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响的高中低频应该调在多少频率好
5个回答
展开全部
每个人欣赏水平和角度不一样,没有什么标准,主要是看自己。
人耳的听音范围,也就是人能分辨出的声音范围,正常的成年人在60Hz~20kHz。符合工业标准的音响设备,其频率响应为20Hz~20kHz。
正常人对低于60Hz或高于18kHz的声音已经非常不敏感,家庭影院等所谓“超低音”都是对100Hz以下的音频信号单独处理放大的,并非真正的低频。
频率响应是一个范围,下限越低越好,最好不高于20Hz,上限越高越好,最好不低于20kHz。
音响系统频率的判别
音响系统的频率特性常用分贝刻度的纵坐标表示功率和用对数刻度的横坐标表示频率的频率响应曲线来描述。当声音功率比正常功率低3dB时,这个功率点称为频率响应的高频截止点和低频截止点。
高频截止点与低频截止点之间的频率,即为该设备的频率响应;声压与相位滞后随频率变化的曲线分别叫作“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合称“频率特性”。
这是考察音箱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音箱的性能和价位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分贝值越小,说明音箱的频响曲线越平坦、失真越小、性能越高。
展开全部
20--2KHZ,基本上是耳朵能接受的范围!!但是认为每个歌曲、曲子性质不同,高中低的频率设置也不会一样。个人以为自己听着很舒服的状态是最好的,所以边调整边听,找到自己的最好感觉就可以了!!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方案一:高音在1点半位置(2/3),中音在12点位置(1/2),低音在10点位置(1/3),似乎很普遍;方案二:本人喜欢所有频段均位于1/2位置。一楼说的很有道理,想突出人声那中高,两边低点(可造成人声结像),想搞交响,中低两侧多点(可造成宽声场),总之自己听感最重要。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低频是乐曲的基础
在专业乐团里,音乐家一致认为,低频是乐曲的基础、乐队的灵魂。在HIFI音响中,低频是非常重要的声音频段。没有低频、或者低频少了,乐曲要表现的内容就不完整。低中频人声、乐器声音的频谱中,有低频的成分,低频没有或少了,低中频声音听起来,感觉底部不扎实,声音有漂的感觉。这时,低中频的声音应该有失真。
近距离听乐团演奏或者在录音位置听现场,踩鼓、贝司、低音号、巴松管等低音乐器,低频声音会表现得很好,形体、质感、细节、余韵。低音乐器的空间定位,表现得也很好。踩鼓和贝司低频声音能分得开。低音乐器的声音在录音后,几乎都经过修饰。
好的录音师、好的录音设备录出来的软件,乐曲低频段会和中频、高频段一样,有很小的失真。为什么发烧音响出来的低频声音会有很大的差别呢?这要从音响系统对音箱低频控制力的变化、声音的变化来探讨。
为什么发烧音响出来的低频声音会有很大的差别呢?
图片来自monoandstereo
在音响线材设计理论中:“音响系统在任一个频段,对音箱的控制力,从小到大连续变化时,声音会有朦、虚、实、紧、硬连续变化。音响任一个频段,能把录音软件表现好的点,声音是在“实”的中间点。这种现像是音箱的特性造成的。音箱这个特性是音响正确调音的难点,也有了音响正确调音的目标点。”
全频每一个频点,把声音调整到“实”的中点,这是音响系统真正的量感平衡。在量频坐标上,把点连成线,这条线就是这套系统的声音“实”的量频曲线。不同搭配的音响系统,有不同声音“实”的量频曲线。音响系统在自己的这条量频曲线上,声音所有的听感评价指标,都能有很好的表现。这时,不同音响系统声音的差别,只是器材档次的差别。不同档次的音响器材组合,数据合理搭配,全频声音都存在这个“实”的中间点。
音响器材对音频电压、电流的影响
