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病句类型里怎么判断两面对一面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修改病句中两面对一面什么时候是对的?一般情况两面对一面是错误的,但我今天做了一个题竟是正确的。当你说的那个“一面”那个词 本身就含有正反两种意思的时候,这就不是语病而是正确的。比如像“怎么怎么的结果”,这里结果本身就包含好的结果和坏的结果,具两面性。而像“成功”这种词只具有一面性。2011年全国新课标卷第14题病句中出现了一个两面对一面的病句题特例。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
解析:B并列词语搭配不当,应为“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介词错误,“经过”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在“80%”后加“的患者”;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993年)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正确答案为 D。A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B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句“50万朵”不能修饰“花粉”;C,应该在“50万朵”后面加“花” )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1996年)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 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正确答案为 A。A 这个长句附加成分较多,运用简缩祛,句子的主干是“……单位,有……义务”,没有语病。再看看附加成分,句意也明确。B 项中“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C 项中“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的应是“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而原句则为“护林员揭发问题”,显然“气愤”的对象出现错误。这是由于句中“问题”的定语表述不清造成。如果在“护林员揭发”的后面加上 一个“的”字,表意就明确了。D 项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的对象是“事件”,谓语与宾语不能一一搭配,如“教育事件”就不通。如果改成“对……极少数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就没有错误了。)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997 年)
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正确答案为 C。A“推广”缺少宾语,应是“推广……喂猪技术”。B“并没有消沉”与“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应是递进关系,显然,因用错了连词“而是”造成了错误。可将“而是”换成”而且”“并且”。D“分外活 跃而健谈多了”,是由于表程度的状语和补语连用而出现错误,可将“分外”与“多”删除一个。 )
18、(05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答案】D。尽管D项看上去在表述上似乎有些罗嗦,但比较起其他选项来说,没有原则性错误。A项在于“累计”和“超过”的矛盾,应该改成“已经累计100万人次”或者“已经超过100万人次”。B项的错误在于概 念的并列不当,“生活用品”应该包括“床上用品”在内。C项的错误在于前后呼应不当。“能否”的两面表 达与后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搭配。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6全国卷1)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分析】A。B项应改成“倍受新老顾客的依赖”。C项“予以否认”什么不明确——“是收门票还是不收门票”。D项缺中心语,在“免费提供教科书”后面加“的范围”。
5.两方面与一方面不对应(2004年)
(1)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丙卷第6题A项)
前面三处都讲了两方面“好坏”“优劣”“高低”,后面只讲了一方面“健康发展”,前后不对应,应在“健康”前面加上“能否”。
(2)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福建卷第5题C项)
前面讲了“好坏”两方面,后面只讲“用了”“用得是地方”一方面,前后不对应。可将后面改为“是否用了”“用得是否是地方”。
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挑战难题:
能正确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病句吗?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2.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
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与“能不能”是一面和两面,去掉“不能”
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这个句子没语病)
而例5的第三分句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着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
7.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输赢”与“颜面”都是两面,“荣誉”是光荣的名誉,是一面。
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能否”和“加速培养”是两面和一面。
资料一:说“两面”词语
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理由是,“素质的高低”讲了“两面”的意义,而“重要的影响”只讲了“一面”的意义,前后照应不周,意义搭配不当。
事实上,这一句子并非病句。学生误判,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这一病句类型认识的肤浅,或拘泥于条条,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该”等。还有一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应该不应该”等。当我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时,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的词语搭配,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如:
