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斯福的一生在哪儿度过?
1个回答
2019-02-01 · 致力于图书出版、影视IP
易书科技
易书科技是一家以内容制作、内容创意、内容运营为核心的多领域融合型发展的企业。本着内容精品化及跨界融合发展的理念,致力于出版(纸质、数字、音频、课程等载体)、影视IP、二维动画、视频等业务。
向TA提问
关注
展开全部
1937年,新的世界大战的阴影笼罩了整个世界。远在欧洲的德国法西斯的魔爪已伸到了中欧,乃至法国和英国;在东亚的日本法西斯,发动了“卢沟桥事变”,它吞占中国的野心也已经暴露无遗。
而这一切都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本来美国早就应该采取手段来制止德意日法西斯的、但美国国内的大部分民众却有一种心态——永不卷入这场“无谓”的争斗。于是整个美国都放松了。
而此时,罗斯福正在与美国的孤立潮流苦苦的奋战。
罗斯福心中更加明白目前形势下孤立主义的危害,他讲道:“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目前的恐怖(bù)罪行。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作出努力,去反对那些无视生命和人性的暴行,仅仅依靠孤立主义,是避免不了任何灾难的,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世界上丧心病狂的瘟疫(yì)正在猖狂地蔓延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疫病的蔓延。”
1941年8月初,罗斯福总统满面红光地向白宫的记者团宣布,他将抽出一些闲暇(xiá)去钓鱼。这一消息不禁让记者们大吃了一惊,这么危急的时刻,总统怎么有功夫去游玩!”
罗斯福悄悄地乘坐着总统游艇“波托马克号”,向马撒葡萄园岛附近驶去。然而罗斯福总统的游艇好像被鱼雷给击沉了似的,在几天之内变得无影无踪,记者们连一点音信也得不到了。
直到8月13日,全世界才又得到罗斯福的消息,原来他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附近的海湾举行了三天的会谈。他们已经达成协议,美国转让给英国一定数量的驱(qū)逐舰,作为交易,英国把普拉森夏海湾转让给美国。
当然,这次大西洋会议还产生了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大西洋宪章》。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这里表示了两国希冀(jì)全世界和平的愿望,希望能够在保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但是,罗斯福与美国国内的孤立派的斗争是极其艰难的。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先是美国卖武器给英国,让英国自己打;接着是美国“租借”武器给盟友英国,但还得让英国自己动手;最后是美国自己出动大量的军舰给英国运输武器让英国去打。这一段艰苦的支援英国的历程说明了罗斯福早有美国参战的预感,但与直接参战还有一定的距离。
华盛顿时间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海军部长突然接到一封让人难以置信的电文,原来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发来的紧急通知:“珍珠港遭到的是空袭(xí)——绝不是演习。”
在白宫的罗斯福正在与他的亲密顾问霍(huò)普金斯闲聊(liáo),突然,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罗斯福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拿起了电话听筒,只听见对方慌张地说道:“总统先生,日本人好像是袭击了珍珠港。”罗斯福也不禁一惊,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怎么会呢……”
霍普金斯在一旁说道:“什么事呀,这么急?!”
