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的定义
二次根式的概念一般地,我们把形如√a(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 ”称为二次根号。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被开方数大于或等于0。其中,a 叫做被开方数。当a≥0时,√a表示a的算术平方根;当a小于0时,√a的值为纯虚数(在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中,若根号下为负数,则方程有两个共轭虚根)。
二次方程是指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b、c为常数,x为未知数。二次根式的公式可以用来求解这个方程的根,即x的值。
二次根式的公式是:x = (-b ± √(b²-4ac)) / 2a其中,±表示两个根,即正根和负根。√表示根号,b²-4ac称为判别式,如果判别式大于0,则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如果判别式等于0,则方程有一个实根;如果判别式小于0,则方程没有实根,但有两个虚根。二次根式的公式的推导过程比较复杂,我们只需要掌握这个公式的使用方法即可。
例题:
1 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它的立方根,这个数是__________.
解析:0的平方根和立方根相等;-1不存在平方根;1的平方根是正负1,立方根是1,故不正确;0满足条件。
2 求解方程x²+2x-3=0的根。
解析: 根据二次根式的公式,a=1,b=2,c=-3,代入公式中得:x = (-2 ± √(2²-4×1×(-3))) / 2×1,化简得:x = (-2 ± √16) / 2x1 = (-2 + 4) / 2 = 1x2 = (-2 - 4) / 2 = -3因此,方程x²+2x-3=0的根为1和-3。
二次根式在数学中运用比较广泛,学好二次根式对于写数学题具有很大的作用。以上是二次根式的定义以及一些题目分享 。图片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