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大家先来了解一下,人们为什么会出现打哈欠这种情况,据美国一所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如果一个人在处于疲劳的状态时,身体内的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会不断的增多,增多到一定的数量的时候就会刺激到人们的大脑中的呼吸中枢,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就会出现深呼吸的情况,也就是人们俗称的“打哈欠”了。
打哈欠其实并不是一种不好的体现,它反而是对人的身体有好处的,打哈欠能够帮助人们一次性吸入大量的氧气,并且将身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进而可以达到回复血液浓度,维持大脑的正常工作的目的,而且人们在进行打哈欠这个动作的时候,会最大程度的拉扯脸部的肌肉,以此达到缓解脸部疲劳的效果。
其实人们常说的看见人打哈欠之后,自己也会打哈欠这个行为,其实是一种先自我的心理暗示。当人们的看到别人在打哈欠的时候,视觉就会刺激到大脑皮层,从而就会刺激到人们的反射神经,从而引起自己也发出打哈欠这个动作。
其实这是人的一种本能的反应,并不是什么传染,这一切都是因为人类是一种社会化的、群居的动物,如果要在整体的群居的环境下很好的生存下来,就需要具有能够读懂别人的行为举止和意图的能力,这样才能和别人和谐的相处下来。
而且经过科学家的反复研究证明,人们通过眼睛看到的别人所作的行为之后,通常会在大脑中把行动的主人公换成自己,这样的过程就是一个“模仿反射”的过程。就像打哈欠一样,其实不仅是对别人的行为的模仿,也是对自己的一个提醒,告诉自己需要休息了。
当别人打哈欠的时候吸去了大量周围的氧,你也会觉得不够氧,就会跟着打哈欠去吸氧。
即如果你在电视上看到一个人不停的打哈欠,是不会传染给你的。
2006-05-06
关于神经调节的内容,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六章《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中只分析了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没有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概念和实例,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根据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课程标准具体内容要求和活动建议,在学生了解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之后,我尝试综合北师大版、江苏版、人教版三个版本对这部分内容的描述,设计了《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教学(2课时)。
我校是一所农村中学,为了帮助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我注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即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立足农村资源和教学条件,挖掘各种生活情景中的神经调节因素,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究。同时以课程标准为指南,综合吸取人教版、 江苏版、北师大版三套教材的优势来设计。
二、教材分析
1.重点: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区别和人类具有对语言剌激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
分析:本节教学目标的实现,关键是理解条件反射。因此,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 ,在学生的参与下, 创设相关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在充分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认识,突出本节的重点。
2.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
分析:本实验的对象是某种小动物,实验目的是通过训练动物形成条件反射从而理解条件反射的建立过程。通过将近一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但让七年级的学生进行全程自主的探究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突破难点的方法: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同学对家禽家畜到指定地方取食的现象可以说是熟视无睹,而且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可以这样处理,把鸡鸭对叫唤声形成取食的条件反射的现象拍成录像,在课堂中让学生观察这些熟悉的场景,同时结合教师配音介绍。然后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制定“探究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的活动方案,再进行班级交流和改进,训练动物和得出结论可以利用课外时间在家中进行,另外找时间进行研究成果汇报与交流。
(附教师的配音片段:“同学们,动物取食是动物生来就会的先天性行为,是属于非条件反射。声音本来与取食无关,是无关剌激,我们先来看看这些刚出生几天的小鸭对主人的叫唤有没有反应……我们再来试一试比较大的鸡鸭,噢, 一听到叫唤声,它们知道有东西吃了,以最快的速度从四面八方赶过来,此时叫唤声已经成为它们取食的信号,由无关刺激转变为条件刺激,引起条件反射,同学们,根据这个经验,你能不能制定一个方案,探究动物的条件反射是怎样形成的呢 ?可用你们接触得到的某种动物为实验对象,比如小鸡、小鸭、金鱼等。请以前后桌的四位同学为一小组,讨论如何制定探究方案……”)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参与课堂活动,举例说明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的区别。
2.设计实验,探究条件反射的建立,理解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 。
3.通过情景体验,概述人类条件反射的最突出特征。
能力目标:
1.通过制定探究实验方案, 进一步熟悉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2.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积极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
2.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养成珍爱生命的情感。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教学设计思路,主要运用发现法,通过自制教具展示、自拍录像等,结合多媒体手段,使实验范例的呈现和介绍生动直观。从而引导学生在独立探究、积极思考的基础上,理解和掌握相关的概念、原理。
五、教学过程
(一)基本内容与程序:
两类不同特点的反射→条件反射是怎样建立的→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
(二)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①什么是反射? 反射弧包括哪几个部分?
