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实现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
孟子实现大丈夫理想人格的途径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自我反思。
一、持志养气
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与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即精神状态。养气的方法:一方面是志于道;另一方面是行应行之事,也就是“集义”。
二、动心忍性
也就是意志锻炼,尤其是要在逆境中得到磨砺。孟子认为,人的聪明才智得之于艰苦的磨炼,环境越是恶劣,对人的造就越大。
三、存心养性
人都有善端,但善端要成为实在的善行善性要靠存养和扩充。孟子认为存养的障碍来自于耳目之欲,所以孟子主张寡欲,发挥理性思维的作用。
四、自我反思
当一个人的行动未得到对方相应的反应时,就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然后对人做得更好。总之凡事要严于律己,时时反思。
孟子的思想主张:
一、民本思想
孟子根据战国时期的经验,总结各国治乱兴亡的规律,提出著名论题:“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认为如何对待人民这一问题,对于国家的治乱兴亡,具有极端的重要性。
二、仁政学说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孟子的政治论,是以仁政为内容的王道,其本质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
三、教育思想
也是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挥。他们都把全民教育当作实行仁政的手段和目的。一方面,主张“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加强学校教育;另一方面,要求当政者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四、性善论
孟子的主要哲学思想,是他的“性善论”,“性善论”是孟子谈人生和谈政治的理论根据,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是一个中心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