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为什么明明选对了,最终还是很迷茫

 我来答
来云悔2534
2022-07-24 · TA获得超过50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36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51.8万
展开全部
生命中一个个的选择构成了我们的人生轨迹,也最终决定了我们将成为一个怎样的人。因此,选择是生命的节点,学会选择是人生的必修课。

当面对选择时,你是怎样决策的呢?你可能会说:这还不容易,权衡利弊、择优选择啊。

没错,是权衡利弊,但人们往往只注重眼前的、显性的利益,容易忽略那些长期的、隐性的利益。

假如有一位女孩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老家,去了一个事业单位,每天朝九晚五,工作稳定,刚开始还感觉挺好,但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使她开始厌倦当前的工作,想换一个工作环境,去毕业的大城市去闯,但是心理很矛盾,又放不下现在轻松稳定的工作,恐惧去大城市的不确定性。

她不知道该怎么办,面对这样的选择,通常大部分人是这样权衡的:

考虑风险、收益、机会、成本,各种利弊得失,然后让各种好处和坏处抽象具体化,做加减进行比较,选择利益最大的。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中,陈海贤老师把这种选择叫做 经济选择 ,它是用经济学的模型来思考怎样选择。但它有两个弊端:

一是在做决策时,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信息都预测到,这样得出的结果就具有局限性,不能很好的预测未来。

二是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只是做的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而已。假如,有一个超级计算机能对损失和收益的成本做出精确的估算,任何人都可以得出一样的选择,也就是这样的选择其实与"你"无关,只与利弊大小有关。

你也许会问,难道这不对吗?这不就是科学决策吗?难道还有更科学的选择?

还真有一种更高级的选择,它就是陈海贤老师提出的—— 心理选择模型 。

也就是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在自我选择的背景上,把选择看作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想:每一个选择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一个自我?

在《自我发展心理学》的课程中,陈海贤老师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在他还在浙大工作的时候,有一个学生找他,问他应不应该退学。

这个学生是刚从浙大保送本校博士,去了一个不错的实验室。但是到了实验室后,他发现导师平时都忙自己的项目,很少给予他指导,但要求很高。实验室师兄师姐们也不太友善,竞争很激烈。而且毕业也很难,经常有延迟毕业的现象。

他压力很大,找一个师兄商量,师兄就说,你要退学早点退,等到博二博三就不合算了。找父母商量,父母当然是坚决反对。这时候他来问陈海贤老师怎么办?

要不要退学这并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如果从环境的角度考虑,有两种选择:

一是顺从环境:我从小是一个听话的孩子,我认为应该听话。

二是反抗环境:既然老板和实验室让我不爽了,那我就应该离开。

或者,要么我能马上找到一个好工作,那我应该退学,如果我不知道自己要找什么工作,那我就先忍着好好读。但这样内心还是很纠结的。

无论是顺从环境还是反抗环境,当我们这么思考的时候,我们还是没有脱离环境本身。这时候我们其实是在假设:

所以,有时候选择需要我们回归内心。

对于这个学生,应该怎样做决定呢?

这个时候,他不应该把这种犹豫当做选择的契机,而应该把它当做自我探索的契机。这个时候,他最应该问的问题,并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 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

为什么面对选择时,我们更容易过度看重当前的利弊,喜欢用经济选择模型呢?

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心理选择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更难些。前一种选择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状况下,为自我负责的勇气。

我们倾向于从更多的责任,不确定的状态中逃脱出来,去用经济选择模型寻找一个确定的答案。

这时也许你会说,选择也得符合现实啊,完全不顾现实的选择,那不就成了幻想了。

我们这里的心理选择,并不是空想、幻想,而是结合"我是谁"的一种自我创造的选择思维方式。

这里需要我们明白的一点是:

就像你在画一幅画,你心里面关于这副画的理念常常是很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的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一个完整的现实。

当我们把选择放到自我形成的框架上去,这时候我们就不会被环境和问题所支配了,但并不是说不会犹豫了,一样会很艰难,只是这时候所做的选择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我选择(心理选择)。

回到上面的例子,假如这个同学将来的志向是想帮助非盈利组织做一些事情,实现助人的心愿,那他就需要考虑:未来我要做这个工作,需不需要博士学位,取得博士学位对工作有多大帮助?

经过一番考虑后,也许他认为博士学位没什么用,应该去积累一些社会经验,那他就退学了;或者他认为需要一个博士学位,对将来的工作会有很大帮助,那他就继续读博士。

当他这么考虑的时候,有些事情已经有变化了:决定选择的力量不在来源于环境,而在于他对自己未来的构想。不是环境让他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他想成为的自己,让他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过程中他和选择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一是他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

不是我喜欢这环境就应该坚持,我不喜欢这环境就不应该坚持。相反,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了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需要克服的困难。这样它就成了整体图景的一部分了。

二是在这样的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也不一样了。

以前我们把风险看作是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因素——我们会在自己要做的事情,和可能的风险之间寻求一个平衡。如果我们把创造自我当做目标,那就没有风险这回事了。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