(2)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活泼不活泼的长处。
(3)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4)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三个句子都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由于“一面”词语和“两面”词语搭配不当,以致使前后的意思不合逻辑。(2)中“活泼不活泼”讲了“两面”,“长处”只讲了“一面”。(3)中“转化工作”讲了“一面”,而“是否了解”却讲了“两面”。(4)中“正确与否”讲了“两面”,而“重要因素”仅讲了“一面”。这些句子的毛病不难认出,一般不会弄错。
实际上还有些词语,似乎是“一面”的,实质上却是“两面”的,我们姑且称之为“隐性两面词语”。如:
(5)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再看(1),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我们在使用“一面”和“两面”词语时,要做到前后相对应。如:
(6)内容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首要标准。
(7)女强人过去往往遭“白眼”,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她们体会到了社会对妇女的卑视和尊重。
(8)采取的措施得力不得力,对教育战线能否打赢“课改”战役有重要影响。
这是正确使用“两面”词语的例子,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隐性“两面”词语的运用。
下面简说一下不相对病句的修改。可采用“增减”法,或将“两面”词语去掉“一面”改为“一面”词语,或将“一面”词语增加“一面”改为“两面”词语。如:
(9)计算机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可以将“能否”改为“一面”词,也可在“加速造就”前加“能否”,变“一面”为“两面”。(9)可变为“计算机产业要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或变为“计算机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在讲授“两面”词语时,还要和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10)昼夜勤作息。
“勤”说了一面,“作息”说了“两面”,这在古汉语中是允许的,因为“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息”是衬词,凑整音节罢了。
资料二: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病句的辨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好判别。现加以简单的分析,以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2)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1)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有“能”和“否”两种情况,其决定因素在于“能否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也应是“能否”两个方面与之照应。显然这句中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去掉“要”字加入“能否”一词,或去掉“能否”加入“要想”一词。例(2)中根据还贷能力的有无“决定”也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前后才照应。
在高考训练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把握规律,在要辨别的句子中不管前句还是后句如果出现了“能否”或“是否”这样的两面词,就要注意它往往存在着一面和两面不搭配的语病。但既然是“往往”,不排除有些特殊情况,那么一面和两面的照应就不是绝对的。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4)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例(3)是病句,一面与两面不搭配,例(4)则无语病。这两个句子中的前两分句之间搭配都没有问题,“能不能”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关系到前途命运”和“关系到切身利益”也是不确定的两方面,如果前句是“能培养”,“能做到”,那么 “前途命运”就好,对“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就有益,反之也成立。但例(3)中的第三分句与第一分句不搭配,“不能培养四有新人”难道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吗?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例(4)的第三分句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着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又如:
(5)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6)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
(7)复试在一周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8)事实反复证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
(9)摄影作品拍的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10)最近公布的手机市场调查报告表明,手机坏了能否方便地、令人满意地得到维修,是引发手机质量纠纷的重要因素。
其中(5)、(6)、(7)、(8)句是正确的,(9)、(10)两句是病句。句(5)中“能否取得成就”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能”或“不能”;“关键在于内因”,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内因起了作用,就能取得成就,反之则不能。所以这个句子在内容上前后是搭配的。句(6)是对“判断”下定义,定义中指出了判断的两种形式:肯定的判断和否定的判断。肯定的判断是肯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否定的判断就是否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如果单凭结构形式上前后对应的要求,很容易误认为要在“具有”前加上“是否”一词,这样反而表意不明,造成重复了。句(7)“录取与否”包含“录取”和“不录取”两方面,如何决定他的一生是不确定的,如果录取那么她未来的人生将顺利地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被录取则将经历磨难,遭遇不顺。所以内容上前后也是对应的。句(8)是同样的含义。句(9)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文中“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所以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句(10)中需在“引发纠纷”前加“是否”一词使前后搭配。