这个论点,发烧友可以从不同线材搭配的声音差别去体会,或做实验论证。音响线材设计理论中还提出一个论点:“音响器材对音频电压、电流有放大的功能,实际是功率放大。同类音响器材对声音不同频点的音频电流、音频电压放大的比率有微小的差别和不平衡。正是这点微小差别和不平衡,在不同音响器材的声音表现上,是声底的不同。有高频飘、锐,中频厚、薄,低频虚、实,声音软、硬等等不同评价。这样,就有了音响器材声音互补的要求。音响系统对音箱的控制力,是对声音密度的控制。如音箱接受相同的音频功率,音频电流对音频电压的比率小,声音的表现是音量大、声音密度小。音频电流对音频电压的比率逐渐加大时,音量逐渐减小,声音密度逐渐加大。这过程中,其它听感评价指标也随着变化。尽管这个比率差别很小,对音响声音正确调音是非常重要的。音响系统正确调音,声音密度应该是重要的调控对象。”音响量感平衡就是声音密度平衡。这个平衡,有两层涵义,一、各个频点声音软硬平衡。二、全频声音密度平衡。音响器材和音响线材相比,线材在声音全频范围,电流控制能力对电压比率的大小、不平衡度的离散性,要大得多。看起来,这不是好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制作好的音响线材,经过精心搭配,对于音响的正确调音,起决定性作用。
在专业乐团里,音乐家一致认为,低频是乐曲的基础、乐队的灵魂。在HIFI音响中,低频是非常重要的声音频段。没有低频、或者低频少了,乐曲要表现的内容就不完整。低中频人声、乐器声音的频谱中,有低频的成分,低频没有或少了,低中频声音听起来,感觉底部不扎实,声音有漂的感觉。这时,低中频的声音应该有失真。
近距离听乐团演奏或者在录音位置听现场,踩鼓、贝司、低音号、巴松管等低音乐器,低频声音会表现得很好,形体、质感、细节、余韵。低音乐器的空间定位,表现得也很好。踩鼓和贝司低频声音能分得开。低音乐器的声音在录音后,几乎都经过修饰。
好的录音师、好的录音设备录出来的软件,乐曲低频段会和中频、高频段一样,有很小的失真。为什么发烧音响出来的低频声音会有很大的差别呢?这要从音响系统对音箱低频控制力的变化、声音的变化来探讨。
为什么发烧音响出来的低频声音会有很大的差别呢?
图片来自monoandstereo
在音响线材设计理论中:“音响系统在任一个频段,对音箱的控制力,从小到大连续变化时,声音会有朦、虚、实、紧、硬连续变化。音响任一个频段,能把录音软件表现好的点,声音是在“实”的中间点。这种现像是音箱的特性造成的。音箱这个特性是音响正确调音的难点,也有了音响正确调音的目标点。”
全频每一个频点,把声音调整到“实”的中点,这是音响系统真正的量感平衡。在量频坐标上,把点连成线,这条线就是这套系统的声音“实”的量频曲线。不同搭配的音响系统,有不同声音“实”的量频曲线。音响系统在自己的这条量频曲线上,声音所有的听感评价指标,都能有很好的表现。这时,不同音响系统声音的差别,只是器材档次的差别。不同档次的音响器材组合,数据合理搭配,全频声音都存在这个“实”的中间点。
音响器材对音频电压、电流的影响
这个论点,发烧友可以从不同线材搭配的声音差别去体会,或做实验论证。音响线材设计理论中还提出一个论点:“音响器材对音频电压、电流有放大的功能,实际是功率放大。同类音响器材对声音不同频点的音频电流、音频电压放大的比率有微小的差别和不平衡。正是这点微小差别和不平衡,在不同音响器材的声音表现上,是声底的不同。有高频飘、锐,中频厚、薄,低频虚、实,声音软、硬等等不同评价。这样,就有了音响器材声音互补的要求。音响系统对音箱的控制力,是对声音密度的控制。如音箱接受相同的音频功率,音频电流对音频电压的比率小,声音的表现是音量大、声音密度小。音频电流对音频电压的比率逐渐加大时,音量逐渐减小,声音密度逐渐加大。这过程中,其它听感评价指标也随着变化。尽管这个比率差别很小,对音响声音正确调音是非常重要的。音响系统正确调音,声音密度应该是重要的调控对象。”音响量感平衡就是声音密度平衡。这个平衡,有两层涵义,一、各个频点声音软硬平衡。二、全频声音密度平衡。音响器材和音响线材相比,线材在声音全频范围,电流控制能力对电压比率的大小、不平衡度的离散性,要大得多。看起来,这不是好事。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设计、制作好的音响线材,经过精心搭配,对于音响的正确调音,起决定性作用。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展开全部
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20KHZ.
