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西三月三的来历和风俗
“三月三”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的诞辰,习俗是食用糯米饭等。
每到三月三时节,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壮族素有“能歌善舞民族”之誉,壮乡号称“歌的海洋”,这一文化特性最集中的外在表现莫过于“三月三”活动,壮族最具代表性的五色糯米饭最初即在于供“三月三”活动食用,等等。
对一个“族外人”来讲,要观察和了解另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最快捷、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亲自参加这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在节日耳濡目染,感同身受。可以观赏到色彩绚丽、婀娜多姿的民族服饰,可以品尝到风味独具、特色浓郁的民族食品,感受到载歌载舞、隆重热烈的节庆氛围,领略到豪迈奔放、热情好客的民族性格,体悟到内涵丰富、积淀深厚的民族文化。
广西三月三的意义:
它开创了广西自治地方政府确定自己的法定民族传统节日的先河,意义深远。是广西历史上的第一次,它开创了广西民族自治地方政府依据自治主体民族的传统习惯节日确立覆盖本民族自治地方民族节假日的先河,意义深远。
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自治区一级,可以进一步予以完善。壮族作为广西的自治主体民族,其重大节日除“三月三”外,还有“六月节”“七月十四”“蛙婆节”等;其二,促使自治县一级人民政府依据本自治地方自治主体民族的传统习惯节日规定出台覆盖本地的民族传统节日成为可能。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