罗斯福缓缓地放下电话,对着霍普金斯说道:“日本偷袭了珍珠港,这应该是真的,只有日本人能干出这种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日本使节还在使用烟雾弹的伎俩伎俩(jìliǎnɡ):不正当的手段。,他们为了吸引美国的注意力,在日本开始袭击珍珠港的最后一秒钟还与美国进行谈判,最后他们向美国政府递交了断绝外交关系的声明。就在同时,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已经笼罩在弥漫的炮火中了。
这时候的白宫沉浸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一大群人聚集在白宫的铁栏杆外,等候总统的表态。
罗斯福此刻正在总统办公室内,与丘吉尔在电话中交谈。丘吉尔在电话中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故作姿态地说道:“总统先生,日本人到底干了些什么?”罗斯福回答道:“他们已经在太平洋向我们发动了进攻,痛揍了我们。现在,我们可是风雨同舟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了。我们这条大船将不会也不可能沉没的。”
这时候,那些孤立派的领袖们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们都噤若寒蝉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不再吱声了,因为经过事实的检验,他们对局势估计错了。他们也不得不把目光集中到罗斯福总统身上,看他如何处置眼前的突发事件,如何把美国这艘航空母舰带向战火纷飞的战场,如何与凶残的法西斯较量。
罗斯福总统身穿深蓝色海军斗蓬,顶着阴冷的寒风,乘车来到美国国会大厦。罗斯福在他的小儿子的搀扶下,走上了参议院的讲台。台下顿时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共和党人也鼓掌表示最大的最诚挚的欢迎。
罗斯福表情严峻,用愤慨低沉的声调讲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的蓄谋已久的突然的边攻……我遗憾地告诉各位,这次的袭击使得很多的美国士兵丧失了生命……
“只要信赖我们的军队,只要依靠人民无比坚强的决心,我们一定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愿上帝保佑我们!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也就是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bǐ)怯懦怯懦:胆小怕事。的突然袭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敌对的战争状态。”
罗斯福总统的演讲持续了六分多钟,国会最后投票表决,几乎是全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决定。
在美国向日本宣战的三天后,德国和意大利也向美国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美国从第二线被推到了第一线,从一个扮演后勤供应的角色一下子成为海空军的主力。
罗斯福向来以办事快速果断闻名,在不长的时间内他组织了一个有才能的军事顾问班子,来和他一道制定世界性的策略。在他们的参谋和帮助下,罗斯福迅速地挑选出了像艾森豪威尔、尼米兹、麦克阿瑟(sè)等能干的将军,作为各个战区的司令员。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惊人的才能,这充分地说明了罗斯福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在这些将军的眼里,罗斯福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总统。他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从不干涉(shè)具体的日常军事行动,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将军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用人这一点上,罗斯福与丘吉尔绝不相同,丘吉尔经常用考虑不周的建议去打扰军事人员,有时让他手下的将军们摸不着头脑。
当时的一名评论家这样评价罗斯福说:“罗斯福是催(cuī)化剂,通过他的努力,他可以创造性地驾驭(bò)任何混乱的局面。他与其说是一名谨慎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的行政官吏,倒不如说是给人以活力的药剂。”
的确,罗斯福在为打赢这场战争所作的准备工作中,表现出了他的卓(zhuō)越的领导才能。1942年,罗斯福成立了生产委员会,以便集中指导战时生产工作,他邀请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贝尔纳斯担任经济方面的主管。
当时,许多人对罗斯福的决定感到不满。一方面贝尔纳斯在最高法院还担有职务;另一方面大家认为他太年轻了,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重任。他们向罗斯福提出了建议,希望罗斯福能再换另外一个人选。
罗斯福望着大家不解的表情,笑着说道:“如果说战争的胜利是年轻的士兵在战场上拼打出来的话,我愿在战争时期任命一个年轻的实干家,来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我对他已经考察很久了,我相信他,我也希望大家信任他!”
在贝尔纳斯上任的时候,罗斯福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说道;“为了美利坚,为了合众国,为了全世界在战火煎(jiān)熬(áo)中的人们,我把这一重担交给你了。”
贝尔纳斯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大刀阔斧(fǔ)地整顿战时的生产,为前线送上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贝尔纳斯在领导经济方面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人们都亲切地称贝尔纳斯为“助理总统”。
作为三军统帅,罗斯福在海陆空三军,在各个战区司令之间,以及向美国争取援助物资的英国和各个国家之间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要调停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利益,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爆(bào)发出最大的能量。
罗斯福在军事上绝对不是毫无主见,他认为德国的希特勒是最危险的、最难对付的敌人,同德国交战是当务之急。这时军事顾问对罗斯福的看法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罗斯福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在军事会议上说道:“大家可以这么想,没有日本,德国能够生存。但是,打败了德国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日子就不会长久了。”他最后说服了军事顾问团,制定了最佳的战争策略。
罗斯福在坚持自己的决定时是倔(jué)强的。罗斯福比其他人更懂得,现代战争绝不是作战部队之间的搏斗,而更是一场物资和技术之间的较量。他在起草1942年的国情咨(zī)文时,列出了许多看来是异想天开的生产目标:飞机——6000架,坦克——25000辆,大炮——20000门,船舰600万吨……军事顾问霍普金斯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总统先生,这是不可能的。”
罗斯福昂起高傲的头,大声说道:“不——如果生产者努力地生产,就一定能够办到!这些数字,将要让日本帝国主义者和纳粹(cuì)分子知道,他们袭(xí)击珍珠港所引起的是何种后果!”