②请举一个反射活动的例子。
引入新课:请同学们阅读教科书(人教版教材 P103 插图)中的这段文字,然后请一位同学解释。这段文字所描述的现象就是一个反射的例子,说明人类的神经调节是非常复杂的。
由此便引出本节的课题。
1.分析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这样创设活动环节:
教师:“我请两位同学前来帮助老师完成一项实验。”
“甲同学,请你闭上眼,向前伸出你的手臂。”
教师拿出一个课前准备好的“剌激盒”给乙同学看:盒是鲜红色的,两面颜色一样,只是有一面上露出由里向外刺出的几枚图钉尖。(如右图)然后将有刺尖的一面对着甲学生手指,举在距指尖端 20~30 cm 处。
“甲同学,现在请你慢慢向前方走,手臂要伸平。”
当甲同学手指无意碰到盒上的刺尖时,他会突然缩回手臂并睁眼察看情况。这一切被旁观者们看个明白。
这时教师问大家“发生了什么 ?”然后请被试者甲同学看一下有刺尖的红盒子。但注意不要让他看到另一面。
教师对甲同学说:“现在,如果我让你睁开眼睛,再伸直手臂,我用这有刺尖的盒子再碰你的指尖,你会怎样呢? 现在我们就来试试。”这次教师只让乙位同学看清,使用盒子没有刺的一面来继续做实验。
教师对甲同学说:“你不用紧张,我并不用力,只是轻轻地……”然后突然用剌激盒敲向甲同学的手指。于是引起他再次缩回手臂。但可能盒子还没有碰到手指。“现在大家又看到了什么?”……
然后,教师请乙同学将他看到的情况——介绍给全体观察者。
教师:“我们从刚才的实验中看到了甲同学两次“缩手”反应,让我们分析一下,这先后两次缩手的反应,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交流以下问题
① 分析这先后两次缩手反应,引起反射的剌激方式有什么不同?
② 完成这两次反射的神经中枢一样吗 ?
③甲同学的第二次缩手是紧接在第一次缩手后完成的,这说明这两次缩手之间有什么关系? 如果没有第一次缩手,甲同学也没有看清盒子上有刺尖,还会有第二次缩手吗?
