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好听的诗?

经典点的```... 经典点的``` 展开
 我来答
孟证多仙育戏4273
2018-02-01 · TA获得超过183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75.6万
采纳率:53%
帮助的人:3.8亿
展开全部
凝华串露命何微 风动迸溅草上飞
树志宁为孔夫子 枯身依然羡腊梅
愁心点点皆傲骨 繁若秋叶落纷纷
桃花突绽如地火 燃我心头四万年
引得北雁南飞过 会把豪情寄九天
我本无心归四海 只作浅水戏龙差
余之不存日月碎 凤鸟亦会落九天
海之仙山谓蓬莱 其之青碧甚于蓝
山之巨石皆怪状 欺我落魄之魂灵
惭感有僧渡东海 愿为尔等平波涛
风将止 心未老
十年寒暑鱼共舞 八千里路水迢迢
十月闻林有鬼哭 我自问之相搀扶
百只妖物栏我道 吾之拔剑亦逍遥
又有鬼火相随 身敢为我等作后尘
英豪只为当时录 唯有仙界纳古今
粱园虽好犹不恋 只要天上人间布公道 开诚心
时如飞箭潇潇然 念吾失志何感叹
八千愁字满天飞 弥空乱舞坠星辰
天地伦常无意乱 难得人间有鬼神
定有血史满山河 只今惟作痴儿空明志 (红先生)
拉露库辈纸1200
2018-02-01 · TA获得超过169万个赞
知道顶级答主
回答量:58.9万
采纳率:51%
帮助的人:2.9亿
展开全部
有意境的诗均可成为好诗!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和《清平调》三首
清平调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表面上看清平调文采比静夜思好的多,这点已经是大多数人所认同的,但是静夜思的意境却比清平调高得多,因此静夜思在艺术成就上要高。诚然两首都是好诗,但是静夜思更好!
床前明月光(写得是月光,请注意,什么是月光。同样参照当时帝王的腐败,也有引申含义,“床前明月光”有讽刺皇上贪图美色,朝政一片黑暗,“光”也有“丧尽”的意思。这个从古人的“明镜高悬”可以得知)。

疑是地上霜(另外的一层意思讽刺当局的糜烂,导致学子的心皆成了寒霜,“地”有野的意思,满地都是寒霜,到处都是埋没的人才。还有就是讽刺当局的黑暗,“光”成了“霜”,一比就知道黑到什么程度,其它的意思就不赘述了)。

这里要注意是两种景色,月光和月亮是两种概念。比如说你的人和你的人影是两种含义。

举头望明月(“举”在古代,有科举制度的含义,“头”音同“投”,举头望明月,第一层意思是看月亮,第二层意思呢,自己想想看,结合当时科举腐败看看。)

低头思故乡(低头思故乡当然更加简单了,结合李白受挫折和离乡背井来看,你觉得这种感情真挚么。低头另外有一种对腐败无奈的感觉,所以说李白含蓄,就算讽刺人也不露痕迹的。同样低头也表达诗人原本高昂的斗志已经消磨尽了)。
而清平调的赏析是
  第一首,一起七字:“云想衣裳花想容,”把杨妃的衣服,写成真如霓裳羽衣一般,簇拥着她那丰满的玉容。“想”字有正反两面的理解,可以说是见云而想到衣裳,见花而想到容貌,也可以说把衣裳想象为云,把容貌想象为花,这样交互参差,七字之中就给人以花团锦簇之感。接下去“春风拂槛露华浓”,进一步以“露华浓”来点染花容,美丽的牡丹花在晶莹的露水中显得更加艳冶,这就使上句更为酣满,同时也以风露暗喻君王的恩泽,使花容人面倍见精神。下面,诗人的想象忽又升腾到天堂西王母所居的群玉山、瑶台。“若非”、“会向”,诗人故作选择,意实肯定:这样超绝人寰的花容,恐怕只有在上天仙境才能见到!玉山、瑶台、月色,一色素淡的字眼,映衬花容人面,使人自然联想到白玉般的人儿,又象一朵温馨的白牡丹花。与此同时,诗人又不露痕迹,把杨妃比作天女下凡,真是精妙至极。

  第二首,起句“一枝红艳露凝香”,不但写色,而且写香;不但写天然的美,而且写含露的美,比上首的“露华浓”更进一层。“云雨巫山枉断肠”用楚襄王的故事,把上句的花,加以人化,指出楚王为神女而断肠,其实梦中的神女,那里及得到当前的花容人面!再算下来,汉成帝的皇后赵飞燕,可算得绝代美人了,可是赵飞燕还得倚仗新妆,那里及得眼前花容月貌般的杨妃,不须脂粉,便是天然绝色。这一首以压低神女和飞燕,来抬高杨妃,借古喻今,亦是尊题之法。相传赵飞燕体态轻盈,能站在宫人手托的水晶盘中歌舞,而杨妃则比较丰肥,固有“环肥燕瘦”之语(杨贵妃名玉环)。后人据此就编造事实,说杨妃极喜此三诗,时常吟哦,高力士因李白曾命之脱靴,认为大辱,就向杨妃进谗,说李白以飞燕之瘦,讥杨妃之肥,以飞燕之私通赤凤,讥杨妃之宫闱不检。李白诗中果有此意,首先就瞒不过博学能文的玄宗,而且杨妃也不是毫无文化修养的人。据原诗来看,很明显是抑古尊今,好事之徒,强加曲解,其实是不可通的。

  第三首从仙境古人返回到现实。起首二句“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倾国”美人,当然指杨妃,诗到此处才正面点出,并用“两相欢”把牡丹和“倾国”合为一提,“带笑看”三字再来一统,使牡丹、杨妃、玄宗三位一体,融合在一起了。由于第二句的“笑”,逗起了第三句的“解释春风无限恨”,春风两字即君王之代词,这一句,把牡丹美人动人的姿色写得情趣盎然,君王既带笑,当然无恨,恨都为之消释了。末句点明玄宗杨妃赏花地点──“沉香亭北”。花在阑外,人倚阑干,多么优雅风流。

  这三首诗,语语浓艳,字字流葩,而最突出的是将花与人浑融在一起写,如“云想衣裳花想容”,又似在写花光,又似在写人面。“一枝红艳露凝香”,也都是人、物交溶,言在此而意在彼。读这三首诗,如觉春风满纸,花光满眼,人面迷离,不待什么刻画,而自然使人觉得这是牡丹,这是美人玉色,而不是别的。无怪这三首诗当时就深为唐玄宗所赞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