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是谁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分类: 娱乐休闲 >> 明星 >> 华人明星
解析:
本名熊耀华,江西人;台湾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一说肄业)。少年时期便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一般多以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马、海明威、杰克伦敦、史坦贝克小说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学的影响启迪。(古龙自己也说过「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故能日新又新,后来居上,且别开武侠小说新境界。
1938 出身于香港。
1942 随父母迁居来台。
1946 初恋。
1948 失恋。
1949 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属于纯文学创作)
1952 父母离异。
1956 第二次失恋。
1960 始尝试写武侠小说 < 苍穹神剑 > ,但技巧甚劣,有如故事大纲。
1961 写 < 飘香剑雨 > 、 < 残金缺月 > 、 < 月异星邪 > 等书,以诡异情节取胜;但基本走的还是传统路子,顶多加上几句文艺腔,并无特别过人之处。
这一时期古龙写作态度迹近儿戏,新作随开随抛,不负责任,惟偶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实力,尚未激发;或以为武侠小说业经「定型」,不过如此而已。
1962 发表 < 剑气书香 > 、 < 失魂引 > 等早期诸作,文情不俗,乃渐有起色;
然基本上仍未能突破创新。
1963 受到陆鱼 < 少年行 > 之启示,发现「新型武侠」大有可为,遂亦逐渐改变传统笔法,陆续作 < 孤星传 > 与 < 湘妃剑 > 等书,试图走出一条新路,却未成功。
1964 完成他第一阶段的压卷之作 < 浣花洗剑录 > ,文情跌宕,饶有诗意;令人直觉地感到:古龙不耐烦在半新不旧的武侠传统里兜圈子,讨生活了。他要浣花洗剑,自作主人!作为一个改革传统武侠小说的「急先锋」,古龙汲取了日本名作家吉川英治 < 宫本武藏 >所彰显的「以剑道参悟人生真谛」、战前气氛及一刀而决;会通了金庸 < 神雕侠侣 > 的「无剑胜有剑」之说,而发为「无招破有招」的无上剑道奥旨,析理精微之极。此一所谓「无招胜有招」,较金庸 < 笑傲江湖 > 写风清扬传授小冲「独孤九剑」之无上心法者,足足早了三年!!!
其次,他引进倭人「迎风一刀斩」的刀法,三招两式,人头落地;从此即不再写冗长的打斗场面----这是他突破武侠传统之处,也是他一切「简单化」的开端。
其三,由此书起,他竭力营造文艺气氛,藉平凡简洁的对话,点出哲理。并且运用许多饶有诗意的语言,刻画人性,并寓于生命哲理。可惜 < 浣花洗剑录 > 伏笔太多,无法收束,终贻「虎头蛇尾」之讥,而减损了此书应有的艺术价值。
p.s 参考资料散见各大报、 < 文艺月刊 > 、 < (香港)明报月刊 > 、 < 春秋杂志 > 、 < 中国论坛 > 、 < 国文天地 > 、 < 上海文论 >及万盛、远流、联经等出版社书籍,其中最早一份来自1973.11.2的 < *** > 。
解析:
本名熊耀华,江西人;台湾淡江英专(即淡江大学前身)毕业(一说肄业)。少年时期便嗜读古今武侠小说及西洋文学作品,一般多以为他是受到吉川英治、大小仲马、海明威、杰克伦敦、史坦贝克小说乃至尼采、沙特等西洋哲学的影响启迪。(古龙自己也说过「我喜欢从近代日本及西洋小说『偷招』。」)故能日新又新,后来居上,且别开武侠小说新境界。
1938 出身于香港。
1942 随父母迁居来台。
1946 初恋。
1948 失恋。
1949 发表第一篇短篇小说。(属于纯文学创作)
1952 父母离异。
1956 第二次失恋。
1960 始尝试写武侠小说 < 苍穹神剑 > ,但技巧甚劣,有如故事大纲。
1961 写 < 飘香剑雨 > 、 < 残金缺月 > 、 < 月异星邪 > 等书,以诡异情节取胜;但基本走的还是传统路子,顶多加上几句文艺腔,并无特别过人之处。
这一时期古龙写作态度迹近儿戏,新作随开随抛,不负责任,惟偶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实力,尚未激发;或以为武侠小说业经「定型」,不过如此而已。
1962 发表 < 剑气书香 > 、 < 失魂引 > 等早期诸作,文情不俗,乃渐有起色;
然基本上仍未能突破创新。
1963 受到陆鱼 < 少年行 > 之启示,发现「新型武侠」大有可为,遂亦逐渐改变传统笔法,陆续作 < 孤星传 > 与 < 湘妃剑 > 等书,试图走出一条新路,却未成功。
1964 完成他第一阶段的压卷之作 < 浣花洗剑录 > ,文情跌宕,饶有诗意;令人直觉地感到:古龙不耐烦在半新不旧的武侠传统里兜圈子,讨生活了。他要浣花洗剑,自作主人!作为一个改革传统武侠小说的「急先锋」,古龙汲取了日本名作家吉川英治 < 宫本武藏 >所彰显的「以剑道参悟人生真谛」、战前气氛及一刀而决;会通了金庸 < 神雕侠侣 > 的「无剑胜有剑」之说,而发为「无招破有招」的无上剑道奥旨,析理精微之极。此一所谓「无招胜有招」,较金庸 < 笑傲江湖 > 写风清扬传授小冲「独孤九剑」之无上心法者,足足早了三年!!!
其次,他引进倭人「迎风一刀斩」的刀法,三招两式,人头落地;从此即不再写冗长的打斗场面----这是他突破武侠传统之处,也是他一切「简单化」的开端。
其三,由此书起,他竭力营造文艺气氛,藉平凡简洁的对话,点出哲理。并且运用许多饶有诗意的语言,刻画人性,并寓于生命哲理。可惜 < 浣花洗剑录 > 伏笔太多,无法收束,终贻「虎头蛇尾」之讥,而减损了此书应有的艺术价值。
p.s 参考资料散见各大报、 < 文艺月刊 > 、 < (香港)明报月刊 > 、 < 春秋杂志 > 、 < 中国论坛 > 、 < 国文天地 > 、 < 上海文论 >及万盛、远流、联经等出版社书籍,其中最早一份来自1973.11.2的 < *** > 。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