通过对以上几个句子的辨析可以看出,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不能仅以文字结构上词语是否对应为依据,更应从内容上着眼,分析前后句子在内在联系上是否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类病句的根源,做到治标治本。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
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
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14.下列各句中,没有病句的一句是(3分)【】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A
解析:B并列词语搭配不当,应为“提供快乐的人性化服务”;C介词错误,“经过”改为“通过”;主谓搭配不当,在“80%”后加“的患者”;D、结构混乱,改为“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宾至如归的感觉”或者“让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2、下列各句在表达上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993年)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挽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B、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C、你知道每斤蜂蜜中包含蜜蜂的多少劳动吗?据科学家统计,蜜蜂每酿造一斤蜜,大约要采集 50 万朵的花粉。
D、先生侃侃而谈,他的音容笑貌虽然没什么变化,但眼角的皱纹似乎暗示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快。
(正确答案为 D。A句“培养失足青年”搭配不当,应删除“和培养”句前后不能对应,前面有肯定和否定;B后面只有肯定,删除前面的“否”或将“要”改为“能否”句“50万朵”不能修饰“花粉”;C,应该在“50万朵”后面加“花” ) 。
5、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1996年)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协作单位提 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正确答案为 A。A 这个长句附加成分较多,运用简缩祛,句子的主干是“……单位,有……义务”,没有语病。再看看附加成分,句意也明确。B 项中“能不能”是说“能”与“不能”两个方面,而下边的文字只说了一面,失去照应。C 项中“普遍感到非常气愤”的应是“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而原句则为“护林员揭发问题”,显然“气愤”的对象出现错误。这是由于句中“问题”的定语表述不清造成。如果在“护林员揭发”的后面加上 一个“的”字,表意就明确了。D 项中“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的对象是“事件”,谓语与宾语不能一一搭配,如“教育事件”就不通。如果改成“对……极少数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就没有错误了。)
6、下列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1997 年)
A、为了全面推广利用菜籽饼或棉籽饼喂猪,加速发展养猪事业,这个县举办了三期饲养员技术培训班。
B、他们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家的信赖和关怀中得到了力量,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
C、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
D、他平时总是沉默寡言,但只要一到学术会议上谈起他那心爱的专业时,就变得分外活跃而健谈多了。
(正确答案为 C。A“推广”缺少宾语,应是“推广……喂猪技术”。B“并没有消沉”与“树立了克服困难的信心”应是递进关系,显然,因用错了连词“而是”造成了错误。可将“而是”换成”而且”“并且”。D“分外活 跃而健谈多了”,是由于表程度的状语和补语连用而出现错误,可将“分外”与“多”删除一个。 )
18、(05全国卷Ⅰ)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自1993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诞生以来,已经累计有超过100万人次参与了影片的观摩。
B.市教委要求,各学校学生公寓的生活用品和床上用品由学生自主选购,不得统一配备。
C.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
D.今年的电力供需紧张状况将有所缓解,拉闸限电现象会相应减少,但整体上看仍然偏紧。
【答案】D。尽管D项看上去在表述上似乎有些罗嗦,但比较起其他选项来说,没有原则性错误。A项在于“累计”和“超过”的矛盾,应该改成“已经累计100万人次”或者“已经超过100万人次”。B项的错误在于概 念的并列不当,“生活用品”应该包括“床上用品”在内。C项的错误在于前后呼应不当。“能否”的两面表 达与后面“具有重大意义”的不搭配。
1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006全国卷1)
A.青藏铁路纵贯青海、西藏两省区,跨越青藏高原,是连接西藏与内地的一条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铁路干线。
B.这家老字号食品厂规模不大,但从选料到加工制作都非常讲究,生产的食品一直都是新老顾客倍受信赖的。
C.天安门广场等七个红色旅游景点是否收门票的问题,国家旅游局新闻发言人已在记者招待会上予以否认。
D.中央财政将逐年扩大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 地方财政也将设立助学专项资金。
【分析】A。B项应改成“倍受新老顾客的依赖”。C项“予以否认”什么不明确——“是收门票还是不收门票”。D项缺中心语,在“免费提供教科书”后面加“的范围”。
5.两方面与一方面不对应(2004年)
(1)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全国丙卷第6题A项)
