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Ⅰ语文高考试题

 我来答
正香教育
2022-11-14 · TA获得超过5567个赞
知道大有可为答主
回答量:4883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8万
展开全部

2014年新课标全国卷I 语文

1.【解析】选D项,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答非所问”“内涵、外延不准”“误划类别”“张冠李戴”;判断类注意“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曲解文意”;推理注意“强加因果”“强行推理”等错误。

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

依据文中论述的悲剧在第三段限定为“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而D项为历史事实,而非文学艺术。

2.【解析】选C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

C项为偷换概念,文章倒数第2段倒数第2行说,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

3.【解析】选B。

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项,依据文章倒数第2段,悲剧作为艺术,它建立了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展现的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些陌生的空间,审美主体才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才能体会“以悲为美”的意思。

4.【解析】选C。

本题重点考查对常见的文言实词的识记理解能力。

“励精”是“振奋精神,致力于某种事业或工作”之意。

5.【解析】选B。

本题重点考查对文中语句的解读推断能力。

断句遵循两个原则1不破坏词语相对完整性2符合我们平常朗读习惯。

断句语句表现的是面对李揆的嫉妒休烈坦然应对,前主语多为李揆,后主语多为休烈,先交代李揆嫉妒的缘由,采用的打压手段,后叙写休烈的坦然。

补充省略的主语,抓住词语名词、代词“宰相李揆”“之”“国子祭酒”“之”“休烈”以及虚词“以”,理清事件的逻辑性就可以了。

6.【解析】选A。

本题重点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全面理解,精准概括、提炼的能力。

“安禄山叛乱后,他直言不讳地回答了……”评析不当,错误。

并非直言不讳,而是委婉含蓄。

7.【解析】

(1)这个句子关键抓住实词“罪”,从句子结构看应为动词,可翻译为“归罪”。

重点实词为“规”,依语境理解为“改正”。

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主,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2)这个句子关键抓住“下”“亲”“推毂”等实词和“曾无”固定句式。

可以翻译成“屈身对待”“亲近”“推荐”,“曾无”可以翻译成“连……都没有”。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

