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不可能变成可能,你也做得到

 我来答
子静子的人3925
2022-06-17 · TA获得超过7683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8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87.6万
展开全部
先祝大家虎年大吉。春节来临,朋友间的祝福纷至沓来。看到了两条祝福信息,希望能有空一起聊聊。张浩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年前公司急调他去外地A项目,帮助项目部完成了交付节点,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他说有个事情一定要和我分享。李敏3月底要参加集团“赋能薪火”新生代训练营的结营汇报了,作为办公室文员的她,写材料还可以,直接上台可是第一次,而且还是代表小组上台。面对这么多领导同事,她觉得自己没有底气,想问问该怎么办。看看时间,想着可以邀请他们一起拆一下《跨越不可能》,在分享中问题或许就解开了。除夕上午,我们开始了学习之旅。

《跨越不可能》的作者是史蒂芬·科特勒(Steven Kotler),他是“心流基因组计划”研究创始人,同时也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者。曾两次获得普利策奖提名,著有《盗火》《创业无畏》等畅销书。史蒂芬·科特勒研究了各行各业的高手,发现他们都具备四种心理认知能力——动机、学习力、创造力和心流,证明在跨越不可能的背后是有一套科学方法的。普通人通过学习和训练,也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行业高手,完成高且有难度的目标,做到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

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我们要么进、要么退。只有克服心理上的障碍,直面困难用科学的方法来训练相关的技能才能战胜挑战,实现美好的人生。张浩去A项目的原因是项目推进遇到了难题。一个超大型的钢网架施工到了现场拼装阶段,按照面积估算需要占据现有的全部施工场地,极大影响了其他工序的施工和材料加工堆放,并且项目的进出交通也会受到限制。如果现场都让给网架拼装,那么其他工序只能暂缓,就会影响项目的整体交付。这种情况在公司以往的项目中还没有遇到过。派张浩过去,就是去现场“救火”的。在书中,作者把这种情况定义为I类不可能,指以前从没有人做过,而且大多数人认为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这些事情超越了我们的努力和想象力,是一种极度的不可能。

对于李敏来说,她一开始就觉得任务是“完不成”的,理由是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感觉无从下手。在书中,作者把这种情况定义为 i类不可能,比上述的 I类不可能程度要轻,主要指主观上认为觉得不可能做到的事,但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多可以完成的例子。作者认为“不可能”是指一种极致的创新,当我们具备了绝对可以完成的信心,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有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造出可以提高效率和幸福感的心流体验的时候,不可能就一定会变成可能。对于张浩来说,当他意识到这项任务的重要性,就会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去获得灵感。书中给出了几种策略来提升个人创造力。首先是要保持好心情。

面对超出以往经验的困难,人们往往就会忧虑和紧张。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你保持乐观的心态,坦然面对问题,就是给了灵感涌现的机会。所以我们要做的是:第一、从现在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感恩遇到的每一件事。第二、遇到问题的时候,不妨先好好休息,泡泡热水澡、听听轻松的音乐,有了好心情再去解决问题,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讲到这里,张浩笑着说,那次赶过去的火车延误了,没有约到项目总工,所以第一天晚上我先回了宾馆休息,第二天一早去了项目。而且从去年开始就一直坚持每天20分钟的正念冥想,头脑清晰精力充沛确实对思考很有帮助呢。我问张浩,你说说是怎么解决拼装问题的。其实这也是他想和我分享的,看来还蛮有成就感的。

原来张浩在火车上已经熟悉了项目图纸,了解了网架的设计结构。第二天到了项目,他就查看了四周的环境和施工现场,和总工一起绕着场地走了5圈。回到会议室,他拿出笔,把现场平面和立面在白板上画了出来,并在几个点上做了记号。张浩说,一开始我也不知道方案是什么,但是我很清楚这个方案必定是为这个项目定制的,所以项目现状必须清楚。有什么资源,有什么条件也必须清楚。在书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个提升创造力的方法。

