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时计时法数学说课稿(三年级)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24时计时法”是在学生认识了时、分、秒,年、月、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先编排了“认识24时计时法和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之间的关系”,再编排“认识时间和时刻的区别和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24时计时法在邮电、交通、广播等部门有着广泛应用,但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对普通计时法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知之甚少,再加上平时很少使用24时计时法,因此用24时计时法表示下午几时或上午几时时,学生往往感到不太习惯。
由于概念不能简单植入学生的头脑,学生要将概念内化,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才能使数学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课堂上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中,加强对钟面认识;在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中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在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时间观念,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学生经历认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定为学习重点,把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定为学习难点。
三、学习过程及设计意图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安阳市新华书店门口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冬9:00——19:00、夏9:00——20:00,如果你想去书店买书,你可以几点到书店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到:上午10时,上午11时,下午1时,下午2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20时就是晚上8时,所以只要在晚上8时之前到都可以。
我首先肯定个别同学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同时揭示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而像19时、2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经常会用这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为揭示12时计时法或普通计时法提供物质基础。而学生在思考“为什么”过程中,引出“19时、20时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时”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探索任务,而且符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2、交流信息,激发浓厚的探究兴趣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哪位同学先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收集到:手机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的时间;火车票上、公共汽车站牌上的发车时间;超市门口、药店门口的营业时间;电视报上节目播出时间等等。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并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你会在做什么呢?这些时间你能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数学教育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给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经历了收集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与思考,不仅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而且尝试了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动手操作,促进感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钟表来帮忙,好吗?一天有24个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能表示24小时的钟面,你会设计成什么样子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设计一个钟面。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充分利用“一日有24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这一显性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动手设计的强烈欲望。纸上得来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钟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
2、交流讨论,优化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圆形或类似于圆形的大钟面,上面标有24个大格,从1到24;二是仍是12个大格的钟面,不过有两圈,内圈是从1到12,外圈是从13到24;三是其他画法。
师:“比较一下,哪种设计方法比较好?好在哪?”
学生会发现大圆钟面可以明确看出一日有24小时,但看着钟面要想说出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比较困难;而双圈钟面上能突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个钟面很快找到黑板上的24时计时法所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间。
(设计意图:知识因交流而增值,思维因交流而碰撞,情感因交流而互融。学生在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比较、分析钟面的特点时,经历了深层次的思考,体验到数学的优化思想;最后依托钟面的对应关系,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积累了直观转化的数学经验。)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课件展示,强化两种计时法的对应。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播放课件:时针从0时开始,慢慢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配合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
(设计意图: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演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2、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方法
师问:“同学们看着钟面,能很快找到了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间,那没有了钟面,你能发现他们之间互换方法吗?”
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普通计时法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这些;经过思考总结出由普通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转化时要去掉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加上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加,反之由24时计时法向普通计时法转化时,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减去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减。
(设计意图:数学因抽象、概括而被赋于了简约美的化身。学生脱离了钟面这一形象、具体的实物载体后,对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关系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使学生思维达到一次质的飞跃。)
3、巩固训练
1)、填空
(1)一天有()时,从钟面上看,时针正好走()圈。
(2)17时是下午()时,21时40分,晚上()时()分
(3)晚上12时是今天的()时,也是第二天的()时。
2)、连线:
3:408:2020:3017:0015:40
下午5:00下午3:40凌晨3:40上午8:20晚上8:20
3)、师生互问
(1)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不同的计时法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计时法。
(2)由学生写在黑板上一个时刻,让教师写出相应的计时法。
(设计意图:教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为了巩固本课新知,我设计填空、连线、师生互问三个练习题。在练习中有意让学生认识多种表
示时间的词语,增强对普通计时法的认识。让学生出题考老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四)当堂检测,拓展应用
1、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在下课前引导学生从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本课的小结。不仅是一个回顾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2、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时间用24时计时法,还是12时计时法。
下午6:0623:38凌晨18:06
取信时间:
第一次:8:00
第二次:14:00
第三次:18:30
中午12:301:20
2)第二次取信时间是下午()时,
第三次取信是晚上()时()分。
3)把下列时刻改写为12时计时法。
18:0023:0010:005:30
4)用24时记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小明早晨6时30分起床:()
中午12时用餐:()
下午2时10分上课:()
下午4时50分放学:()
下午6时看动画片:()
晚上7时30分做作业:()
晚上9时睡觉:()
5)把下列时刻按一日里的先后进行排序
(1)上午10时0时下午1时30分18时13时
(2)傍晚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
(设计意图:为了更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依据本课的学习重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5道不同层次检测题目,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拓展运用(二选一)
1)课外查阅:钟表发明发前,人们是怎样计时的?
