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下4度会结冰吗?
零下4度会结冰,水在0摄氏度以下就会由液体凝聚为固体状态,也就是结冰。一年有四个季节,其中冬季是最寒冷的季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温度会降至0摄氏度左右,气温低于0摄氏度时就会结冰,东北地区气温更是会达到零下十几度甚至零下几十度。
进入冬季之后,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结冰现象。一般情况下,水在0摄氏度以下就会由液体凝聚为固体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结冰。但是,如果水中含有杂质,冰点就会降低。所以,气温达到零下三度时是会结冰的。
需要注意的是,一般在0摄氏度时并不会结冰,因为0度是结冰点。没有杂质的水在0度时会结冰,但是一般大自然中的水都是有杂质的,所以需要达到0摄氏度以下才会结冰,大约在零下3摄氏度左右,零下4摄氏度时水的密度会变大,体积也会增大。
结冰的条件:
1、水结冰需要温度小于等于0摄氏度。在水中有冻结核,有了冻结核,乱动着的水分子才能按冰的晶体结构排列起来。还需要水中含有一些小微粒,作为水分子刚开始结冰时的附着物,水中含有的小微粒又叫晶核。
2、水结冰其实是一种结晶的现象,在水结成冰时,水分子的运动不能破坏氢键,氢键起主要作用,它把水分子结起来形成有规则的空间结构结构,在一个晶格中,四个氢原子在正四面体的顶点上,一个氧原子位于四面体的中心。
这样,使分子间的空隙变大且保持一定,因此水结成冰时体积变大。而在水中分子运动既能破坏水分子之间的氢键束缚而又不使分子作剧烈运动导致分子间频繁碰撞,各分子间可发生相对滑动而相互交错,这样就会互相填补空隙,因而体积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