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成像原理

 我来答
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 2023-06-12
展开全部
显微镜的成像原理是这样的:其实普通的光学显微镜是根据凸透镜的成像原理,要经过凸透镜的两次成像。第一次先经过物镜(凸透镜1)成像,这时候的物体应该在物镜(凸透镜1)的一倍焦距和两倍焦距之间,根据物理学的原理,成的应该是放大的倒立的实像。而后以第一次成的物像作为“物体”,经过目镜的第二次成像。由于我们观察的时候是在目镜的另外一侧,根据光学原理,第二次成的像应该是一个虚像,这样像和物才在同一侧...
科技打工人
2022-12-09 · TA获得超过339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921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92.9万
展开全部
  物镜焦距较长,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目镜的焦点内,靠近焦点附近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目镜焦距较短,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实像放大,相对于实像来说,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望远镜是一种利用透镜或反射镜以及其他光学器件观测遥远物体的光学仪器。利用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或光线被凹镜反射使之进入小孔并会聚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而被看到。又称“千里镜”。

  开普勒望远镜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我们能不能看清一个物体,它对我们的眼睛所成“视角”的大小十分重要。望远镜的物镜所成的像虽然比原来的物体小,但它离我们的眼睛很近,再加上目镜的放大作用,视角就可以变得很大。

  因为望远镜的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故光线进入物镜后从一倍焦距内传播进入目镜。望远镜的物镜相当于一个照相机,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因为进入光源的光线进入物镜后拉近了距离,使视角变大,所以成放大的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
2023-06-12 广告
这靠的是组成望远镜的两块透镜。望远镜的前面有一块直径大、焦距长的凸透镜,名叫物镜;后面的一块透镜直径小焦距短,叫目镜。物镜把来自远处景物的光线,在它的后面汇聚成倒立的缩小了的实像,相当于把远处景物一下子移近到成像的地方。而这景物的倒像又恰好... 点击进入详情页
本回答由北京普瑞赛司仪器有限公司提供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