罗斯福在任职期间,开创了总统到外国进行外交活动次数最多、行程最远的记录。
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斯大林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多次会晤,这些对大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年初,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非的卡萨(sà)布兰卡举行了会谈,这一次,斯大林由于正在指挥国内的斯大林格勒(lè)战役,没有出席。卡萨布兰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法西斯国家必须“无条件投降”。
对于罗斯福提出的这一原则,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面对日渐明朗化的战争形势,打败法西斯已经不成什么大的问题。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想要讨论的是如何处置战后的几个法西斯国家。
这一天,罗斯福在儿子的陪伴下,和丘吉尔以及自己的顾问霍(huò)普斯金一起去吃午饭。他们几个谈笑风生。因为这是非正式的会谈,所以气氛(fēn)显得极为轻松和谐(xié)。
大家边吃边谈,忽然发现罗斯福一个人闭上眼睛,靠着椅背在沉思。大家见罗斯福在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声音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在下边用低低的声音交换着意见。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罗斯福在那里还是那种姿势那种表情,纹丝不动,显得非常静谧(mì),像在熟睡,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大家不约而同地望着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雷厉风行的总统还有这样安详的时候。
这时候罗斯福突然说了一句:“对!就是无条件投降。”
大家被罗斯福的这一出人意料的声音给震住了,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丘吉尔听了之后,沉思了片刻,然后拍了一下桌子,高声说道:“妙极了!”
罗斯福接着说:“当然,对于俄国人来说,他们也会同意这样干的。”大家各自念叨着“无条件投降”这一个短语,觉得它非常贴切,表达了大家的心愿,不禁鼓掌庆贺起来。这样,“无条件投降”就作为对法西斯战败国的一个基本政策而确定下来。
罗斯福可以说是老谋深算,在他的积极倡(chànɡ)导下,美、英、中三国首先在开罗举行了三国会议。罗斯福的本意是要召开有斯大林参加的两国首脑会议,由于斯大林拒绝参加有中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所以,罗斯福不得不把自己设想的会议分成两个阶段来举行:中国人参加,斯大林不参加的开罗会议;然后是斯大林参加,中国人不参加的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举行前的一天夜里,儿子艾利奥特陪伴着父亲,在草坪上散步。他们边走边聊(liáo),谈得非常融洽。艾利奥特谈着谈着,觉得父亲有些沉闷,就轻声问是什么事困扰他了。
罗斯福深深出了一口气,感情有些低落,但还是那样斗志昂扬,说道:“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并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调解各种矛盾,帮助解决其他各国之间的必将产生的分歧(qí)……美国是能在世界局势中缔(dì)造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和平的惟一的大国,这将是巨大的职责,而完成这一职责的惟一办法就是面对面地与人进行会谈。”
艾利奥特在浓浓的夜色中望着父亲坚毅的面孔,为他的崇高的精神和不懈(xiè)的斗志所感动。夜色中,艾利奥特陪着父亲走了很远。
1943年11月召开的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脑,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坐在了一张桌子前面共商大计,这本身就极有戏剧性。
罗斯福和斯大林的会面是有历史意义的,他们曾经是势不两立的对头,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他们才走到了一起。
二战期间的德黑兰是一个乱糟糟的城市,连治安问题都无法保证。斯大林为了罗斯福的安全,友好地建议罗斯福搬到苏联大使馆来住,并特意把自己的大房间腾出来让罗斯福居住,自己则睡小一点的房间。罗斯福当然愉快地接受了斯大林的邀请,由儿子陪伴,移居到苏联的大使馆。
第二天,当斯大林前来拜访时,罗斯福摆出一副亲切信任的姿态。当斯大林进入到罗斯福所居住的房间时,罗斯福迎上前去,紧紧握住斯大林的手说道:“见到你,我很高兴。我早就想同你见面了。”斯大林见罗斯福如此热情、友善,也就没有什么距离感了。罗斯福让身边的翻译都撤了下去,只留斯大林的翻译在场,进行了一场诚挚(zhì)友好的会谈。
