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公正始终是人类的追求。在社会教育关系中实现公正,历来是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们竭力倡导的价值目标和籍以发挥著述的传统领域。就我国而论,从孔子主张“有教无类”的教育公正思想算起,也有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如何在教学实践中践行公正的教育原则也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探讨的问题。公正是处理人际关系时公平和正义的伦理原则。教师的公正是指教师在自己的教育活动中对待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和正义。教育的公正有利于良好的教育环境的养成,有利于教师威信的提高,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学生的道德成长,更有利于社会公正的实现。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可从以下几点来实现教育的公正。
第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
只有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同等对待,对于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不能歧视他们。教学十年,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总要上一堂预备课,课的主题是:夸夸我自己。在课前,我先找前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如哪些同学学习较好?哪些同学学习有困难?哪些同学有特殊情况,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等。但在预备课上,我总是装作不了解他们的样子,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节课的好处在于,这些可爱的学生(无论以前是怎样学习的)在这个学期的第一周总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能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为新的学期开了一个好头。
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表现在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宣布前一次作业的批改情况,刚说完,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对我给他打的等第表示不满。当时他情绪非常激动,根本无法与他交流,我请他先坐下,告诉他,等上完课再跟老师好好的谈一谈。课后,我请来这名学生,重新看了他的作业,告诉他按我批改作业的标准他应该得“良”,这时,这位学生哭了,他告诉我,他做这次作业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认真。我翻开前面的作业比较了一下,可以肯定他说的是真话,我决定给他这次作业评“优”,同时告诉他,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课后找老师商量,不能在课堂上干扰课堂纪律。看到这位学生捧着作业本,连声说“老师,谢谢”,我也感到轻松了许多。
第二,要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因此,评价公正也是体现教育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评语,规则和分数面前都应人人平等,不循私情和规范准确。
在我校的学生学期成绩评价表上有听、说、写三部分,这三部分占平时成绩的20%,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有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决定权还是在老师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遵循公正的教育原则,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在如今的中学阶段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讲,却不爱举手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在期初的时候,找这些同学谈心,同时与他们商定一些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也有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平时老师对他们关注的比较多,与老师的感情较好,在课堂上他们很愿意起来发言,我总是当场肯定他们的态度,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分数。这样,老师公正的态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权威的形象,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三,要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教师不应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师生关系,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在这里,“爱”是公正的原则,正如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小孩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四,要公正客观地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学生发生冲突的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对班上优等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另眼相看,优等生犯了错误决不能护短,同样要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发展,后进生犯了错误也要多做调查,实事求是的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公正必将得到真正的实施。
第五,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对学生进行“赏罚”。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教育公正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做到“尊重与要求统一”。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存在。卢梭曾经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赏罚本身往往不是主要的,学生真正在意的是赏罚所体现出的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在教学中,每逢每个月的月末,我都要进行一月小结。
教育事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事业要求我们爱学生,爱学生也就是爱教育事业。教师仁慈是一种无私的“类”(人类)的关怀、理智的热爱,教师仁慈德性的践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行为习惯养成、人格健康成长、学业成绩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从教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践行师德规范、满腔热忱、勤于岗位、精于业务、精心育人,以高度的奉献精神积极工作,始终对学生充满爱心、仁慈、尊重、宽容、理解和扶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仁慈施教。
