解的是颜色和亮度,然后是边缘、角点、直线等局部细节特征,接下来是纹理、几何形状等更复杂的信息和结构,最后形成整个物体的概念。
视觉神经科学(Visual Neuroscience)对于视觉机理的研究验证了这一结论,动物大脑的视觉皮层具有分层结构。眼睛将看到的景象成像在视网膜上,视网膜把光学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Visual cortex),视觉皮层是大脑中负责处理视觉信号的部分。1959年,David和Wiesel进行了一次实验,他们在猫的大脑初级视觉皮层内插入电极,在猫的眼前展示各种形状、空间位置、角度的光带,然后测量猫大脑神经元放出的电信号。实验发现,不同的神经元对各种空间位置和方向偏好不同。这一成果后来让他们获得了诺贝尔奖。
目前已经证明,视觉皮层具有层次结构。从视网膜传来的信号首先到达初级视觉皮层(primary visual cortex),即V1皮层。V1皮层简单神经元对一些细节、特定方向的图像信号敏感。V1皮层处理之后,将信号传导到V2皮层。V2皮层将边缘和轮廓信息表示成简单形状,然后由V4皮层中的神经元进行处理,它颜色信息敏感。复杂物体最终在IT皮层(inferior temporal cortex)被表示出来。
卷积神经网络可以看成是上面这种机制的简单模仿。它由多个卷积层构成,每个卷积层包含多个卷积核,用这些卷积核从左向右、从上往下依次扫描整个图像,得到称为特征图(feature map)的输出数据。网络前面的卷积层捕捉图像局部、细节信息,有小的感受野,即输出图像的每个像素只利用输入图像很小的一个范围。后面的卷积层感受野逐层加大,用于捕获图像更复杂,更抽象的信息。经过多个卷积层的运算,最后得到图像在各个不同尺度的抽象表示。
顾名思义,卷积层由一组卷积单元(又称"卷积核")组成,可以把这些卷积单元理解为过滤器,每个过滤器都会提取一种特定的特征,方法参见 图像卷积 。
卷积层的过滤器负责从图像中查找规律,过滤器越多则参数越多,这意味着卷积层的维度可能很庞大。我们需要一种方法来降低维数,这就是卷积网络中的池化层(又名"下采样层")所扮的角色。
池化主要有3种形式:一般池化,重叠池化和金字塔池化。
池化窗口的尺寸为n*n,一般情况下池化窗口都是正方形的。步长(stride)等于n。此时池化窗口之间是没有重叠的。对于超出数字矩阵范围的,只计算范围内的或者范围外的用0填充再计算。又可以分为最大值池化,均值池化。
池化窗口范围内的最大值作为采样的输出值。
假如输入是一个4×4矩阵,执行最大池化是一个2×2矩阵,每次滑动2步。执行过程非常简单,把4×4的输入拆分成不同的区域,把这些区域用不同颜色来标记。对于2×2的输出,输出的每个元素都是其对应颜色区域中的最大元素值。
普通均值池化就是将池化窗口范围内的平均值作为采样的输出值。这种池化不如最大池化常用。
池化窗口之间有重叠。也就是步长大于等于1小于n,计算和一般池化是一样的。
空间金字塔池化(Spatial Pyramid Pooling,简称SPP)可以将尺寸大小不一样的图片转换为同样的尺寸。
SPP首先把图片看成1块,对这1块进行最大值池化,得到1个值,分成4块,对这4块分别进行最大值池化,得到4个值;分成16块,对这16块分别进行最大值池化,得到16个值,以此类推。这样就可以保证对于不同尺寸的图片而言,最终得到的值的个数是一样的。因为是最大值池化,超出范围的用不用0填充不会影响结果。
直接对原始图像做卷积,会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每次卷积后图像(特征图)都会缩小,这样卷不了几次就没了; 二是相比于图片中间的点,图片边缘的点在卷积中被计算的次数很少,导致边缘的信息易于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采用填充的方法。我们每次卷积前,先给图片周围都补一圈空白,让卷积之后图片跟原来一样大,同时,原来的边缘也被计算了更多次。
比如,我们把(8,8)的图片给补成(10,10),那么经过(3,3)的filter之后,就是(8,8),没有变。
能够保证输入的数据和输出的数据具有相同的空间尺寸,假设零填充个数为p,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滑动步长为s,则p应设置为
假设原始输入图像为m * m,输出图像为n * n,零填充个数为p,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滑动步长为s,则输出尺寸为
假设输入图像为(m,m,d),其中d为图像深度(通道数),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个数为n,则weight个数为
bias个数:
池化层很少使用零填充。假设原始输入图像为m * m,输出图像为n * n,卷积核为f * f,卷积核滑动步长为s,则输出尺寸为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光点科技
2023-08-15 广告
2023-08-15 广告
通常情况下,我们会按照结构模型把系统产生的数据分为三种类型: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即行数据,是存储在数据库里,可以用二维表结构来逻辑表达实现的数据。最常见的就是数字数据和文本数据,它们可以某种标准格式存在于文件...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光点科技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