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考填志愿是否该听取家长建议?
我的观点是,父母可以提供意见供参考,但我们要自己好好考虑和研究。
对于某些原则性的错误,比如分数低的学校位次被你排在分数高的学校前面,父母及时指出你也要及时更改。而对于你想要去什么专业学什么,你应该花一些时间自己考虑,查阅一点资料,和父母意见不同就好好说。
就拿我自己的经历来说吧,我填志愿的时候也花了很多时间去考虑,比如先把学校从好到坏排个名,然后每个学校里挑选几个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我本来是在数学和计算机中犹豫的,父母也没有干涉我的选择,只是让我多去找一点资料参考一下。最后志愿填报的时候他们只是帮我检查了一下顺序有没有问题。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这种问题要分情况考虑。
如果你对自己的分数、排名、志愿填报的规则和目标院校的专业录取情况都有充分的了解,那么父母的意见只是供查漏补缺而已,不应该在结论上给你影响。
但说实话,绝大部分考生的真实情况是:
知道自己的分数位次,但对志愿填报规则和目标专业一知半解,即希望父母能给自己出一点顺着自己心意的主意,又不希望他们来干涉自己的选择。既希望自己的分数自己做主,又对自己可能做出的负面后果感到担忧。
如果你正处于这样的状态,就更不应该自己做主了,纵使有手机电脑给予的开放信息,但视野肯定不如你在职场里奋斗多年的父母。
报高考志愿不是你一个人的事,是要你和父母一起“合作”的,但不是“强迫”。
父母可以就自己的经验给你提供一些建议,你也可以把自己的规划直观地告诉父母(这个时候就不要自己闷着不说了),然后双方权衡协商,从学校、专业、地域等出发,得出一个最终的结论。
如果真的有矛盾,你也得有说服他们的能力,从信息收集到规则解析,从客观的专业发展到你的主观意愿都讲得明明白白,父母肯定不会强迫你去接受他们的看法,毕竟父母不会坑你去什么不好的学校不好的专业。但如果你无理取闹,无法拿出自己的理由,就别怪父母强行参与了。
质而言之,报志愿不能想当然,梦想重要,激情也重要,但一定要考虑现实。梦想由你自己负责,现实则要由家长来谆谆告之。因此,去行动起来吧,去收集信息,分析利弊,让自己具备主宰自己人生选择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