前面三处都讲了两方面“好坏”“优劣”“高低”,后面只讲了一方面“健康发展”,前后不对应,应在“健康”前面加上“能否”。
(2)文艺作品语言的好坏,不在于它用了一大堆华丽的词,用了某一行业的术语,而在于它的词语用得是地方。(福建卷第5题C项)
前面讲了“好坏”两方面,后面只讲“用了”“用得是地方”一方面,前后不对应。可将后面改为“是否用了”“用得是否是地方”。
高考语文有关病句修改的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六项语病: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和多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在搭配不当的病句类型中,有一种类型是“两面对一面”,一般情况下,前面出现的像“能否”“是否”这样的两面词语,后面也必须有与之相对应的两面词语,但有一种特例就是,前面有两面词语,后面没有相对应的两面词语。
例如1:学生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及时适应高速发展的社会环境,关键在于我们的教育部门教育改革的力度。
解释:句中的“能否”是一个两面词,后面应有与之搭配的两面词语,“力度”这个词语有两个方面的意思,即“力度大”“力度小”,个人素质能否稳步提升受教育力度大小的制约,这个句子是正确的。
例如2: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细心是质量工程的保障。对工程施工是否认真负责,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我们要深思而慎为。
解析:句中的“是否”应与后句的“质量”相照应,“是否”是两面词语,“质量”是一个词语,但“质量”内涵有两种情况,即“质量高” 和“质量低”,这个句子也是正确的。
有这两种特例,我想到了在复习备考当中,不能“想当然”,有时“思维定势”会让我们做出错误的选择,所以,面对任何问题,我们都要小心谨慎,深思而慎为。
挑战难题:
能正确判断下列句子,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病句吗?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2. 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
3.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决定”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
4.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根本任务”与“能不能”是一面和两面,去掉“不能”
5.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能"或"不能"可持续发展,均"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这个句子没语病)
而例5的第三分句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着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6.储蓄所吸收储蓄额的高低对国家流动资金的增长有重要的作用,因而动员城乡居民参加储蓄是积累资金的重要手段。(“重要的作用”可以包含正反两方面,所以与“高低”两面对两面。)
7.参加世界杯十强赛的国脚们清楚,一个球的输赢,不仅关系个人的颜面,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输赢”与“颜面”都是两面,“荣誉”是光荣的名誉,是一面。
8.我市在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规划中能否抓住机会,迅速发展,关键在于加速培养一批人才。(×)
“能否”和“加速培养”是两面和一面。
资料一:说“两面”词语
在一次辨析病句的专题测试中,不少学生将下面的一个句子判为病句:
(1)学生素质的高低对他们走出校门适应社会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是教育的根本。
理由是,“素质的高低”讲了“两面”的意义,而“重要的影响”只讲了“一面”的意义,前后照应不周,意义搭配不当。
事实上,这一句子并非病句。学生误判,反映出部分学生对这一病句类型认识的肤浅,或拘泥于条条,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在汉语词语中,有些词语只有“一面”意思:可以是正面的,如“高”、“优”、“是”、“应该”等;也可以是反面的,如“低”、“劣”、“不是”、“不应该”等。还有一些词语兼有正反两面的意思,如“高低”、“优劣”、“是否”、“应该不应该”等。当我们运用这些词语造句时,如果把一面性的词语与两面的词语搭配,就会造成意思表达的混乱,就是我们常说的搭配不当。如:
(2)教师决不能忽视学生活泼不活泼的长处。
(3)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决定于教师对学生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4)学习方法正确与否,是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
这三个句子都犯了搭配不当的毛病,由于“一面”词语和“两面”词语搭配不当,以致使前后的意思不合逻辑。(2)中“活泼不活泼”讲了“两面”,“长处”只讲了“一面”。(3)中“转化工作”讲了“一面”,而“是否了解”却讲了“两面”。(4)中“正确与否”讲了“两面”,而“重要因素”仅讲了“一面”。这些句子的毛病不难认出,一般不会弄错。
实际上还有些词语,似乎是“一面”的,实质上却是“两面”的,我们姑且称之为“隐性两面词语”。如:
(5)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教育的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
这里,“高远和低下”,讲了“两面”,“作用”似乎只讲了“一面”,实质上却讲了“两面”,因为“作用”是个隐性的“两面”词语,可以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负面的,语意的表达并不混乱,合乎语法和逻辑。再看(1),学生为什么会误判,原因可能是对隐性“两面”词语“影响”认识不清。“影响”是个“两面”词语,含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思。和(5)一样,是个无语病的句子。
我们在使用“一面”和“两面”词语时,要做到前后相对应。如:
(6)内容的正确与否,是衡量一篇文章优劣的首要标准。
(7)女强人过去往往遭“白眼”,在改革开放的年代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她们体会到了社会对妇女的卑视和尊重。
(8)采取的措施得力不得力,对教育战线能否打赢“课改”战役有重要影响。
这是正确使用“两面”词语的例子,我们还要特别注意一些隐性“两面”词语的运用。
下面简说一下不相对病句的修改。可采用“增减”法,或将“两面”词语去掉“一面”改为“一面”词语,或将“一面”词语增加“一面”改为“两面”词语。如:
