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中世纪时期的绘画作品

 我来答
zgrbkr
高能答主

2017-02-06 ·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问我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9万
采纳率:94%
帮助的人:8064万
展开全部
  一、中世纪绘画特征
  欧洲中世纪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时代,因此,其绘画艺术亦与宗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众所周知,欧洲基督教之神学观念对人本主义和现实生活采取一种否定的态度,从而使本应反映人和现实生活的一切艺术都成为了基督教及其神学的奴仆,因此,艺术为基督教服务是欧洲中世纪艺术的重要特征,绘画艺术亦然。其次,基督教教堂是欧洲中世纪人民生活以及灵魂寄托的场所,从而使得教堂建筑成为了这个时期艺术发展的重心,在这个时代,雕塑、绘画、工艺美术一般从属于建筑艺术,亦因此成为了建筑艺术的从属品。这个时期的绘画形式,多以壁画、镶嵌画和彩色玻璃窗画为主。总之,其艺术风格重在表现,也就是去反映基督教徒对教义和宗教故事的虔诚态度。可见,欧洲中世纪的绘画艺术特征多表现为不注重真实空间的描绘以及真实的色彩关系,而更多地强调色彩的象征性,喜欢运用寓意象征的手法来表现人们对宗教的虔诚。此特征也反映了其不同于由古希腊罗马奠定的西方绘画写实的传统,亦可以说,此写实传统于中世纪遭到了破坏,同时从中世纪绘画题材上讲,其题材十分单一,表现的主要为宗教题材之绘画。至于欧洲中世纪如西班牙等一些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由于伊斯兰教严禁偶像崇拜,因此,这些国家的画家们就将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伊斯兰教的宗教建筑――清真寺的各类植物及几何图案装饰上面了。
  二、中世纪宗教绘画
  在德国自然神话派中涌现出许多学者对宗教均有自己的看法,如麦克斯・缪勒提出了“自然神话说”,而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对于宗教有着相反的看法,他提出了“万物有灵论”。无论哪种学说,我们可以从各种起源论中得出这样一种结论:宗教和艺术都产生于原始人类对自然中不可解释现象的蒙昧性,这些看法均是源于原始人类在自身力量之外对异己力量猜测的表现,这些表现跟人类的观念、想象、情感、意愿等相关。同时也体现了在生产力低下之状态下,人们特别渴望一种力量帮助他们战胜生存困难,基于这点,我们找到了宗教和艺术有着共同的文化根基之处。假设原始人没有对“超自然力量”意念的渴望,就不会有超凡的宗教之神,也就不会出现围绕宗教之神产生讨论的理性神学和宗教哲学;最后,也就不可能出现把“超自然力量”还原为自然力量的现代科学精神。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出现了展示人类精神世界的文化现象,基督教是在展示人类精神文明虚幻和超凡的精神品质的背景下出现的,它直接切入到人类生存的终极命运层面上,是对人类精神层面的思考和感悟。
  中世纪(一般认为其时代为约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通常也认为是欧洲历史上的封建时代(主要是西欧)。
  一提及中世纪,我们很快就想起17、18世纪文艺复兴学者对它的定义“黑暗的时代”。仿佛这一千多年给我们留下的就是杀戮、禁欲、黑死病,诸如此类。是的,从罗马城的人口在不断锐减这一事实来看(公元前5世纪,至少有80万人口;公元4世纪,君士坦丁时期,大约有60万人口;公元419年,“罗马之劫”之后,30~50万人口;公元800年,查理曼大帝时期,不超过三万人),当时的欧洲的确是民不聊生。转过头,我们再来看艺术,中世纪最伟大的艺术是高耸入云的哥特式和厚重敦实的罗马式教堂。至于绘画和雕塑艺术,过了希腊罗马时期,到这个时候仿佛就开始急转直下,沉入没流。
  那我不禁要问,中世纪身前是辉煌灿烂的希腊罗马,身后是伟大进取的文艺复兴,为什么单单这一千年出现了诡异的断层?为何人们的审美出现戏剧化的改变?希腊人成熟的造型技巧也一夜之间蒸发?从前的希腊艺术家以及他的继承者们都去了哪里?
  这幅绘画是公元5世纪的一位罗马皇后墓室镶嵌壁画,我们看到画面中的这位基督鼻梁高耸,双眼深邃,典型的希腊青年形象,他身穿罗马袍,手拿基督教的标志性十字权杖,身边的羊群,山坡的刻画十分生动且富有很强的立体关系,人物与背景的关系显得真实自然。此时的基督教刚刚得到罗马官方的认可,本身还在不断的认识和定义自我。宗教画家们也因无程式可以遵循,只好从他们的先人那里继承希腊罗马的艺术审美和技巧。所以这幅画不但没有宗教的神秘庄严,反呈现一派宁静祥和的田园风光。
  而到了公元6世纪,我们再来看看同样的一幅镶嵌画(如图2所示),这幅作品图解的是福音书中的故事,基督用5个饼和2条鱼给5000人吃了顿饱饭。基督站在画面的中间,身着象征高贵的紫袍,表情庄重祥和,门徒们均匀的站在其左右,人物的表情雷同。这幅画相较于上一张作品而言刻板而且平淡,既没有运动感也缺少表情刻画。时间不过才过了一个世纪而已,缘何希腊罗马的荣光就差不多消失殆尽。
  早期基督教信徒们对于用何种态度对待为上帝造像进行过一番激烈的挣扎,一部分人反对造像,他们认定为上帝造像和过去希腊人为宙斯制作雕像没有区别。而以格列高尼大主教为代表的另一部分人则认为“文章对识字的人能起什么作用,绘画对文盲就能起什么作用”,充分肯定绘画在宗教宣传中的地位。在中世纪宗教艺术的发展中,后一部分人最终战胜了前者,绘画艺术得到了承认。但以这种方式承认的艺术类型,显然是受到限制的艺术,他们承认了绘画的认识和教化功能,却完全否定了其艺术性。“如果要为格列高尼的目的服务,就必须把故事讲的尽可能地简明,凡是可能分散对这一神圣主旨注意力的,就应该被省略。一开始,艺术家们还是在使用罗马艺术中发展成功的叙述方式,但是慢慢的就越来越注重于事物的核心精义所在。”
  我们再回到图2,相较于11