HF:6-16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MIDHF:600Hz~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至于高中低频要调到多少合适这个就要不好说了,,每个人欣赏水平和角度不一样,没有什么标准,主要是看自己。
常用的频点:(仅供参考)
50Hz提升2--3db,给人强烈的震撼感
60Hz提升,强化声音的力度,给人震撼感,不宜多提升
50,100Hz是交流频点,提升是慎重
100--200Hz
衰减3-6db,清晰度提高
100Hz以下衰减6--12db,可增加语言的清晰度
100--300Hz提升3--5db增加音乐的丰满度
例如:主持人李湘
250--500Hz
提升3-6db,浑厚,温暖
例如:主持人赵忠祥
300--500Hz提升4--5db增加音乐的力度
330Hz给人以声音的坚实感使低音柔和丰满,但不易过多提升,会产生“浴室效应”
500Hz对力度影响很大,提升2-4db给人亲切感和纵深感
800--3KHz
提升3-6db,
穿透力增强.也更适合现在的TECHNO,TRANCE,HARD
BASS,PROGRESSIVE但是800Hz处提升要特别慎重,这个频点提升后会有嘈杂和狭窄感
1--1.5KHz提升4--5db声音的亮度与层次有所增进,音色既明亮又滑爽,尤其对男声
尤为明显
2--4KHz提升2--4db能增加人声的亮度
3KHz--10KHz
提升3-6db,齿音,增强现场感,但是也有一部分不适合提升
3KHz提升过多会产生听觉疲劳
4KHz处宜衰不宜提
5KHz提升6db可使声音的音量好象增加了3db,如衰减混合声的5KHz分量,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
6.8KHz提升过高会产生尖叫声,特别是接有话筒的扩音系统,会引起高频反馈啸叫
8KHz以上稍加提升就能增强声音层次和色彩感
10KHz
以上个频段最好不要提升或不要提升过高,要控制在3db以内,如感到高频段量感不足,可在均衡后加接音色激励器来补偿。
HF:6-16kHz,影响音色的表现力、解析力。
MIDHF:600Hz~6kHz,影响音色的明亮度、清晰度。
MIDHF:200~600Hz,影响音色和力茺和结实度。
LF:20~200Hz,影响音色的混厚度和丰满度。
至于高中低频要调到多少合适这个就要不好说了,,每个人欣赏水平和角度不一样,没有什么标准,主要是看自己。
常用的频点:(仅供参考)
50Hz提升2--3db,给人强烈的震撼感
60Hz提升,强化声音的力度,给人震撼感,不宜多提升
50,100Hz是交流频点,提升是慎重
100--200Hz
衰减3-6db,清晰度提高
100Hz以下衰减6--12db,可增加语言的清晰度
100--300Hz提升3--5db增加音乐的丰满度
例如:主持人李湘
250--500Hz
提升3-6db,浑厚,温暖
例如:主持人赵忠祥
300--500Hz提升4--5db增加音乐的力度
330Hz给人以声音的坚实感使低音柔和丰满,但不易过多提升,会产生“浴室效应”
500Hz对力度影响很大,提升2-4db给人亲切感和纵深感
800--3KHz
提升3-6db,
穿透力增强.也更适合现在的TECHNO,TRANCE,HARD
BASS,PROGRESSIVE但是800Hz处提升要特别慎重,这个频点提升后会有嘈杂和狭窄感
1--1.5KHz提升4--5db声音的亮度与层次有所增进,音色既明亮又滑爽,尤其对男声
尤为明显
2--4KHz提升2--4db能增加人声的亮度
3KHz--10KHz
提升3-6db,齿音,增强现场感,但是也有一部分不适合提升
3KHz提升过多会产生听觉疲劳
4KHz处宜衰不宜提
5KHz提升6db可使声音的音量好象增加了3db,如衰减混合声的5KHz分量,会使声音的距离感变远
6.8KHz提升过高会产生尖叫声,特别是接有话筒的扩音系统,会引起高频反馈啸叫
8KHz以上稍加提升就能增强声音层次和色彩感
10KHz
以上个频段最好不要提升或不要提升过高,要控制在3db以内,如感到高频段量感不足,可在均衡后加接音色激励器来补偿。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