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评分标准】(1)“罪己”“规过”翻译正确各1分。

(2)“亲贤”“推毂”“曾无”翻译正确各1分。

附【译文】

于休烈是河南人,有美好的品性,坚贞、诚实,机敏有悟性。

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学习,擅长写作文章。

被举荐为进士后,授官秘书省正字,后又转任比部员外郎、郎中。

杨国忠辅佐朝政,排挤不依附自己的人。

于休烈出京做了中部郡太守。

时值安禄山发动叛乱,肃宗即位,于休烈升迁做了太常少卿,掌管礼仪方面的事,兼修订国史。

肃宗从凤翔回到京城,振奋精神致力于听从接受大臣建议。

曾经对休烈说:“国君的举动一定书写,是好的历史。

我有过失,你书写吗?”于休烈回答说:“大禹、商汤归罪自己,他们能够蓬勃兴起,有道德的君主,不忘改正过错,我深表庆贺。

”当时中原发生了动荡叛乱,经典书籍基本找不到了,没有历史书籍可以检索、搜寻。

休烈上奏说:“《国史》《实录》,是圣朝大的经典,修订撰写了很长时间,现在没有底本。

我期望下御史台推断勘订从史馆得来的资料,让府县官吏收集寻访。

有人从别处收到《国史》《实录》,如果送到官府掌管机构,要付大价钱收购赏赐。

”以前的修史官工部侍郎韦述战胜贼人,进入东京,至此把他家里收藏的《国史》一百一十三卷送到官府。

不久,于休烈转任工部侍郎,修订国史,奉献《五代帝王论》,皇帝嘉奖了他。

宰相李揆自夸才能嫉妒贤臣,因为休烈修订国史和自己地位并列,很嫉妒他。

上奏让休烈做了国子祭酒,权且留在史馆修订编撰史料来使他在自己下列,休烈很恬然淡定,一点也不放在心上。

代宗即位后,辨别名望官品,宰臣元戴很赞成他,于是征拜他做了右散骑常侍,依照以前兼修订国史,多次升迁被封为东海郡公,加任金紫光禄大夫。

在朝总共三十余年,多次掌管要职,家里没有多少积蓄。

为人恭敬节俭温和仁爱,不曾在脸上显现欢喜生气的神情。

而亲近贤才,屈身交接士人,荐举后辈。

虽然位尊年高,一点倦怠的神色都没有。

(休烈)十分喜好经典书籍,经常手不释卷,直到临终。

大历七年去世,年龄八十一岁。

这年春天休烈的妻子韦氏去世,皇上特地下诏赠名号韦氏国夫人,埋葬那天提供了很盛大的礼仪。

等到得知休烈去世的消息,追思悼念了很长时间,褒扬赐官尚书左仆射,赏赐百匹赙绢、五十端布,派拜见使者内常侍吴承倩去个人府第宣告慰问。

作为一介儒生的荣耀,很少有和他并列的。

8.【解析】这首词的上半阙主要是景物描写,景物描写的作用更主要的是渲染气氛,奠定感情基调等。

春天风雨交加,枝残花落,为凄凉惨败之景,再加上残日西斜、寒水自碧,让人对诗歌抒发的情感有了初步感受。

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

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评分标准】既明确作用还要结合内容分析。

要点答出奠定感情基调,2分。

要点②结合内容分析,描绘画面概括氛围,3分。

9.【解析】这是一道探究诗歌情感的题目,要注意标题,注释,和诗歌表情达意的重点词语。

答题时注意是词的末尾两句。

写出了词人因愁而无心下棋,但又想通过下棋摆脱愁苦,因而思绪烦乱,犹豫不决。

抓住动作,结合前句进行合理联系,就能得出答案。

答案:末尾两句表现了词中人物思绪纷乱、无法排遣的愁情。

是通过人物自身的动作来表现的。

回身整理残棋并想续下,借以转移愁情,可又因心事重重,以致犹豫不决,落子迟缓。

【评分标准】准确答出词人愁情,2分;能借助诗句,抓住动作“整顿”、“沉吟”进行分析阐述的,4分。

10.【解析】(1)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其中易错字为“长”,易写为“常”;还有“太”值得注意。

(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其中难写字为“猱”;易错字为“度”,易写为“渡”;“援”字也为难写字。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溅”是易错字。

只有建立在对默写名句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联想得到答案。

【评分标准】多字、漏字、错字不得分。

11.(1)【解析】选A得3分,选D得2分,选B得1分,选CE不得分。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分析理解能力。

本题涵盖面广,涉及内容、手法、语言等方面。

需要我们全面分析选项,落实相关文段、放眼全文脉络、慎重确定答案。

B项,原因分析不完全正确,我吃惊的是为何渡夫说出这般吓人的话,当然也有防范意识和担心。

C项,结合文章相关语段分析,留下住宿的缘由是上岸返回,路途遥远,一样危险。

E项,对渡夫脸上没有异样表情,我目不转睛的瞧着他的心理情感分析不正确。

应该是惊诧于老人的淡定以及胸怀的宽广。

(2) 【解析】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概括分析能力。

概括人物形象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心理活动等正面描写来分析总结,还要结合环境描写、陪衬人物等侧面手法来剖析。

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注意各点之间不要重复。

结合语言,自述的自身经历以及神情举止可整理概括出人物性格。

由文中渡夫对“我”的种种担心安排,以及和我的坦诚对话、“我欢喜你这样的孝顺孩子。

”可分析出人物热心等性格;由文中“结冰,落雪,我得过湖;刮风,落雨,我得过湖……”“我不管地,也不管天,我凭良心吃饭,我靠气力赚钱!”等句子可看出对生活的态度,刚强不屈,坚强对待,坚持自由的性格。

答案

【评分标准】每个要点各2分。

要点①要答出对人的态度,热心。

要点②要答坚强独立的性格;要点③要答出对生活有信念、对命运不屈服的意思。

(3)【解析】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叙述表现手法,是一道鉴赏题。

要重点考虑情节的叙述角度和叙述方式,

注意不同叙述角度的作用,结合叙述方式的好处,分析文本。

叙述角度上,文章以第一人称写作,显现了事件的真实性;叙述方式上,作者并未直奔主体,而是用谈价钱引出,颇为引人;主体通过两人的交谈展开流动,落脚点可集中在渡夫身上;内容安排上溶入情景描写,让人展开联想体会

【评分标准】第一点是叙述角度为第一人称,结合文本分析好处,2分;第二点叙述方式上开篇引入方式及好处,2分;叙事过程的方式及作用,2分;景物描写的作用分析;2分。

(4)【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阅读能力。

赏析解读赏析的作用,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

结构上,文章故事情节由渡夫感情的急剧变化结尾,在歌声中结束,出人意料形成突转;内容刻画人物形象上,前文写了渡夫经受的打击、苦难,而仅隔一晚,态度发生巨大变化,看出人物胸怀的宽广,洒脱豪放,同时也可理解为排遣自己的痛苦;抒发的思想情感上,默默的承受变化突变为纵情高歌,体现了苦难的深重;主题的关系上,歌声也唱出了渡夫的心声,体现了渡夫对生活的态度。

答案:

【评分标准】答案能答出结构情节安排的特点和作用,人物形象的刻画塑造,思想情感的抒发,和主题表现的关系四方面作答,每方面2分,两点5分,三点以上8分

12.(1)【解析】答B得3分,答E得2分,答A得1分,选CD不得分。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

A项文章第二段中虽提及玻尔对爱因斯坦的评价,但未明确表明爱因斯坦对他有直接的支持;C项关注倒数第三段信息,文中只是说玻尔去德国调查德国科学家安全情况,并非有敏锐的察觉,也未提及是大批犹太科学家,他参加的是救援组织,并非抗敌组织。

D项倒数第二段是着力点,文中只是出于对研究原子弹成果的担心,是出于良知,并非有政治家远见,只是建议英美首脑及早与苏联达成控制原子武器的协议,而并不是禁止使用核武器。

是歪曲文意。

(2)【解析】考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道局部文意概括的题目,先锁定答题区间,再提取关键词,然后分条作答。