2)用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一天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好的一节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让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后,在拓展运用中我设计了二选一的题目,达到“课虽止而意犹存”的效应。)
四、板书设计及意图
最后,我简单说明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课题是课堂的眼睛,板书是课堂的靓相。采用数学化的板书方式,以简明、整洁的节奏,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符号化、对称化、比较化、分类化和过程化。)
由于概念不能简单植入学生的头脑,学生要将概念内化,才能成为他们自己的,才能使数学结构与学生的认知结构对接。课堂上将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直观演示、动手操作中,加强对钟面认识;在发现规律、总结规律中探索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关系;在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建立时间观念,为后继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学习目标及重、难点:
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了解24时计时法的特征,会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并能正确进行两种计时法的互换。
2、学生经历认识、收集、应用24时计时法的过程,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建立时间观念。
3、学生在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互换中,促进思维发展。
为了实现学习目标,我把运用24时计时法正确表示一天中的某一时刻定为学习重点,把探索24时计时法与普通计时法的关系定为学习难点。
三、学习过程及设计意图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发展,我设计了如下的学习活动。
(一)创设情景,质疑自探
1、创设生活情景,形成探究问题
课件出示:安阳市新华书店门口牌子上写着:营业时间冬9:00——19:00、夏9:00——20:00,如果你想去书店买书,你可以几点到书店呢?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说到:上午10时,上午11时,下午1时,下午2时……,可能有的同学会说到:因为20时就是晚上8时,所以只要在晚上8时之前到都可以。
我首先肯定个别同学的生活经验很丰富,同时揭示出:像我们平常说的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这是普通计时法,也叫12时计时法,而像19时、20时是一种新的计时法,叫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经常会用这两种计时法的互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4时计时法。
(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素材,创设开放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说出上午几时、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为揭示12时计时法或普通计时法提供物质基础。而学生在思考“为什么”过程中,引出“19时、20时就是我们平时说的几时”的数学问题。问题是数学的心脏,这样导入新课,不仅可以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形成探索任务,而且符合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课程理念。)
2、交流信息,激发浓厚的探究兴趣
师:“课前同学们收集了用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间,哪位同学先来与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可能会收集到:手机上、电脑上、电视上、电子表上的时间;火车票上、公共汽车站牌上的发车时间;超市门口、药店门口的营业时间;电视报上节目播出时间等等。学生边交流,教师边有选择的进行板书,并提问学生:“想一想这个时间你会在做什么呢?这些时间你能用普通计时法表示出来吗?”
(设计意图:数学教育要给学生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世界的眼睛,给学生一个能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的头脑。在生活这个大课堂中,学生经历了收集24时计时法表示时间的过程,了解了这一全新的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感悟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课上学生通过交流与思考,不仅加深了对24时计时法的认识,而且尝试了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激发了浓厚的探究兴趣。)
(二)小组学习,合作交流
1、动手操作,促进感知
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请钟表来帮忙,好吗?一天有24个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能表示24小时的钟面,你会设计成什么样子呢?下面就以小组为单位,先说说你的想法,然后设计一个钟面。
(设计意图: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教师充分利用“一日有24小时,而钟面上却只有12个大格”这一显性矛盾,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动手设计的强烈欲望。纸上得来
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师创设轻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自己动手绘制钟面,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性,使学生初步感悟到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
2、交流讨论,优化方法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们组设计的钟面介绍给大家呢?”可能会出现三种情况:一是圆形或类似于圆形的大钟面,上面标有24个大格,从1到24;二是仍是12个大格的钟面,不过有两圈,内圈是从1到12,外圈是从13到24;三是其他画法。
师:“比较一下,哪种设计方法比较好?好在哪?”