(9)计算机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要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可以将“能否”改为“一面”词,也可在“加速造就”前加“能否”,变“一面”为“两面”。(9)可变为“计算机产业要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或变为“计算机产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带动相关产业,关键在于能不能加速造就一批专门人才”。
在讲授“两面”词语时,还要和古汉语中的偏义复词区别开来,如:
(10)昼夜勤作息。
“勤”说了一面,“作息”说了“两面”,这在古汉语中是允许的,因为“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息”是衬词,凑整音节罢了。
资料二:一面与两面不搭配病句的辨析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因其考查考生准确、规范地使用汉语言的能力,在近几年的高考中成为必考题。高考考查病句主要有两个角度,一是结构,二是内容。在搭配不当的语病中有一种是“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因为既考结构更考内容的特点,有时不好判别。现加以简单的分析,以便于考生简便、快速地识别此类病句。
(1)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2)银行对申请购车的客户的还贷能力的核查,是决定发放贷款的一项重要内容。
例(1)中“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有“能”和“否”两种情况,其决定因素在于“能否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也应是“能否”两个方面与之照应。显然这句中两面与一面不搭配,应去掉“要”字加入“能否”一词,或去掉“能否”加入“要想”一词。例(2)中根据还贷能力的有无“决定”也应包含两种情况,一是发,一是不发,所以“决定”后应加“是否”逻辑才严密,前后才照应。
在高考训练中,我们常常引导学生把握规律,在要辨别的句子中不管前句还是后句如果出现了“能否”或“是否”这样的两面词,就要注意它往往存在着一面和两面不搭配的语病。但既然是“往往”,不排除有些特殊情况,那么一面和两面的照应就不是绝对的。
(3)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4)我们能不能做到可持续发展,是关系到子孙后代切身利益的大问题。我们绝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
例(3)是病句,一面与两面不搭配,例(4)则无语病。这两个句子中的前两分句之间搭配都没有问题,“能不能”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关系到前途命运”和“关系到切身利益”也是不确定的两方面,如果前句是“能培养”,“能做到”,那么 “前途命运”就好,对“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就有益,反之也成立。但例(3)中的第三分句与第一分句不搭配,“不能培养四有新人”难道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吗?错误是显而易见的。而例(4)的第三分句意思是很明确的,“不能做对不起子孙后代的事”言外之意就是“我们一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为子孙后代的切身利益着想”。这个句子没有语病。
又如:
(5)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取得成就,关键在于内因。
(6)判断是肯定或否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
(7)复试在一周后举行,录取与否将决定他的一生。
(8)事实反复证明,有没有创新能力,能不能进行创新,是当今世界范围内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决定因素。
(9)摄影作品拍的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10)最近公布的手机市场调查报告表明,手机坏了能否方便地、令人满意地得到维修,是引发手机质量纠纷的重要因素。
其中(5)、(6)、(7)、(8)句是正确的,(9)、(10)两句是病句。句(5)中“能否取得成就”是不确定的两个方面,“能”或“不能”;“关键在于内因”,也是不确定的,如果内因起了作用,就能取得成就,反之则不能。所以这个句子在内容上前后是搭配的。句(6)是对“判断”下定义,定义中指出了判断的两种形式:肯定的判断和否定的判断。肯定的判断是肯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否定的判断就是否定某一事物具有某种性质的思维方式。如果单凭结构形式上前后对应的要求,很容易误认为要在“具有”前加上“是否”一词,这样反而表意不明,造成重复了。句(7)“录取与否”包含“录取”和“不录取”两方面,如何决定他的一生是不确定的,如果录取那么她未来的人生将顺利地往好的方向发展,如果不被录取则将经历磨难,遭遇不顺。所以内容上前后也是对应的。句(8)是同样的含义。句(9)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文中“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所以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句(10)中需在“引发纠纷”前加“是否”一词使前后搭配。
通过对以上几个句子的辨析可以看出,一面与两面是否搭配,不能仅以文字结构上词语是否对应为依据,更应从内容上着眼,分析前后句子在内在联系上是否一致,这样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类病句的根源,做到治标治本。
病句修改中“一面对两面”句子的辨析
病句修改中,前后是否对应的句子作为一种类型,常常具有很大的迷惑性。以下就两个方面作一分析。
(一)“一面对两面”的病句
其中较为明显的病句,只要注意前后句子间关键词语即可。
例一.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例二.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例一和例二中,“有没有”与“成功”、“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与“成败”是不能完全对应的。
下面的句子较为复杂:
例三.你能否成就一番事业,不在于你分数的高低,而要看你较强的能力。
例四.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
例三中,前两句是对的,“能否”与“较强的能力”不能搭配。例四具有较大的迷惑性,“能否”应领到“各行各业中去”,后句中“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则不能与“能否”搭配。对于这样的句子,一定要分析句子间的关系和语意,判断所有句子的搭配是否都正确。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