答题区间为第一、二段,尤其是第二段开头两句话。

爱因斯坦和玻尔这两位科学巨人点明身份地位;现代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一相对论和量予力学点明争论内容;争论旷日持久,几乎所有理论物理学家都被吸引并参与进来,点明影响的广泛。

整理即可。

【答案】(1)从成员看,论战双方都是物理学界的代表人物;(2)从内容看,辩论涉及物理学两大基础理论——相对论和量子力学;(3)从影响看,辩论带动了物理学界的学术争鸣。

(3)【解析】考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这是一道局部文意概括的题目,先锁定答题区间,再提取关键词,然后分条作答。

答题区间为倒数第三段,段落结构为分总式,结论句就是“可以说,玻尔领导的哥本哈根学派具备了一个科学学派应有的优秀特质。

”推前整理分三条三个层次概括,第一层从“该所是玻尔在1917年申请,并于l921年正式成立的。

他以著名科学家的身份为研究所作担保”抽取信息;第二层从“他以特有的人格魅力,吸引了世界各地的青年才俊”抽取信息;第三层从“形成了富有 *** 和活力、不断进取的学术精神”可概括出精神独特。

(4)【解析】本题考查文本的探究能力并能提出个人见解。

答题时有两个方向分别为向内挖掘和向外扩展,向内挖掘解释用文章中的内容答题,向外扩展要结合现实,课标卷如没有明确的要求不做向外扩展式答题。

向内挖掘又有两种:第一就某一点作深入的探究,另一种方式多个角度列举,适用于文中叙述的较宽泛,但每点都不深入。

本题适用第一种方式,答题时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中的事例作深入的分析。

立足人格魅力分析整合文本材料,从第二段“尽管两人的科学理论和思想观点始终没能调和,但他们却结下了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可看出无个人恩怨;从第三段“玻尔周围聚集着许多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

他不但有革新的勇气,更是一位伟大的伯乐。

他为量子物理学培养和组织了一支创新发展的队伍,”可分析出善于培养发现人才;从第五段可抽取信息整合出人道主义精神,从立足本国建立哥本哈根学派为祖国培养人才,看出其爱国情怀。

【答案】

13.【解析】选C。

本题考查理解现代汉语成语运用的能力。

“当仁不让”侧重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责无旁贷”侧重责任担当;“义不容辞”侧重道义必须性。

①句中“天职”强调应当应分,指的是道义;②句中“承担义务”则更多是一种责任;③句中突出面对重任,强调积极主动。

此题分析语境是重点,故选C项

14.【解析】选B。

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A项搭配不当,“他充满着辩证法”主谓搭配不当,应该为“他在本体论问题的论述中运用了辩证法”;

C项乱用介词,“就……方面”后面连接动作性很强的动词,应该将“就……方面”改为“在……方面”;D项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应该把“不仅”放在“过程中”的后面。

15.【解析】本题考查对语言连贯、语言内部联系的掌握程度。

答题的时候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和句子内部的逻辑联系。

根据③叙述内容推断主语应为“珠算口诀”,而④句依照逻辑应该是“珠算算盘”,可以连接为⑥③和②④,⑥中关联词“则”可确定上句对应句有②,①和⑤都是珠算的优势 ,与前面对珠算的介绍构成前因后果关系,而⑤为最终结论,因此排列为②④⑥③①⑤

答案:D

16.【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这是一道语言运用的综合考核的内容,注意上下文的衔接和前后的照应。

①根据上文的坏处列举,应该为概括性较强的一句话。

②处根据转折连词“然而”应为“坏处”的反面“好处”,下文具体内容也印证了这点。

③根据前文内容植物还活着,而如果土壤被污染,后果则为植物死掉,也回应了后面“失去”二字。

【答案】①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②二氧化碳增加会带来好处:③植物就会生病甚至死亡

17.【解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

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

图是构思框架,表述时依照一定的顺序,先总后分注意事件的开展顺序,先准备后实施,不要丢落信息,再调整保持连贯。

【评分标准】内容完整,1分;总分归类准确,1分;表述准确,2分;语言连贯,2分

18.【写作提示】审题立意的关键是从整体上把握材料寓意,尤其是材料中提到的规则和新情况。

材料中如果按照规则,习惯上结果为一人下桥,一人通过。

而比赛中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

众人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实力较量,体现公平。

打破习惯,合作共赢。

若从预赛中两个学生的做法切入,可围绕"变通““合作双赢“等立意。

若从众人的角度切入,可围绕"规则““循规蹈矩”等立意。

当然还可以把二者接合起来,围绕”变通与规则”立意。

可用“闯红灯,等红灯”“包拯守规不徇私” “绝不在高速路上下车的日本人”“新西兰总理赔不是” “王羲之的字”“杜甫的七律,首创拗体””我国齐白石的画,西班牙毕加索的画,无不是有了深厚的规矩基础才有不断变化、不断创新的”等材料作为论据。

参考题目:《严守规则,彰显公平》《习惯可破,结果共赢》《循规蹈矩不等于墨守成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与变通》《死规则,活智慧》。

(不当之处,请原谅)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