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绵蚧壳虫是同翅目Hemiptera的一种害虫,别名吹绵蚧,学名为Icerya purchasi。世界性分布,常见于多种植物(金合欢、柳、橘)上,对枸椽科植物为害甚烈,一度对南加利福尼亚的柑橘业造成威胁,后引进澳大利亚的瓢虫,短期内即控制害虫。
常群集在叶牙、嫩芽、新梢上危害,发生严重时,叶色发黄,造成落叶和枝梢枯萎,以致整枝、整株死去,即使尚存部分枝条,亦因其排泄物引起煤污病而一片灰黑,严重影响观赏价值。
吹绵蚧壳虫为害黄杨、柑橘、蔷薇、月季、海桐、牡丹、冬青、石榴、无花果、木瓜、梅花、含笑等多种观赏植物。
防治方法
1、人工防治 随时检查,用手或用镊子捏去雌虫和卵囊,或剪去虫枝、叶。
2、生物防治 保护或引放大红瓢虫、澳洲瓢虫,捕食吹绵蚧,这是在生物防治史上最成功的事例之一,因其捕食作用大,可以达到有效控制的目的。
18世纪70年代,吹绵蚧壳虫( Icerya purchasi)传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威胁柑橘生产。最初用草木灰防治,毫无效果。1888-1889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澳洲瓢虫( Rodolia car-dinalis),总计129头。按技术程序,经系统研究之后在加州橘园释放,澳洲瓢虫很快建立了永久种群,并完全抑制了吹绵蚧的发生与危害,一举挽救了濒于毁灭的加州柑橘种植业。直到现在,不需要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这一成就轰动了国际昆虫学界,认为这是一劳永逸的治虫方法 。
3、药物防治 在初孵若虫散转移期,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0%杀螟松1000倍液,或用普通洗衣粉400-600倍液,每隔2周左右喷1次,连续喷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