第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和受教育的权利。
只有老师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对不同性别、年龄、出身、智力、个性、相貌以及关系密切程度不同的学生能够做到不偏心、不偏爱、不偏袒、同等对待,对于身心有缺陷的学生或后进学生不能歧视他们。教学十年,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总要上一堂预备课,课的主题是:夸夸我自己。在课前,我先找前任教师了解班级学生的情况,如哪些同学学习较好?哪些同学学习有困难?哪些同学有特殊情况,需要老师特别关注等。但在预备课上,我总是装作不了解他们的样子,给每个学生一个公平展示自己的机会。而这节课的好处在于,这些可爱的学生(无论以前是怎样学习的)在这个学期的第一周总能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状态,能认真听课、及时完成作业,为新的学期开了一个好头。
尊重学生的人格还表现在要尊重学生人格人身不受侵犯的权利,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用刻薄、粗俗的语言讽刺、挖苦、嘲笑和打击学生,尤其是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教师与学生要建立起一种平等民主与合作的关系,要经常与学生和学生集体平等交换意见,采纳他们合理的意见、建议和要求。记得有一次,我在课堂上宣布前一次作业的批改情况,刚说完,就有一个学生站起来,对我给他打的等第表示不满。当时他情绪非常激动,根本无法与他交流,我请他先坐下,告诉他,等上完课再跟老师好好的谈一谈。课后,我请来这名学生,重新看了他的作业,告诉他按我批改作业的标准他应该得“良”,这时,这位学生哭了,他告诉我,他做这次作业比以前的任何一次都认真。我翻开前面的作业比较了一下,可以肯定他说的是真话,我决定给他这次作业评“优”,同时告诉他,以后有什么问题可以课后找老师商量,不能在课堂上干扰课堂纪律。看到这位学生捧着作业本,连声说“老师,谢谢”,我也感到轻松了许多。
第二,要公正合理地给予学生评价。
如何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品质和长进程度给予恰当评价,历来是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因此,评价公正也是体现教育公正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在评语,规则和分数面前都应人人平等,不循私情和规范准确。
在我校的学生学期成绩评价表上有听、说、写三部分,这三部分占平时成绩的20%,但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虽然有学生自评和小组互评,决定权还是在老师的手里。在这种情况下,更需要教师遵循公正的教育原则,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在如今的中学阶段普遍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部分学习成绩较好的同学上课能认真听讲,却不爱举手发言。针对这种情况我总是在期初的时候,找这些同学谈心,同时与他们商定一些激励机制,鼓励他们在以后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也有几个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平时老师对他们关注的比较多,与老师的感情较好,在课堂上他们很愿意起来发言,我总是当场肯定他们的态度,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分数。这样,老师公正的态度在学生的心目中建立起权威的形象,师生间建立起一种和谐的关系,更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开展。
第三,要公正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所谓“爱无差等,一视同仁”,教师不应以自己的私利和好恶作标准处理师生关系,要给所有学生提供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在这里,“爱”是公正的原则,正如俄罗斯有一句谚语:“漂亮的孩子人人爱,而爱难看的小孩才是真正的爱”。教师教育学生,必须是爱与严相结合。爱,不是出于个人的狭隘感情或“自然好恶”,而是出于教师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热爱、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出于一种高尚的道德感,责任感;严,也不是随心所欲,而是严中有爱,严中有理,严中有方、严中有度。教育不是知识的发售、更不是单纯的灌输,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潜心研究教育的自身规律,选择公正合理态度、方法教育学生。
第四,要公正客观地处理学生中的各类矛盾冲突。
人不是生活在真空,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或与同学、或与学校、教师、职工、或与社会各方面偶尔产生矛盾、甚至发生冲突是再所难免的。公正原则要求教师在处理涉及学生的矛盾的时候,必须主持公道。必须调查研究,分析原因、寻求相称的解决办法,妥善处理。要做到“公平如秤”,不偏袒一方,责难一方。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工作中,经常能遇到学生发生冲突的情况,这时,作为教师,对班上优等生和后进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另眼相看,优等生犯了错误决不能护短,同样要进行教育,使他们健康发展,后进生犯了错误也要多做调查,实事求是的分析。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对学生的公正必将得到真正的实施。
第五,要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对学生进行“赏罚”。
“信赏必罚”,原本是政治家们的用人之术。如今“赏罚”的运用已成为教师教育、激励和规范学生行为的经常性措施。教育公正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赏罚”,必须以教育为前提,必须在实施中做到“赏罚”有据、“赏罚”有度、“赏罚”公平,做到“尊重与要求统一”。一方面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一方面在制度上又不能允许有特殊学生存在。卢梭曾经说过:“我们不能为了惩罚孩子而惩罚孩子,应当使他们觉得这些惩罚正是他们不良行为的自然后果。”赏罚本身往往不是主要的,学生真正在意的是赏罚所体现出的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在教学中,每逢每个月的月末,我都要进行一月小结。
教育事业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事业。在一定程度上,教育事业要求我们爱学生,爱学生也就是爱教育事业。教师仁慈是一种无私的“类”(人类)的关怀、理智的热爱,教师仁慈德性的践行,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塑造、行为习惯养成、人格健康成长、学业成绩提高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人从教十多年来的教育教学生涯中,不断加强自身修养,践行师德规范、满腔热忱、勤于岗位、精于业务、精心育人,以高度的奉献精神积极工作,始终对学生充满爱心、仁慈、尊重、宽容、理解和扶助,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仁慈施教。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