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声乐练声有哪些技巧
作为儿童唱歌基本练习的发声,时间不宜过长,低年龄的儿童每次练3—5分钟即可,不然会由于练声的枯燥而使孩子产生厌倦情绪,而且时间过长也会使嗓音疲劳。要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下面 我整理了儿童声乐练声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01
1.为什么要练声
练声又叫练嗓子,是歌唱的一种基本功训练。在我国戏曲界,称之为喊嗓或吊嗓。经过一定时间的练声,可提高歌唱的技能和技巧。在歌唱前活动一下嗓音,练练声,好比体育运动员在训练、比赛前活动一下腰腿,避免运动过猛扭伤筋骨、肌肉一样。嗓音非常娇嫩,儿童的嗓音更加细嫩,一下子就过猛地歌唱,不利嗓音的保护。因此在歌唱前,有目的地练练声,是非常必要的。
要训练孩子的嗓音,发展他的歌喉,扩展他的音域,使他的声音优美动听,发声自如、圆润,气息深沉流畅,吐字清晰,就必须进行一些必要的技巧训练。要达到以上要求,必须通过练声曲,有的放矢地来进行训练。因此练声曲都比较短,旋律也较简单,而且针对性强,便于将精力(注意力)集中在需要训练的技巧上,所以通过练声曲来练声,是歌唱技巧训练的一种有效而必要的手段,也可以说是歌唱的综合性练习。
2.怎样练声
根据先易后难的自然学习法则,练声可采用发声最自然的中声区为基础,逐步向上、然后向下做半音模进法移调进行训练。
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要在音域范围上作不同的处理:3~4岁可在C调的“1”到“6”范围内练习,4~5岁可在C调的“1”到“7”范围内练习,5~6岁可在C调的“1”到“严范围内练习,7~9岁可在C调的“1”到“3”范围内练习。在各自的基础上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再逐步向上和向下做扩展音域练习。
练声时要用较慢的速度和中等音量,发声的位置要上下统一,气息要均匀,保持高音部位的发声位置。在练声时,要求孩子注意力高度集中,家长要认真地听孩子练唱。
因为练声是为歌唱服务的,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兴趣,家长也可把唱歌与练声结合起来进行训练,摘出歌曲中难唱的乐句进
行练声。结合所演唱歌曲的特点有的放矢地选择练声曲练唱,是大多数声乐教师常用的有效的方法。
儿童声乐练声技巧02
一、呼吸训练。
有的人讲话或唱歌声音洪亮、持久、有力,人们赞叹说,他(她)"中气"很足,相反,有的人说话或唱歌音量很小,有气无力,上气不接下气,像蚊子嗡嗡叫一样,使人难以听清,这种人则"中气"不足。其间除了身体素质的区别外,还有一个气息调节技巧问题,即呼吸和讲话的配合、协调是否恰当的问题。
1、正常情况下,说话是在呼气时而不是在吸气时间进行的,停顿则是在吸气时进行的。如果是持续时间较长的讲话或朗诵,必然要求有比平时更强的呼吸循环。
讲话时的正确呼吸方法,应当采用由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也称丹田呼吸法),即运用小腹收缩,靠丹田的力量控制呼吸。郭兰英在谈到运用这种呼吸方法时说:"唱歌时小肚子常是硬的,唱的越高就越硬" 。
胸腹式联合呼吸介于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两者之间,是二者的结合。具体方法如下:
(1)、吸气:小腹向内即向丹田收缩,相反,大腹、胸、腰部同时向外扩展,可以感觉到腰带渐紧,前腹和后腰分别向前、后、左、右撑开的力量。用鼻吸气,做到快、静、深。
(2)、呼气:小腹差不多始终要收住,不可放开,使胸、腹部在努力控制下,将肺部储气慢慢放出,均匀地外吐。呼气要用嘴,做到匀、缓、稳。在呼气过程中,语音一个接一个的发出后,组成有节奏的有声语言。
这种呼吸方法可以使腹部和丹田充满气息,为发音提供充足的"气",同时,由于小腹向内收缩,胸前向外扩张,以小腹、后腰和后胸为支柱点,为发音提供了充足的"力"。"气"与"力"的融合,为优美的声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在讲话过程中,要处理好讲话和呼吸的关系,必须注意:
第一,尽可能轻松自如,吸气要迅速,呼气要缓慢、均匀,吸入的气量要适中。
第二,尽可能在讲话中的自然停顿处换气,不要等讲完一个长句才大呼大吸,显得讲话很吃力。还要根据自己的气量来决定是否用中途不便停顿的长句,不要为了渲染和曾强表达效果而勉为其难地为之。那样,会适得其反。
第三,尽可能时讲话时的姿势有利于呼吸。无论是站姿和还是坐姿,都要抬头舒肩展背,胸部要稍向前倾,小腹自然内收,双脚并立平放。这样发音的关键部位??胸、腹、喉、舌等才能处于良好的呼吸准备和行进状态之中。呼吸顺畅,方可语流顺畅。
3、练习呼吸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有:
(1)闻花香:仿佛面前有一盆花香花,深深地吸进其香气,控制一会儿后缓缓吐出。
(2)吹蜡烛:模拟吹灭生日蜡烛,深吸一口气后均匀缓慢地吹,尽可能时间长一点,达到25-30秒为合格。
(3)咬住牙,深吸一口气后,从牙缝中发出"咝————"声,力求平稳均匀持久。
(4)数数:从一数到十,往复循环,一口气能数多少遍就数多少遍,要数的清晰响亮。
(5)用绕口令或近似绕口令的语句练习气息。如:
出东门,过大桥,大桥底下一树枣儿,拿着杆子去打枣,青的多,红的少。一个枣儿,两个枣儿,三个枣儿,四个枣儿,五个枣儿,六个枣儿,七个枣儿,八个枣儿,九个枣儿,十个枣儿``````这是一个绕口令,一口气说完才算好。
开始做练习的时候,中间可以适当换气,练到气息有了控制能力时,逐渐减少换气次数,最后要争取一口气说完,甚至多说几个枣儿。
气息是声音的动力来源。充足、稳定的气息是发音的基础。说话时,横在呼出气流通道上的两条声带,迅速地一开一闭,把稳定的气流切成一串串的喷流……
二、声带训练。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说话时,声带的振动频率大约在60-350赫之间。声带的振动频率决定了发音的音响、音高、音色。声带对发音起很大的作用。,声带的好坏,既有先天因素,也靠后天的训练和保护。注意恰当的训练与运用声带,改变声带条件,保护声带,都是提高语音素质的重要方面。
1、声带训练。最基本的方法是,清晨在空气清新处"吊嗓子":吸足一口气,身体放松,张开或闭合嘴,由自己的最低音向最高音发出"啊"或"咿"的连续声响,。还可以做高低音连续变化起伏的练习。
2、声带运用。声带运用要科学,得当。这主要是指:
第一:在长时间计划之前,声带要做准备活动,犹如赛跑前韧带要做准备活动一样。方法是:将声带放松,用均匀的气流轻轻的拂动它,使之发出细小的抖动声,仿佛小孩子撒娇时喉咙里发出后的那种声音。可以逐渐加大到一定分量,使声带启动,以适应即将到来的长时间运动。
第二:在人数较多或场合较大的地方讲话时,发音要轻松自然,处理还节奏,停顿,特别是起音要高低适度,控制好音量,充分利用共鸣器的共鸣作用,要运用"中气"的助力来说话,不能直着嗓子叫喊,否则,声带负担过重,会导致声带很快不堪重负,变得嘶哑,影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