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个回答
展开全部
五十岁的人称为“知天命”。
出自:《论语·为政》。
原文: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就立志学习,三十岁就能有所成就,四十岁遇到事情不再感到困惑,五十岁就知道哪些是不能为人力支配的事情而乐知天命,六十岁时能听得进各种不同的意见,七十岁可以随心所欲(收放自如)却又不超出规矩。”
扩展资料
(一)知天命:
是古人形容人到了五十的事情,大雅的叙述方法。“知天命”不是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努力作为但不企求结果。 所以,“五十而知天命”,是说五十岁之后,知道了理想实现之艰难,故而做事情不再追求结果。五十之前,全力以赴希望有所成就,而五十之后,虽然仍是“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但对个人荣辱已经淡然。
(二)、表示年龄:
五十岁,有五十肩的普遍疾患,有关节风寒的人,预先知道下雨即知天气变化(文雅的说法就是知道上天的命令)。
参考资料来源:
展开全部
50岁称“知天命”
20岁称“弱冠(不是加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或“花甲子”;70岁称“古稀”77岁称“喜寿”,80岁90岁称“耄耋”;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
20岁称“弱冠(不是加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或“花甲子”;70岁称“古稀”77岁称“喜寿”,80岁90岁称“耄耋”;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五十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 。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五十岁一般称“知天命”
20岁称“弱冠(不是加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或“花甲子”;70岁称“古稀”77岁称“喜寿”,80岁90岁称“耄耋”;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
艾:指50岁。语出《礼记·曲礼上》“五十曰艾”。老年头发苍白如艾。
《民国通俗演义》三十七回:“……我年已及艾,还有什么不满意的事?”
五十岁一般称“知天命”
20岁称“弱冠(不是加冠)”;30岁称“而立”;40岁称“不惑”;50岁称“知天命”;60岁称“花甲”或“花甲子”;70岁称“古稀”77岁称“喜寿”,80岁90岁称“耄耋”;88岁称“米寿”,99岁称“白寿”;100岁称“期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50岁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
》:“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
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挺多的。
艾:古称五十岁的人为“艾”。《
礼记·曲礼上
》:“五十曰艾。”艾称年老的。
半百、知天命、
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知命”是“知天命”的缩略语。
知天命:孔子曰:“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论语·为政
》),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
知命之年:因为“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孔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论语·为政》),所以后代称50岁为“知命之年”。知命之年:指五十岁(又“知天命”、“半百”)。
挺多的。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叫知命
孔子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
子曰:“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
孔子有一句名言是这么说的
子曰:“无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40而不惑,50而知天命,60而耳顺70而从心所欲”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