学生会发现大圆钟面可以明确看出一日有24小时,但看着钟面要想说出下午几时,或者晚上几时,比较困难;而双圈钟面上能突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利用这个钟面很快找到黑板上的24时计时法所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间。
(设计意图:知识因交流而增值,思维因交流而碰撞,情感因交流而互融。学生在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的过程中,获得了成功的学习体验;在比较、分析钟面的特点时,经历了深层次的思考,体验到数学的优化思想;最后依托钟面的对应关系,把24时计时法换成普通计时法,积累了直观转化的数学经验。)
(三)精讲点拨,巩固训练
1、课件展示,强化两种计时法的对应。
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播放课件:时针从0时开始,慢慢走动2圈,第一圈,依次从数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上依次出现13到24。配合演示相应时间的动画画面。
(设计意图:拨开云雾见天日。在学生自主探究后,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演示两种计时法的对应关系,充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
2、探究两种计时法的互换方法
师问:“同学们看着钟面,能很快找到了两种计时法对应的时间,那没有了钟面,你能发现他们之间互换方法吗?”
同学们通过观察发现普通计时法前面都有表示时间的词语,比如上午、下午、晚上,而24时计时法却没有这些;经过思考总结出由普通计时法向24时计时法转化时要去掉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加上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加,反之由24时计时法向普通计时法转化时,要加上表示时间的词语,中午12时之后要减去12,中午12时之前不用减。
(设计意图:数学因抽象、概括而被赋于了简约美的化身。学生脱离了钟面这一形象、具体的实物载体后,对两种计时法的互换关系进入了“心求通而未能,口欲言而不得”的愤悱状态,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总结出两种计时法的互换规律,使学生思维达到一次质的飞跃。)
3、巩固训练
1)、填空
(1)一天有()时,从钟面上看,时针正好走()圈。
(2)17时是下午()时,21时40分,晚上()时()分
(3)晚上12时是今天的()时,也是第二天的()时。
2)、连线:
3:408:2020:3017:0015:40
下午5:00下午3:40凌晨3:40上午8:20晚上8:20
3)、师生互问
(1)教师联系生活实际,说出不同的计时法的时刻,让学生说出相应的计时法。
(2)由学生写在黑板上一个时刻,让教师写出相应的计时法。
(设计意图:教之功有限,习之功无限。为了巩固本课新知,我设计填空、连线、师生互问三个练习题。在练习中有意让学生认识多种表
示时间的词语,增强对普通计时法的认识。让学生出题考老师,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而且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参与性。)
(四)当堂检测,拓展应用
1、课堂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上你有哪些收获呢?”
(设计意图:在下课前引导学生从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本课的小结。不仅是一个回顾的过程,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
2、当堂检测
1)判断下列时间用24时计时法,还是12时计时法。
下午6:0623:38凌晨18:06
取信时间:
第一次:8:00
第二次:14:00
第三次:18:30
中午12:301:20
2)第二次取信时间是下午()时,
第三次取信是晚上()时()分。
3)把下列时刻改写为12时计时法。
18:0023:0010:005:30
4)用24时记法表示下面的时刻
小明早晨6时30分起床:()
中午12时用餐:()
下午2时10分上课:()
下午4时50分放学:()
下午6时看动画片:()
晚上7时30分做作业:()
晚上9时睡觉:()
5)把下列时刻按一日里的先后进行排序
(1)上午10时0时下午1时30分18时13时
(2)傍晚凌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
(设计意图:为了更体现“学以致用”的课程理念,依据本课的学习重点,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5道不同层次检测题目,以期达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3、拓展运用(二选一)
1)课外查阅:钟表发明发前,人们是怎样计时的?
2)用24时计时法记录自己或家人一天的作息时间。
(设计意图:好的一节课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回家,让学习从课上延伸到课后,在拓展运用中我设计了二选一的题目,达到“课虽止而意犹存”的效应。)
四、板书设计及意图
最后,我简单说明一下我的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课题是课堂的眼睛,板书是课堂的靓相。采用数学化的板书方式,以简明、整洁的节奏,体现出数学知识的本质属性——符号化、对称化、比较化、分类化和过程化。)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