后来,别人问及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罗斯福说道:“这样做,是表示我的信任和毫不猜疑的姿态。”的确如此,罗斯福通过他的宽容大度,使得与斯大林的会晤(wù)极其成功。
1945年,罗斯福依旧是众望所归,顺利地赢得了大选的胜利,第四次担任了美国总统。
此刻,罗斯福的身体已没有以前那样硬朗了。他已经在白宫度过了十二个寒暑,这时他已经62岁,岁月的痕迹已经留在了他的脸上。他积劳成疾积劳成疾:因长期劳累而患病。,从镜中已可以看到眼眶下的黑圈。但是并没有任何人对他的身体产生过怀疑。因为,罗斯福一工作起来,简直像一头凶猛的狮子。
但罗斯福并没有放弃掉自己的职责。在举行完了就职典礼后,罗斯福就马不停蹄地准备着三国首脑会议。
“由于正准备发动一场巨大的西进攻势,斯大林拒绝离开苏联国境,但他并不反对三国首脑会议。最后,罗斯福、丘吉尔不得不勉强接受了斯大林提出的建议,把会议的地址选在了苏联境内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尽管雅尔塔会议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最使罗斯福念念不忘的仍是战后的世界组织问题,他想建立一个能主持正义与公道的国际组织,并且他还给它想好了一个叫得响的名字——联合国。
罗斯福对联合国组织的基本设计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否决权原则,只要有一个大国投了否决票就可以否决掉某一提议。这一点丘吉尔、斯大林都很顺利地接受了。
此时的罗斯福已经是疲惫不堪,他经过了长达几千公里的长途旅行,身体已经是半瘫痪(huàn)状态,他明显有些苍老了,但他的精神并没有苍老。
1945年3月30日,这一天是耶稣受难日,罗斯福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来到了佐治亚州温泉疗养基地。
此刻的罗斯福已经是筋疲力尽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面容非常憔悴,尽管他强打起精神,但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实际上,罗斯福本人也意识到这将是他的不归之路。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他的精力明显地不够用了。
4月9日,画家舒马脱娃来到温泉。第二天,舒马脱娃就开始为罗斯福画像,每天一个小时,预计在4月13日完成全部工作。罗斯福对画家的工作非常配合,有时他还要特地为正在兴头上的画家延长一段画像的时间。
画家面对垂垂老矣的罗斯福,不禁有些吃惊,她发现总统已经与前几年大不相同了,总统此时目光有些呆滞呆滞(zhì):迟钝:不活动。,眼皮已经肿胀(zhànɡ),嘴唇发青。画家也有些为难,难道自己只能留给好朋友这样一幅肖像?
画家想了想,决定按照她第一次见到的罗斯福的印象来画。画家正画的时候,发现罗斯福的上半身好像已经支撑不住了。此刻的罗斯福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三个小时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因脑溢(yì)血溘(kè)然长逝。
第一夫人艾丽诺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时,正在外地主持一项社会慈善服务活动。在结束活动之后,她赶忙乘飞机在深夜赶到了温泉。
一代伟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这样与他奋斗过、拼搏过的世界永远地告别了。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墓地就选在他的故乡海德公园的故宅玫瑰园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长眠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镇。
尽管胜利很快就要到来,但罗斯福这位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却没能看到这一天。他走了,没能看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他的英名永载(zǎi)史册。
而这一切都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本来美国早就应该采取手段来制止德意日法西斯的、但美国国内的大部分民众却有一种心态——永不卷入这场“无谓”的争斗。于是整个美国都放松了。
而此时,罗斯福正在与美国的孤立潮流苦苦的奋战。
罗斯福心中更加明白目前形势下孤立主义的危害,他讲道:“几年以前,就已经开始了目前的恐怖(bù)罪行。爱好和平的国家必须作出努力,去反对那些无视生命和人性的暴行,仅仅依靠孤立主义,是避免不了任何灾难的,甚至包括我们自己。世界上丧心病狂的瘟疫(yì)正在猖狂地蔓延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来阻止疫病的蔓延。”
1941年8月初,罗斯福总统满面红光地向白宫的记者团宣布,他将抽出一些闲暇(xiá)去钓鱼。这一消息不禁让记者们大吃了一惊,这么危急的时刻,总统怎么有功夫去游玩!”
