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慈禧太后为什么要立溥仪为帝
2018-03-09
展开全部
首先,载沣的父亲、老醇亲王奕譞,在“辛酉政变”、即铲除肃顺集团的宫廷政变中,与恭亲王一样,是立了大功的。在后来慈禧太后与恭亲王的斗争中,奕譞也给予了慈禧太后以极大的支持,导致慈禧太后“以醇代恭”,在醇亲王奕譞执政的过程中,又为洋务运动做出了贡献,也算是为“慈禧朝”鞠躬尽瘁了。再加上前面说的,奕譞的原配福晋、载沣的嫡母是慈禧的妹妹。
其次,载沣的个人能力。一般都认为,载沣软弱无能,其实非也。拳匪之乱(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战争之后,由于义和团在北京东四枪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战后德国政府指名要载沣代表大清政府赴德国谢罪。作为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大清“世袭罔替”的亲王,这是一项带有极大侮辱性的差事,但是,没办法,为了国家,载沣忍辱负重,履行了谢罪的程序。尽管当时只有18岁,在德国期间,载沣不卑不亢,没有一点战败国使者的卑躬屈漆的行为,不仅如此,除了不辱使命以外,他还利用在德国的机会,参观、学习了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开阔了眼界(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他执政期间,大清预备立宪搞得如火如荼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另外的文章)。德国之行,慈禧太后对载沣赞赏有加。
第三,人脉关系。光绪和慈禧太后留下的是一个乱摊子,外有康、梁等立宪党,以及孙中山的革命党,内有袁世凯的北洋系,如果不是一个有良好人脉关系的人掌舵,大清的这艘船将撑不了多远。而载沣的福晋恰好是为慈禧太后所倚重的荣禄的女儿,虽然荣禄此时已亡,但他生前长期掌握兵权,门生故旧遍及朝野,尤其是一些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很多都是荣禄生前提拔,袁世凯当年所忌惮的人,除了慈禧太后就是荣禄。有这层关系,对于扼制北洋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有这三点,如果不是辈分所限,慈禧太后一定会选择载沣作为继任皇帝,无奈,退而求其次,在选择溥仪继位的同时,慈禧遗命载沣为摄政王,权领大政。须知,满清近三百年,只有两个摄政王——入关之初的多尔衮、满清灭亡时的载沣,也就是人们说的“以摄政王始,以摄政王终”。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才是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主要原因,这里不可否认,有亲疏的考虑,但是,更多地还是为大清江山的考虑。至于宣统朝仅三年就爆发辛亥革命,终结满清,原因多多,那也是另篇文章讨论的。
其次,载沣的个人能力。一般都认为,载沣软弱无能,其实非也。拳匪之乱(义和团运动)和八国联军战争之后,由于义和团在北京东四枪杀了德国公使克林德,战后德国政府指名要载沣代表大清政府赴德国谢罪。作为光绪皇帝的亲弟弟、大清“世袭罔替”的亲王,这是一项带有极大侮辱性的差事,但是,没办法,为了国家,载沣忍辱负重,履行了谢罪的程序。尽管当时只有18岁,在德国期间,载沣不卑不亢,没有一点战败国使者的卑躬屈漆的行为,不仅如此,除了不辱使命以外,他还利用在德国的机会,参观、学习了西方的先进制度和技术,开阔了眼界(这也是为什么后来在他执政期间,大清预备立宪搞得如火如荼的原因,当然,这也是另外的文章)。德国之行,慈禧太后对载沣赞赏有加。
第三,人脉关系。光绪和慈禧太后留下的是一个乱摊子,外有康、梁等立宪党,以及孙中山的革命党,内有袁世凯的北洋系,如果不是一个有良好人脉关系的人掌舵,大清的这艘船将撑不了多远。而载沣的福晋恰好是为慈禧太后所倚重的荣禄的女儿,虽然荣禄此时已亡,但他生前长期掌握兵权,门生故旧遍及朝野,尤其是一些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很多都是荣禄生前提拔,袁世凯当年所忌惮的人,除了慈禧太后就是荣禄。有这层关系,对于扼制北洋实力是至关重要的。
有这三点,如果不是辈分所限,慈禧太后一定会选择载沣作为继任皇帝,无奈,退而求其次,在选择溥仪继位的同时,慈禧遗命载沣为摄政王,权领大政。须知,满清近三百年,只有两个摄政王——入关之初的多尔衮、满清灭亡时的载沣,也就是人们说的“以摄政王始,以摄政王终”。
综上所述,这些因素,才是慈禧太后选择溥仪作为大清皇帝的主要原因,这里不可否认,有亲疏的考虑,但是,更多地还是为大清江山的考虑。至于宣统朝仅三年就爆发辛亥革命,终结满清,原因多多,那也是另篇文章讨论的。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