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克·贝汉的个人经历
1941年7月13日,雅克·贝汉出生于法国,父亲是一家剧院的舞台监督,母亲是演员,他从小就在剧院里长大。6岁时,贝汉在电影大师马塞尔·卡尔内的《夜之门》中客串角色。这让他体会到电影的魅力,15岁时,贝汉开始正式舞台表演。20岁时,他考入国立巴黎高等戏剧艺术学院,接受专业戏剧表演训练。1960年,在意大利著名电影导演瓦莱里奥·苏里尼的电影《手提箱女郎》里,贝汉担任男主角,从此开始在影坛崭露头角。
1966年,凭借在《男人的一半》中的出色表演,年仅25岁的贝汉获得了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演员金狮奖,成为史上最年轻的影帝之一,也成为欧洲万千少女心目中的白马王子。1967年,贝汉出演了法国导演雅克·德米的影片《柳媚花娇》,和著名演员凯瑟琳·德纳芙在片中搭档演出,这部歌舞片获得巨大成功。之后,他们又合作演出了歌舞片《驴皮公主》,同样备受欢迎。
1970年,在演艺事业如日中天之际,29岁的贝汉决定退居幕后,他说,“我只不过兴趣太广泛,总想体会不一样的人生。”贝汉开始转向制片人。1965年,贝汉以制片人的身份协助希腊导演科斯塔·加华斯(另译科斯塔·加夫拉斯)拍摄电影《焦点新闻》,一经推出就获得成功。
1970年,他参与制片电影《Z》。影片取材于1963年发生于希腊的一起真实案件。在野党领袖Z先生在演讲中遭暗杀,政府当局公布是意外车祸而死,人们要求彻底查明真相。随着调查层层深入,居然发现警方和政府在幕后扮演着不可告人的角色。案情公开后,支持调查的人士纷纷遭杀害。这部政治黑幕片引起了巨大反响,1970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和最佳剪辑奖,并被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而雅克·贝汉在《Z》的形象也颇为引人注目。雅克·贝汉对此评论道:“电影是一个有力的武器,它可以直击人的情感。”
1975年,贝汉制作的影片《特殊地带》获得法国影院大奖;同年,他出品的《胜利欢歌》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此后贝汉已经出演、发行了100多部电影。在多部电影里,他不仅是幕后的制片人,还出现在银幕上。1988年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大奖的《天堂电影院》里就有贝汉的身影。
自转型制片人之后,贝汉制作的影片有成功也有失败,有的影片甚至差点让他倾家荡产,以至于华发早生。贝汉曾回忆道,“当时压力特别大。做演员时什么都有人照顾,什么心都不用操,但做制片人却什么事都要管,巨大的责任让我的头发全变白了。” 贝汉遭遇的最大挫败是1976年制作并主演的《鞑靼人的荒漠》。这部影片推出后遭遇票房惨败,贝汉因此负债累累,一度被迫中断制片工作,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重整旗鼓。直到1989年,他终于又一次出现在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获奖作品中,不过这一次他是以演员身份出现的——在朱塞佩·托纳多的《天堂电影院》中,雅克·贝汉扮演成年后的“托托”。
不过,对更多年轻观众来说,知道并熟悉贝汉,并非他早期的获奖电影,而是他导演的史诗般的多部纪录片,尤其是“天地人三部曲“《微观世界》、《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以及《海洋》。
贝汉对自然界的兴趣始于上世纪80年代。1989年,他推出了《猴族》,引起巨大反响。1990年,贝汉出品了《生活之外》,讲述了根据一名记者的真实人质经历改编的故事,该片获得了1991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大奖。从1994年开始,到2001年,贝汉陆续推出了“天、地、人”三部曲。其中,《微观世界》描绘的是昆虫的世界,该片在1996年获得戛纳电影节大奖,1997年获得恺撒奖;《喜马拉雅》讲述的是喜马拉雅山区一个村落的故事,该片获得两项恺撒奖和众多的国际奖项,并在2000年获奥斯卡提名。《鸟的迁徙》讲述的是候鸟迁徙的故事,该片获得2003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提名。贝汉终于找到了他探索世界的独特途径 。
2011年8月8日,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在京举行隆重的聘任仪式,聘请国际纪录片大师、法国电影人雅克·贝汉为纪录频道的荣誉国际顾问。他是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自2011年1月1日开播以来首次聘请的荣誉国际顾问。
2001年法国电影凯撒奖颁奖典礼上,雅克·贝汉凭借内地名称《迁徙的鸟》,香港名称《鸟与梦飞行》,台湾名称《鹏程千万里》获得了最佳新锐导演奖。可是上台领奖的这位“新锐“导演,居然是个满头银发、年届花甲的老头儿!