罗斯福悄悄地乘坐着总统游艇“波托马克号”,向马撒葡萄园岛附近驶去。然而罗斯福总统的游艇好像被鱼雷给击沉了似的,在几天之内变得无影无踪,记者们连一点音信也得不到了。
直到8月13日,全世界才又得到罗斯福的消息,原来他和英国首相丘吉尔在纽芬兰附近的海湾举行了三天的会谈。他们已经达成协议,美国转让给英国一定数量的驱(qū)逐舰,作为交易,英国把普拉森夏海湾转让给美国。
当然,这次大西洋会议还产生了一个最重要的成果——《大西洋宪章》。罗斯福和丘吉尔在这里表示了两国希冀(jì)全世界和平的愿望,希望能够在保持、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建立新的世界秩序。
但是,罗斯福与美国国内的孤立派的斗争是极其艰难的。在罗斯福的努力下,先是美国卖武器给英国,让英国自己打;接着是美国“租借”武器给盟友英国,但还得让英国自己动手;最后是美国自己出动大量的军舰给英国运输武器让英国去打。这一段艰苦的支援英国的历程说明了罗斯福早有美国参战的预感,但与直接参战还有一定的距离。
华盛顿时间1941年12月7日,美国的海军部长突然接到一封让人难以置信的电文,原来是美国太平洋舰队总司令金梅尔发来的紧急通知:“珍珠港遭到的是空袭(xí)——绝不是演习。”
在白宫的罗斯福正在与他的亲密顾问霍(huò)普金斯闲聊(liáo),突然,一阵紧促的电话铃声响起来。罗斯福像往常一样不紧不慢地拿起了电话听筒,只听见对方慌张地说道:“总统先生,日本人好像是袭击了珍珠港。”罗斯福也不禁一惊,自言自语地说道:“这怎么会呢……”
霍普金斯在一旁说道:“什么事呀,这么急?!”
罗斯福缓缓地放下电话,对着霍普金斯说道:“日本偷袭了珍珠港,这应该是真的,只有日本人能干出这种事情。”
就在这个时候,两名日本使节还在使用烟雾弹的伎俩伎俩(jìliǎnɡ):不正当的手段。,他们为了吸引美国的注意力,在日本开始袭击珍珠港的最后一秒钟还与美国进行谈判,最后他们向美国政府递交了断绝外交关系的声明。就在同时,美国在太平洋最大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已经笼罩在弥漫的炮火中了。
这时候的白宫沉浸在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一大群人聚集在白宫的铁栏杆外,等候总统的表态。
罗斯福此刻正在总统办公室内,与丘吉尔在电话中交谈。丘吉尔在电话中高兴得合不拢嘴,他故作姿态地说道:“总统先生,日本人到底干了些什么?”罗斯福回答道:“他们已经在太平洋向我们发动了进攻,痛揍了我们。现在,我们可是风雨同舟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了。我们这条大船将不会也不可能沉没的。”
这时候,那些孤立派的领袖们再也没什么可说的了,他们都噤若寒蝉噤若寒蝉:形容不敢做声。,不再吱声了,因为经过事实的检验,他们对局势估计错了。他们也不得不把目光集中到罗斯福总统身上,看他如何处置眼前的突发事件,如何把美国这艘航空母舰带向战火纷飞的战场,如何与凶残的法西斯较量。
罗斯福总统身穿深蓝色海军斗蓬,顶着阴冷的寒风,乘车来到美国国会大厦。罗斯福在他的小儿子的搀扶下,走上了参议院的讲台。台下顿时一片雷鸣般的掌声,共和党人也鼓掌表示最大的最诚挚的欢迎。
罗斯福表情严峻,用愤慨低沉的声调讲道:“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的蓄谋已久的突然的边攻……我遗憾地告诉各位,这次的袭击使得很多的美国士兵丧失了生命……
“只要信赖我们的军队,只要依靠人民无比坚强的决心,我们一定能够获得最终的胜利——愿上帝保佑我们!
