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授课做了哪些实验
太空授课做的实验:质量测量实验、单摆运动实验、陀螺运动实验、水膜和水球实验等。
1、质量测量实验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造成的,太空中因为没有地球引力,所以就无法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航天员王亚平解释,太空中称重设备利用的原理是,用“弹簧-凸轮”机构产生的恒定力和光栅测速系统测出身体运动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算出了身体的质量。
2、单摆运动实验
在太空中摆架上的小球是不会像在地面上一样做往复摆动的。在太空中,因为处于失重小球没有回复力,不能做往复摆动,但给小球一个很小的初速度,就可以绕摆轴做圆周运动,但在地面上需要足够大的初速度才能实现。
3、陀螺运动实验
在太空上,给静止的陀螺一个初力,会看到陀螺在翻滚着先前运动。给旋转的陀螺同样的力,发现旋转的陀螺晃动着向前运动。因为高速旋转的陀螺具有很好的定向性,在太空舱很多设备都是利用陀螺定向的原理。
4、水膜和水球实验
在太空中,水是不会自己流出来的。王亚平说,“诗人李白在太空写不出飞流直下三千尺的诗句。”当航天员挤出一个小水滴,水滴便在空中悬浮。航天员还演示了普通水如何做出水膜。由于太空水的表面张力起到作用,水膜来回晃动也不会轻易破裂。
往水膜上加水,水膜逐渐变厚变成了水球。航天员还用注射器将红色液体注入水球,发现液体慢慢散开,透明水球变成红色水球。
太空科普教育将作为空间站的重要职能之一:
随着中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中国首个太空科普教育品牌“天宫课堂”将系列化推出,将由中国航天员担任“太空教师”,采取天地协同互动方式开展。未来中国系列化开展太空科普教育活动。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杨宇光表示,未来教学内容范围更广泛,不仅限于微重力条件下的物理化学现象,也可以介绍太空科学研究和工程研究。
其次,将开展更多有深度、有影响力的活动,中国已经有学生制作的立方星,随着航天发射任务搭载进入太空,未来也可以有学生设计的空间科学实验进入太空。
1. 失重下的物理实验:王亚平展示了失重状态下的物理实验,包括水珠翻转、水球变大、牛奶倒流等实验,向学生们展示了失重状态下的物理现象。
2. 植物生长实验:王亚平向学生们展示了在太空中种植的水稻、小麦和玉米等植物的生长情况,并介绍了太空中的植物生长条件和实验过程。
3. 太空食品实验:王亚平向学生们展示了在太空中制作的太空食品,包括太空蛋糕和太空面条等,介绍了太空食品的制作过程和营养成分。
4. 太空实验室实验:王亚平向学生们展示了在太空实验室中进行的一些实验,包括离心机、光学显微镜和气凝胶等实验,让学生们了解太空中的科学实验和研究。
太空授课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科普活动,通过太空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实验展示,可以激发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