雅克·贝汉曾是一名优秀的演员,25岁即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男主角奖。然而他并不想仅仅做一个演员,他开始尝试担任制片,参与了《Z》、《黑·白·彩》等多部影片的制作,同样成绩斐然。他与阿兰·德龙主演的《警官的诺言》曾在我国公映,1989年出演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执导的影片《天堂电影院》,该片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这时候,雅克·贝汉做出一个决定:完全转向制片和导演,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个人生选择实在重要!如果不是这次改变,我们就不会看到足以影史留名的杰作“天·地·人”三部曲:《小宇宙》、《喜马拉雅》和《迁徙的鸟》。前两部影片雅克·贝汉担任制片人,到了《迁徙的鸟》,他更是集导演、编剧、制片数职于一身。这三部影片把雅克·贝汉独特的魅力撒向了全世界。
使用显微技巧拍摄的记录片《小宇宙》关注的是昆虫世界里的芸芸众生,筹备时间长达20年,1995年一经推出,即引起巨大轰动。在放大的视角下,平日被人忽视甚或厌恶的虫虫们或晶莹剔透,或翠绿如玉,或五彩斑斓,无一不精致迷人!耐心梳理触角的甲虫大概也很爱美,夜幕下螳螂的身影绰约如仙子;当雨点打翻七星瓢虫栖身的叶片时,令人为它担心;而一只新生的蜻蜓露出水面投入这世界的刹那,也会让人联想起爱与美之神维纳斯的诞生。《小宇宙》启发我们试着去理解和尊重另一些生命,哪怕它只是一只蜗牛,或一条毛毛虫。
1999年的《喜马拉雅》以尼泊尔高原土著商队为主角,全部演员都是当地人。虽然是一部故事片,但雅克·贝汉着意表现的,仍然是壮丽的雪山、神秘的大自然。
而在里程碑式的记录片《迁徙的鸟》里,雅克·贝汉向我们完美地展示了一个自然界的奇迹,细节的奇迹。他把鸟类迁徙的话题拍成了闪耀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杰作。
《迁徙的鸟》历时4年,耗资4000多万美元, 600多人参与拍摄,遍及全球50多个国家地区,动用了一批最优秀的飞行员和两个科学考察队,大部分镜头采用航拍。追随着迁徙的鸟儿们,雅克·贝汉一行飞越五大洲,掠过太平洋与大西洋,喜马拉雅山和撒哈拉沙漠都曾是他们驻足之地。影片面世后好评如潮,短短一个月就有约300万法国人走进影院观看,并很快赢得全世界的关注。2013年,《迁徙的鸟》来到中国,同样大受欢迎。
95分钟的影片,所有的旁白、字幕不超过40句,完全靠富有冲击力的精致画面和优美配乐,一下子就把观众拉到了那千千万万候鸟之中,与它们一起穿过湖泊、原野、城市、雪山,在壮阔的天地间共同体验飞翔的快乐、艰苦和伟大。人与鸟儿如此接近,甚至可以听到它们翅膀切割空气的声音。虽然大部分地表已被人类改造得面目全非,但在天空中,鸟儿仍然是主角,无论雪鹅、野鸭还是云雀,都自有其尊严。
当天鹅在枪声响过之后跌落,当一群鸟儿陷在石油泄露造成的泥潭中难以自拔时,每一个观众都会油然而生惋惜与不安。这正是电影想引导我们重新找回的情感。“对我而言,美好的情感是惟一重要的东西。”雅克·贝汉说,“我们需要与自然界的和平相处,因为人类不可能孤单地生活在这个地球上。”
在中央电视台最近的采访节目里,我们又看到了这位“用摄影机书写自然史诗”的电影人,虽然已经60多岁,却毫无老态,非常精神。渴望不断超越自己的雅克·贝汉正在准备下一部作品,这将是一部有关海洋生物奇观的影片。他透露,很可能到中国来拍摄一部分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