“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也就是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bǐ)怯懦怯懦:胆小怕事。的突然袭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帝国之间已经处于敌对的战争状态。”
罗斯福总统的演讲持续了六分多钟,国会最后投票表决,几乎是全票通过了罗斯福的决定。
在美国向日本宣战的三天后,德国和意大利也向美国宣战。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全球范围内全面展开。美国从第二线被推到了第一线,从一个扮演后勤供应的角色一下子成为海空军的主力。
罗斯福向来以办事快速果断闻名,在不长的时间内他组织了一个有才能的军事顾问班子,来和他一道制定世界性的策略。在他们的参谋和帮助下,罗斯福迅速地挑选出了像艾森豪威尔、尼米兹、麦克阿瑟(sè)等能干的将军,作为各个战区的司令员。他们在战争中表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惊人的才能,这充分地说明了罗斯福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在这些将军的眼里,罗斯福是一位通情达理的总统。他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从不干涉(shè)具体的日常军事行动,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给将军们宽松的环境,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
在用人这一点上,罗斯福与丘吉尔绝不相同,丘吉尔经常用考虑不周的建议去打扰军事人员,有时让他手下的将军们摸不着头脑。
当时的一名评论家这样评价罗斯福说:“罗斯福是催(cuī)化剂,通过他的努力,他可以创造性地驾驭(bò)任何混乱的局面。他与其说是一名谨慎谨慎:对外界事物或自己的言行密切注意,以免发生不利或不幸的事情。的行政官吏,倒不如说是给人以活力的药剂。”
的确,罗斯福在为打赢这场战争所作的准备工作中,表现出了他的卓(zhuō)越的领导才能。1942年,罗斯福成立了生产委员会,以便集中指导战时生产工作,他邀请当时名不见经传的贝尔纳斯担任经济方面的主管。
当时,许多人对罗斯福的决定感到不满。一方面贝尔纳斯在最高法院还担有职务;另一方面大家认为他太年轻了,根本无法担当这样的重任。他们向罗斯福提出了建议,希望罗斯福能再换另外一个人选。
罗斯福望着大家不解的表情,笑着说道:“如果说战争的胜利是年轻的士兵在战场上拼打出来的话,我愿在战争时期任命一个年轻的实干家,来赢得这次战争的胜利。我对他已经考察很久了,我相信他,我也希望大家信任他!”
在贝尔纳斯上任的时候,罗斯福握住他的手,深情地说道;“为了美利坚,为了合众国,为了全世界在战火煎(jiān)熬(áo)中的人们,我把这一重担交给你了。”
贝尔纳斯在罗斯福的支持下,大刀阔斧(fǔ)地整顿战时的生产,为前线送上了大量的军用物资。贝尔纳斯在领导经济方面取得了极为出色的成绩,人们都亲切地称贝尔纳斯为“助理总统”。
作为三军统帅,罗斯福在海陆空三军,在各个战区司令之间,以及向美国争取援助物资的英国和各个国家之间充当了一个重要的角色。他要调停各个方面的关系和利益,使他们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率,爆(bào)发出最大的能量。
罗斯福在军事上绝对不是毫无主见,他认为德国的希特勒是最危险的、最难对付的敌人,同德国交战是当务之急。这时军事顾问对罗斯福的看法发表了不同的意见。罗斯福坚持自己的意见,他在军事会议上说道:“大家可以这么想,没有日本,德国能够生存。但是,打败了德国以后,日本军国主义的日子就不会长久了。”他最后说服了军事顾问团,制定了最佳的战争策略。
罗斯福在坚持自己的决定时是倔(jué)强的。罗斯福比其他人更懂得,现代战争绝不是作战部队之间的搏斗,而更是一场物资和技术之间的较量。他在起草1942年的国情咨(zī)文时,列出了许多看来是异想天开的生产目标:飞机——6000架,坦克——25000辆,大炮——20000门,船舰600万吨……军事顾问霍普金斯马上提出了反对意见:“总统先生,这是不可能的。”
罗斯福昂起高傲的头,大声说道:“不——如果生产者努力地生产,就一定能够办到!这些数字,将要让日本帝国主义者和纳粹(cuì)分子知道,他们袭(xí)击珍珠港所引起的是何种后果!”