世纪的完全程式化处理的《基督为使徒洗足》(如图3所示),图2的绘画者受到希腊艺术熏陶的痕迹还是显而易见的。人物的造型比例,衣褶的处理,人物之间的空间处理,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甚而地面上投射的阴影无不在出卖艺术家的出身――他是希腊那一路的。不过画家为了秉承宣传的目的而刻意简化了多余的东西,对于他而言,绘画已经不是为了自身的美好而存在,忠实的描摹是没有必要的,与宣传教义无关的东西最好不要画进来。他要做的是把故事叙述的尽可能简洁明了,通俗易懂,让虔诚的信徒们感受到上帝的慈悲与威力。
  时间往后推几个世纪,看看9世纪这幅《圣马太像》(如图4所示)。中世纪人习惯在福音书的扉页画上作者,圣马太的题材是中世纪绘画的传统题材,许多艺术家表现过它,但图4的圣马太形象一定是最有感染力的一位。乍一看,他已经与古希腊的典雅静穆相去甚远,线条飞扬跋扈,没有透视和空间感。但正是这种飞扬的节奏使我们相信这位圣徒是受到灵感的激励,满含敬畏和喜悦写下神谕。凸起的眼球,笨拙的大手都赋予人物全神贯注的样子。在这位画家来看:绘画,不是为了一心一意的客观描绘,也不是要创造优美的东西,他是要表达对上帝的崇敬,表达对宗教的无尽信仰。
  中世纪夹在希腊罗马的荣光和文艺复兴的伟大之间,我们不断将三者进行比较,可是艺术领域的发展无所谓进步与倒退,“埃及人大画他们知道确实存在的东西,希腊人大画他们看见的东西,而在中世纪,艺术家还懂得在画中表现他们感觉到的东西”[1],不牢记这一创作意图,我们就无法公正的对待中世纪艺术作品,也不可能真正理解其他包括中国在内的西方文化系统以外的艺术形态。正如老师在课上提及的,“一部艺术史即是一部人类的观念史”,要了解和欣赏一段美术史,我们必须将它放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了解当时人所思所想,方能感同身受。
  三、结 语
  宗教的价值和审美是存在内在矛盾的,其反应在宗教艺术美术当中。当精神对于审美趣味和宗教对于现实审美中起到绝对主宰作用时,审美趣味的能量可以放大。纵观西方美术史,由于人类对于宗教狂热而激发出来惊人的精神、物质力量,从而反作用于人类艺术的范例很多。正如贡布里希所说“过分的道德严肃性可能会扼杀艺术”。从另一方面(审美价值的角度)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道德严肃性也可能对艺术扼杀,这也是宗教与审美矛盾辩证统一的关系;同样,也就是说当宗教的审美趣味被放大时,
同时也就夸大了其之于宗教精神的批判性。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