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如何管理教师

 我来答
优点教育17
2022-06-20 · TA获得超过7623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5800
采纳率:99%
帮助的人:297万
展开全部

  导语:一个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是不断提升办学质量的核心, 如何激发教师的工作活力,是学校管理的重点。

  一、树立以人为本、依靠教师的思想是学校管理的核心

  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校长要办好一所学校,主要是管理好人、财、物,其核心是“人”。可见,教师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主导和学校管理的主体,脱离了教师,或者教师作用发挥不够的学校其结果都是不堪设想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依靠教师办学,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呢?

  首先,要尊重教师,理解教师,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正确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摆正自己和教师的关系,决不能在教师面前高人一等、唯我独尊,更不能高高在上,盛气凌人。我校女教师多,是我校教育教学的主力军,理当充分调动她们工作的积极性,经常与她们交心、谈心,尊重她们的意见。

  其次,调动教师“民主治校”,参与学校各项管理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教师的劳动表现为劳动进程的个体化和劳动成果的集体所有。要全面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就必须加强全体教职工的通力合作,就必须发挥好教职工尤其是教师的集体智慧,畅通信息反馈渠道,提倡群策群力,鼓励教师献计献策。譬如:学校制定工作计划中要求每学期召开班主任经验交流会、课题研讨会、骨干教师座谈会等,其间教师们畅谈教学改革、教材教法,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发挥了他们爱校如家的主人翁精神。

  第三,要关心教师,自觉为教师服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时时处处心里装着教师,为他们排忧解难,关心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实际困难。因此,管理者要经常深入教师,谈工作、谈生活、拉家常、议时事;逢年过节或教师家有病灾,婚娶大事时,要亲自登门探望,帮助解决燃眉之急;定期不定期地召开教师座谈会,了解情况,征求意见;在深入群众时,通过群众的反映掌握个别教师的实际困难等等。同时,管理者要减轻教师负担,给教师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众所周知,教师工作是繁忙的,辛苦的,特别是中青年教师,他们在学校里是各项工作的骨干,“挑大梁“的,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肩负着沉重的家庭生活的担子,许多人过着“战斗的早晨,紧张的中午,忙碌的夜晚”的日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教师的身体健康和业务进修提高成为一个突出的问题。因此,这便成为学校领导者关心教师工作、生活的一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校长要正确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体谅教师的'苦衷,相信教师们是愿意努力搞好工作的。另一方面,要尽量解除教师的课外负担,不要超负荷要求,不要把本应校长做的事情转嫁到教师身上。上级要统计资料,由校长、教导处、办公室来办,不必麻烦教师;不让教师开多余的会,不搞突击劳动,不让教师开夜车去改大堆的练习本,这样既能使他们知道管理者没有意忘记他们,管理者本身的威信也在不言中树立起来了,其积极性也可在不言之中调动起来了。

  二、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是发挥教师办学积极性的根本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类有五个层次的需要,按先后次序可以分为五个等级,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各层次的关系表现为:这五种需要像阶梯一样由低到高,一个层次的需要相对地满足了,就会向高一层次发展。需要是同人的活动联系在一起的,需要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是人的活动的基本动力,当需要一旦出现并驱使人去行动时,就以动机的形式呈现出来,并且成为一种支配行为以求得自身满足的力量;当个体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时,它就会促使人去从事某种满足需要的行为活动,从而产生相应的动机。教师作为人类社会成员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的工作动机依然需要自身以外的推动力来激发。这种推动力主要来自以下三方面:

  第一,物质推动力。教师作为社会的人,也无不打上社会经济发展中一般人们生活的烙印。满足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基要如:衣、食、住、行,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无可非议的客观动力。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重视物质利益对少数先进分子可以,对广大群众不利,一段时间可以,长期不行。革命精神是非常可贵的,没有革命精神就没有革命行动,但是,革命是在物质利益基础上产生的,如果只讲牺牲,不讲物质利益,那就是唯心论。”对教师的物质需要包括生活物质需要和工作物质需要。作为学校管理者,应尽力去创造条件,保障教师工资和绩效工资的按时发放,解决教师住房困难、子女安置、家庭的后顾之忧等现实问题。对此,学校应建立一套教师工作考核机制,如服务量化管理办法、教师工作量化管理办法等,分别对教师的教学成绩、考勤、教案、作业等方面进行量化考核,然后根据考核成绩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

  第二,精神推动力。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更注重于精神上的满足和追求,那么,怎样才能满足教师的精神需要呢?

  首先,应对教师不断加强教育,培养他们的敬业奉献精神,帮助他们树立高远志向的同时,在学校范围内实施各种有效的精神奖励,把诸如评选先进、表彰、提职、晋级等,与教师的工作业绩挂钩。我们主张在褒贬时以褒为主,在奖罚时以奖为主,既要善于培育平等、公正的竞争机制,又要创造一种谦逊互尊、坦诚的民主和谐、友善文化氛围。

  其次,完善教师聘任制度。在实施教师聘任时,既要重视学历文凭、专业技术等级、岗位资格证书等硬件,又要注重教师爱教爱生、乐于奉献精神的考查,逐步形成一个竞争上岗的局面。三是任务目标激励。学校在制定中长远目标时,要把一些客观目标具体作为一个个指标,并分解到每一个教师头上,下达年度任务书,考核其年度工作完成情况,并予以表彰。四是委以“重”任。教师工作的个体化决定了教师工作的差异性,学校在用人时要避虚就实,用所长。对个别调皮的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优点,重表扬,委以“重”任,调动其积极性。

  第三,信息推动力。在当今社会中,信息作为一种资源,也被认为是一种生产力。因此,学校要向教师有计划地提供进修学习、校际交流、考察学习、人际交往、参观旅游等接收信息机会,以满足教师对信息资源的需要。

  三、创造健康、向上、活跃的校园文化是调动教师积极性的外因

  学校不仅是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的场所,而且也是向新生一代播种文明健康思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园地。这种校园文化应具有以下特征:

  (一)努力培育一种独特的办学特色。在学校管理中,要在总结成功之道和失效教训基础上,善于挖掘学校自身的优势,并逐步形成一种具有本校特色的管理方式、方法和教学特点,充分发挥学校的个性特色,进而在兄弟学校中独树一帜。

  (二)培养团队精神,发挥依靠教师办学的群众效应。我校在倡导尊重教师,理解、关心教师,发挥教师个人聪明才智的同时注重培养教师合作的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群体意识,使每位教师都能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每位教师都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从而产生一种内在合力,充分发挥管理的整体效应和功能。

  (三)建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容校貌、师生的衣着穿戴、校园文明用语、教职工的工作规范、优良的设备设施,甚至包括教室课桌椅的摆放,学生作业本的整齐划一,垃圾箱的位置等等,一草一木都是构成校园文化的外在物质基础,教师身临其境,无不受到熏陶和感染。另一方面,完善每项规章制度,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创造和谐、平等、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优雅的教学环境,对鼓舞士气,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起到了无声的推动作用。

  总之,关于人的积极性的调动,是一个复杂而又古老的问题,事关管理者的有效性,事关组织的有效性,更事关今天的教育工作领域中个人和社会的有效性。在新的世纪里,对学校管理中的的大量非逻辑性和非理性问题,以往的管理方式呈现出了局限性,领导者需要树立科学的管理思想,掌握一定的行为科学理论,充分发挥教师的长处,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使学校教育教学水平得到较大的提高。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