罗斯福在任职期间,开创了总统到外国进行外交活动次数最多、行程最远的记录。
罗斯福和丘吉尔以及斯大林在二次世界大战中有过多次会晤,这些对大战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943年初,罗斯福和丘吉尔在北非的卡萨(sà)布兰卡举行了会谈,这一次,斯大林由于正在指挥国内的斯大林格勒(lè)战役,没有出席。卡萨布兰卡会议最大的成果是确立了一个原则,那就是法西斯国家必须“无条件投降”。
对于罗斯福提出的这一原则,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小故事。
面对日渐明朗化的战争形势,打败法西斯已经不成什么大的问题。在卡萨布兰卡会议期间,罗斯福和丘吉尔想要讨论的是如何处置战后的几个法西斯国家。
这一天,罗斯福在儿子的陪伴下,和丘吉尔以及自己的顾问霍(huò)普斯金一起去吃午饭。他们几个谈笑风生。因为这是非正式的会谈,所以气氛(fēn)显得极为轻松和谐(xié)。
大家边吃边谈,忽然发现罗斯福一个人闭上眼睛,靠着椅背在沉思。大家见罗斯福在思考问题,所以就把声音降到了最低的程度,在下边用低低的声音交换着意见。这样持续了好长一段时间,罗斯福在那里还是那种姿势那种表情,纹丝不动,显得非常静谧(mì),像在熟睡,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大家不约而同地望着他,好像发现了新大陆,原来雷厉风行的总统还有这样安详的时候。
这时候罗斯福突然说了一句:“对!就是无条件投降。”
大家被罗斯福的这一出人意料的声音给震住了,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好。丘吉尔听了之后,沉思了片刻,然后拍了一下桌子,高声说道:“妙极了!”
罗斯福接着说:“当然,对于俄国人来说,他们也会同意这样干的。”大家各自念叨着“无条件投降”这一个短语,觉得它非常贴切,表达了大家的心愿,不禁鼓掌庆贺起来。这样,“无条件投降”就作为对法西斯战败国的一个基本政策而确定下来。
罗斯福可以说是老谋深算,在他的积极倡(chànɡ)导下,美、英、中三国首先在开罗举行了三国会议。罗斯福的本意是要召开有斯大林参加的两国首脑会议,由于斯大林拒绝参加有中国人参加的国际会议,所以,罗斯福不得不把自己设想的会议分成两个阶段来举行:中国人参加,斯大林不参加的开罗会议;然后是斯大林参加,中国人不参加的德黑兰会议。
开罗会议举行前的一天夜里,儿子艾利奥特陪伴着父亲,在草坪上散步。他们边走边聊(liáo),谈得非常融洽。艾利奥特谈着谈着,觉得父亲有些沉闷,就轻声问是什么事困扰他了。
罗斯福深深出了一口气,感情有些低落,但还是那样斗志昂扬,说道:“美国将不得不出面领导,并运用我们的智慧来调解各种矛盾,帮助解决其他各国之间的必将产生的分歧(qí)……美国是能在世界局势中缔(dì)造缔造:创立;建立(多指伟大的事业)。和平的惟一的大国,这将是巨大的职责,而完成这一职责的惟一办法就是面对面地与人进行会谈。”
艾利奥特在浓浓的夜色中望着父亲坚毅的面孔,为他的崇高的精神和不懈(xiè)的斗志所感动。夜色中,艾利奥特陪着父亲走了很远。
1943年11月召开的德黑兰会议,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世界上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首脑,和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坐在了一张桌子前面共商大计,这本身就极有戏剧性。
罗斯福和斯大林的会面是有历史意义的,他们曾经是势不两立的对头,因为有了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他们才走到了一起。
二战期间的德黑兰是一个乱糟糟的城市,连治安问题都无法保证。斯大林为了罗斯福的安全,友好地建议罗斯福搬到苏联大使馆来住,并特意把自己的大房间腾出来让罗斯福居住,自己则睡小一点的房间。罗斯福当然愉快地接受了斯大林的邀请,由儿子陪伴,移居到苏联的大使馆。