通过分析、推理、概括,总结出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性调节:
( 诊断评价一:此表的填写可以诊断学生是否初步了解两种反射的区别。)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教师利用学生讨论结果作结论,并引入下一个环节。
2.探究条件反射建立的过程:
这个环节,从学生观看教师事先录制的录像片段开始(具体过程见“难点分析”内容),引导学生进入设计探究实验“动物条件反射的建立”的环节,并提醒学生在训练动物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耐心,防止对动物的伤害等。
通过学生设计探究实验 ,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动物建立条件反射的意义,在于提高适应环境的能力,所建立的条件反射水平越高,适应环境的生活能力也必然越强。以对“意义”的认识为纽带,提出问题“人类形成条件反射的能力比所有其他动物都强,在这方面,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呢?”承上启下,进入下一个环节。
(诊断评价二:通过学生交流探究方案,反馈学生对科学探究一般方法的了解;通过交流实验过程,反馈学生实践能力与合作情况。)
3.分析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能力:
阅读课文,了解“谈梅止渴”的典故。并组织一次现场体验活动。体验活动是这样设计的:先请一位吃过杨梅的同学谈他吃梅的体验,问“现在哪些同学有了分泌唾液的反应?”然后,教师拿出几枚杨梅,“看到这些杨梅,大家是不是很容易联想到吃它的时候的酸味了呢? 更多的同学分泌更多唾液了吧?”最后老师把杨梅(事先洗净)分给同学们品尝,引导学生在愉快有趣的气氛中,分析总结:吃梅、看梅、谈梅,这三种唾液分泌反射的区别。
学生活动:四人小组讨论,比较引起这二种反射的特点。
(诊断评价三:应用此表,意在引导学生归纳,并反馈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以及分析归纳能力。)
产生反射的活动
特 点
吃梅
看梅
谈梅
剌激方式
参与的神经中枢
产生反射的对象
师生共同总结出,人的特有条件反射能力,是对语言这类抽象信号的剌激能建立复杂的条件反射。
最后,组织一个分组竞赛:用实例说明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的现象,把学习活动推向高潮。(诊断评价四:这个环节是一个综合反馈的环节,反馈学生是否真正理解生物学概念。)
【课后记】通过“谈梅、看梅、吃梅”这三个活动环节,让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体验中进行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理解了人类特有的对语言文字建立条件反射的能力。在后面的分组竞赛中,各小组的同学争先恐后举手发言,表现出强烈的集体荣誉感,也反映出对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是比较准确的。
【布置课后作业】
1.完成探究实验。
2.选做题:进一步探究,动物建立条件反射后,如果不给予强化,所建立的条件反射会不会消失?
【板书设计】 非条件反射与条件反射
1.有两类不同性质的反射: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1.是生来就会的先天性反射
1.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建立的获得性反射
2.参与反射的中枢是脑干和脊髓
2.参与反射的中枢是大脑皮层
3.引起反射的剌激必须是该感受器的直接剌激
3.任何无关剌激都可变为条件反射的剌激
3.人类神经调节的突出特点:
能建立由语言、文字等抽象信号引起的条件反射。
六、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我遵循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重视创设活动环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并获得相应的情感体验,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使得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的状态,学习热情也很高涨。这样,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单元测试表明,建立起来的概念是形象生动的、深刻的。
回顾上课时的情景,我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学生的学习中,从中体会到了教学的快乐,令我难以忘怀。其实,农村中学的老师往往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对于农村中学来说,因为课程资源远不如城市中学,实施新课程谈何容易,于是便产生出一种所谓“不得已而为之”的想法,认为“缺乏资源,我改不了。”通过学习理论和观摩优秀教学案例,我发现,真是所谓“课程资源俯首皆是”,关键是从学生的生活中、经验中去挖掘、整合。在课程资源方面“城乡差别”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大,农村也有自己的优势。所以必须克服惯性、惰性,只要坚持做教学的有心人,下功夫去想、去做, 就一定会有收获的。本课的成功也给我增加了信心。
本节的不足之处是:在交流探究实验方案时,学生所设计的方案缺少多样化,由于时间仓促,在引导学生从其他熟悉的动物来建立不同的条件反射方面做得不够。另外,本节学生活动的环节多,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但还有一部分同学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如何缩小这部分同学与其他同学的差距,也是课改过程中需要老师们共同探讨、解决的问题。
七、点评
作者以生物课程标准理念为教学设计的指导,遵循初中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积极地挖掘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本节教学设计独具匠心,引领学生追求“心”的感悟。作者在教学设计的整体规划中,始终追求教材与自然生活的融合,紧密配合农村学生熟悉的现象和经验资源的开发,开展探究性学习,促进比较抽象的生物学概念的构建。作者在实践中悟出的“课程资源俯首皆是”的感悟,对农村中小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发作用。这是一种对新课程的深刻领悟,是实践者对新课程的创造性实施。本教学设计在突破城乡课程资源差距方面是一次积极的尝试。
很多时候我们去动物园发现大猩猩会模仿游客的动作而鹦鹉会模仿人说话仿佛模仿是动物的本能但小伙伴们有没有发现如果看见身边有人打哈欠自己就会情不自禁跟着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