张浩很清楚对于网架施工,现场整体进行拼装是优选的方案,可以保证最后的完成质量。但是现场的场地和其他工序施工是这个项目不可回避的限制条件。因此需要退而求其次,将分块拼装后再一次性完成整体拼装。按照结构受力分析,整个网架可以分成六块进行组合。但是问题又来了,这些拼装好的网架如何运输到现场?因为一块的体积就很大,不是普通车辆可以运输的。如果用空中的塔吊,网架的重量又太大。怎么办呢?正如上面的拆页里讲的,张浩在确定了“先分块拼装,再整体组合”的方案后,他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如何将分块网架运输入场的问题了。他想到了滑轨。在场地四周设置滑轨,充分利用场地空间,使用地面吊车进行配合,解决了分块网架质量重体积大的问题。运输到位后整体拼装的时候,也容易进行偏差调整。这样的话,六块还可以同时就位,提高了施工效率。拼装完成后,还能利用滑轨协助进行整体吊装就位,给后续施工创造了条件。最终在方案的指导下,项目上通力合作顺利完成了交付节点,得到了业主和使用方的好评。立足现有条件进行不拘一格的创新,是张浩成功的原因。

对于李敏来说,她更需要明确动机和提升学习力。作者说,几乎所有你想学的东西,都需要达到一些基本的要求,才能开始进一步的学习。不管你的愿望有多大,就像如果你没有滑雪杖、滑雪鞋和滑雪鞋固定装置,那么想搞清楚怎么滑雪是不可能的。学习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提升学习效果,加快学习进程,那么你首先需要准备好正确的装备:成长型思维和真相过滤器。

首先是成长型思维,“我做不到”的固定型思维会改变内在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使获取新信息变得异常困难。所以在开始学习之前,我们需要相信这件事会让自己成长,通过学习是可以实现的。更重要的是,成长性思维可以限制消极的自我对话,让你不再纠结于做还是不做,行还是不行,从而把时间聚焦在新的知识上,去寻找知识之间的关联并做出改变。李敏需要把这次代表小组汇报看作是一次进步的机会,一次挑战自信心的机会、一次展示自己状态的机会,就算是过程中犯了错也是用金钱买不到德宝贵经验,应该感谢它。所以不用纠结或者害怕,只管去做就OK。正确的思维能让大脑做好学习的准备,而恰当的真相过滤器则可以帮助我们选定和评估所学的知识。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书本、专家、一起学习的伙伴、参加专业社群的活动(拆书帮、头马等)来评估反馈学习的知识,清晰自己的具体应用,看到下一步学习的空间。

成长性思维让大脑处于学习的准备状态,真相过滤器让你能够评估学到的知识。那么我们到底应该利用哪些资源去学习呢?是碎片化信息、书籍还是向专家请教呢。

所以阅读是我认为的性价比最高的学习方式。对于一个想快速进行新领域的新手来说,分享一个我实践有效的方法,它和书中的“获取知识成为领域主题专家的五个步骤”有不同的地方,感兴趣的伙伴可以查阅书本去了解书中的方法。结合李敏的案例,可以分步骤如下:首先找到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演讲,问问自己是不是急需提升该方面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个能力,会怎么样?如果回答肯定的,就接着往下。找到豆瓣、当当、京东、中信出版、机械工业出版、知乎读书等专业读书榜单,搜索主题名称,找到各榜单中大致在前五位的图书。比如演讲类就有《即兴演讲》、《TED演讲的秘密》、《沟通的艺术》、《谈话的力量》、《非暴力沟通》等。然后把它们都买回来,找出其中的一本《TED演讲的秘密》,通读并列出其中的知识点,对照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出当前需要改善的点进行拆为己用(你可以寻找当地的拆书帮分舵和拆书家,他们会帮助你拆为己用)。然后找到练习场所,比如拆书现场,工作会议等等进行练习,让小伙伴给你反馈,自己再进行下一次的完善。等到这次汇报完成后,因为没有了任务的时间限制,加之有了现场的真实反馈,李敏可以通读上述五本书,比较和扩充知识点的内涵外延、使用边界等。如果想进一步了解该领域的发展趋势,也可以查阅书后的参考文献,找到一篇有前瞻性的进行阅读。这样对于领域的主要知识点和发展方向有了了解后,就知道下一步应该如何实践了。这时候你已经较快的进入新领域,成为半个“专家”了。希望李敏可以在这次汇报中发挥出水平,在虎年给自己的职业发展开个好头。

“不可能”中藏着无限“可能”。这本书还有很多的技能,可以帮助到我们。

在2022年里,希望更多的伙伴把人生的不可能变为可能,试一试。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