第二天,当斯大林前来拜访时,罗斯福摆出一副亲切信任的姿态。当斯大林进入到罗斯福所居住的房间时,罗斯福迎上前去,紧紧握住斯大林的手说道:“见到你,我很高兴。我早就想同你见面了。”斯大林见罗斯福如此热情、友善,也就没有什么距离感了。罗斯福让身边的翻译都撤了下去,只留斯大林的翻译在场,进行了一场诚挚(zhì)友好的会谈。
后来,别人问及罗斯福为什么要这样安排,罗斯福说道:“这样做,是表示我的信任和毫不猜疑的姿态。”的确如此,罗斯福通过他的宽容大度,使得与斯大林的会晤(wù)极其成功。
1945年,罗斯福依旧是众望所归,顺利地赢得了大选的胜利,第四次担任了美国总统。
此刻,罗斯福的身体已没有以前那样硬朗了。他已经在白宫度过了十二个寒暑,这时他已经62岁,岁月的痕迹已经留在了他的脸上。他积劳成疾积劳成疾:因长期劳累而患病。,从镜中已可以看到眼眶下的黑圈。但是并没有任何人对他的身体产生过怀疑。因为,罗斯福一工作起来,简直像一头凶猛的狮子。
但罗斯福并没有放弃掉自己的职责。在举行完了就职典礼后,罗斯福就马不停蹄地准备着三国首脑会议。
“由于正准备发动一场巨大的西进攻势,斯大林拒绝离开苏联国境,但他并不反对三国首脑会议。最后,罗斯福、丘吉尔不得不勉强接受了斯大林提出的建议,把会议的地址选在了苏联境内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尽管雅尔塔会议讨论的问题很多,但最使罗斯福念念不忘的仍是战后的世界组织问题,他想建立一个能主持正义与公道的国际组织,并且他还给它想好了一个叫得响的名字——联合国。
罗斯福对联合国组织的基本设计提出了一个基本的原则——大国一致的原则,即否决权原则,只要有一个大国投了否决票就可以否决掉某一提议。这一点丘吉尔、斯大林都很顺利地接受了。
此时的罗斯福已经是疲惫不堪,他经过了长达几千公里的长途旅行,身体已经是半瘫痪(huàn)状态,他明显有些苍老了,但他的精神并没有苍老。
1945年3月30日,这一天是耶稣受难日,罗斯福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来到了佐治亚州温泉疗养基地。
此刻的罗斯福已经是筋疲力尽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面容非常憔悴,尽管他强打起精神,但还是有点力不从心。
实际上,罗斯福本人也意识到这将是他的不归之路。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他的精力明显地不够用了。
4月9日,画家舒马脱娃来到温泉。第二天,舒马脱娃就开始为罗斯福画像,每天一个小时,预计在4月13日完成全部工作。罗斯福对画家的工作非常配合,有时他还要特地为正在兴头上的画家延长一段画像的时间。
画家面对垂垂老矣的罗斯福,不禁有些吃惊,她发现总统已经与前几年大不相同了,总统此时目光有些呆滞呆滞(zhì):迟钝:不活动。,眼皮已经肿胀(zhànɡ),嘴唇发青。画家也有些为难,难道自己只能留给好朋友这样一幅肖像?
画家想了想,决定按照她第一次见到的罗斯福的印象来画。画家正画的时候,发现罗斯福的上半身好像已经支撑不住了。此刻的罗斯福连睁开眼睛的力气都没有了。三个小时之后,富兰克林·罗斯福因脑溢(yì)血溘(kè)然长逝。
第一夫人艾丽诺得知丈夫去世的消息时,正在外地主持一项社会慈善服务活动。在结束活动之后,她赶忙乘飞机在深夜赶到了温泉。
一代伟人,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富兰克林·罗斯福就这样与他奋斗过、拼搏过的世界永远地告别了。遵照他的遗愿,他的墓地就选在他的故乡海德公园的故宅玫瑰园中,富兰克林·罗斯福就长眠在这个风景如画的小镇。
尽管胜利很快就要到来,但罗斯福这位20世纪伟大的政治家却没能看到这一天。他走了,没能看到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他的英名永载(zǎi)史册。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