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保健品骗局?

 我来答
暴走爱教育
高粉答主

2021-05-08 · 暴走团队带你畅游教育的海洋
暴走爱教育
采纳数:10258 获赞数:411347

向TA提问 私信TA
展开全部

1、不要听信身边同龄人的吹嘘的自身广告,凡事要保持一份理智的头脑。

2、不要有贪小便宜的心理,听信所谓推销员许诺有小礼物品赠送的骗局。

3、在遇到陌生人的亲热照顾和亲热的称呼时,要保持一份警惕防骗的心理

4、遇到推销人员向你推销的产品,要及时的与家人沟通好,不能随便相信所谓的亲情关照。

5、当你拿到推销员推销的所谓药品后,要认真仔细的看瓶身的说明,看是否有国药准字类的提示,如果只有“食”字类的字眼,表示该产品不是药品,只是一种食品类的保健品。没有治病的效果。

6、一旦你因为听信了推销员的宣传而买了该类产品后,购买者应该主动与家人沟通,有必要拿着该产品到正规医院向医生咨询是否继续服用产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以免造成不必要疾病发生。

老年人保健品诈骗案件不仅是法律问题,更是社会治理课题:

“保健品推销人员往往上门推销,而医疗机构却很难做到这一点。”闫静怡建议,如果家庭医生能够到老年人家中服务,非法保健品销售人员能钻的空子就会少很多。

刘俊海告诉记者,全国“一盘棋”的高压监管态势有效净化了市场环境,但根除保健品乱象关键在于持续发力,打好“持久战”,防止问题死灰复燃。

“要探索推进食品药品领域提起民事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诉讼请求,让违法者痛到不敢再犯。”最高检第八检察厅副厅长徐全兵认为,可以通过让违法者承担惩罚性赔偿责任加大违法成本,从而震慑和警示潜在的制假售假违法者。

以上内容参考 澎湃新闻-保健品坑老为何屡禁不止

沈阳出版社
2019-06-18 · 是一家综合实力雄厚的现代国有出版企业
沈阳出版社
向TA提问
展开全部

实际案例

我国老年人数量不断攀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日益注重养生和保健,社会上针对老年人推销保健品的情况较为常见。然而打着“健康讲座”的名义,给免费参与健康讲座的老年人送礼物,最后再推销一堆高价保健品。这样的“保健品”的骗局屡屡发生。

2016年2月份,70岁的刘先生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名自称王晓的“保健专家”在电话中向其推销介绍保健品。

刚开始,刘先生对这种陌生人的推销行为有些抵触,可当他听到对方所介绍保健品的神奇功效之后,就有些动心了。

“本来到这个年纪身上的毛病就多,这位专家讲得很有见解,我就想买一点儿试试,万一真的有用呢?!”刘先生说,最初,他买了一万多元的保健品。紧接着,王晓又向他介绍了其他几类保健品,并称只要购买他们保健品满50万元之后,即可获得补助款104万元!

而当刘老先生真的购买了远超50万元的保健品后,那个从未谋面的专家王晓突然消失,再也联系不上了……

受骗案例

在公园健身的陈某,收到几名身穿红色上衣、白色长裤、背着腰鼓的老年人来到现场,将一张张印着“免费旅游,免费发放保健品,免费进行保健知识讲座,免费得到鸡蛋、面条等礼品”的“青刺果”保健品宣传单发到他手里。

看着宣传单上的一个个“免费”,陈某心生疑惑,不相信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是真的,不信你们去看看!我昨天就听了讲座,讲得很有道理,老师也热情,最后还免费给我们每人发了一个鸡蛋。”其中一位老人说道。

听了那位老人的话,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年近九旬的陈某和老伴来到了位于某电影院的保健品公司。几名西装革履的工作人员热情接待了他们,并向他们介绍公司的“青刺果”保健品,说他们公司在重庆、成都、西安、山东都有分公司,目前主要为老年人免费赠送保健品,免费进行健康知识讲座,免费体验旅游,并为听讲座的老人免费发放鸡蛋、面条、牛奶等物品。

随后,两位老人被工作人员搀扶进了电影院里,里面已坐着十来位老人,他们正在听老师讲解保健知识和“青刺果”保健品牌的保健效果。

“讲得有道理,这保健品不错!”陈某与老伴嘀咕,“现在政策好,有社保、医保,每月还有老年人补助资金,要多吃点儿保健品,争取多活几年。”

“要不要钱哟?”老陈问。

“老人家,我们公司实力雄厚,还开展了多次爱心捐赠活动。现在是产品推介阶段,公司对前期参加活动的老年朋友全部免费赠送产品,并带大家免费考察公司在重庆的加工车间,体验我们的老年康体中心,信不信你们看了就知道。”老师连忙解释。

随后,工作人员开始发放面条。另一位向姓老师对听课的老年人说:“感谢各位老年朋友参加今天的讲座,感谢大家对品牌的推介。昨天我们为听课的人发的鸡蛋,今天我们给每人发一包面条。如果你有亲朋好友,可以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品牌,并通知前来听课。由于名额有限,请注意不要扩大宣传面。”

陈某老两口各自得到一包面条,心里美滋滋的:“这课听了好,真是天上掉馅饼呀!”

第二天,夫妇俩来到公园,将前一天的事情悄悄告诉了王某。随后,三人一起来到电影院。当天来听课的老人更多了。

听完课后,每位老人都得到了一瓶牛奶。

就这样,连续十多天,前往听课的老人越来越多,老人们除了天天能够领到免费的东西,也想着早点儿去重庆看看他们的生产车间,体验一下老年康体中心,并购买价值2 600元、能够延年益寿的“青刺果”保健药品。

2014年3月24日上午9时,两辆旅游大巴从桃花源广场出发,向重庆主城缓缓开去。车上载了陈某夫妇、王某等82名老人。

车开得很慢,5个小时的车程,整整走了12个小时。

“来接我们的车被堵了,先到歌乐山,我们去看看渣滓洞、白公馆。”此时,工作人员打了个电话,决定改变行程。

“那不行哟!”有人反对。

“都累了,先找宾馆住下来。”一位老人的提议得到公司方和老人们的一致赞同。

车开到歌乐山,已是晚上10点钟左右。颠簸了一天的老人们吃了晚饭,想着第二天的参观,非常兴奋。

“每人用100元买一个信封,里边装上2 800元现金,并交由我们代管,返回时大家可以领取‘金马’、按摩披肩、毛主席珍藏版纪念怀表,还有‘3 200’元的红包。”到达宾馆后,工作人员对老人们提出这样的要求,并将每位老人的身份证、户口本、手机等重要物品一同装进信封里,名曰“保障现金和物品安全”。

经过十多天的接触,老人们已经完全信任了对方。他们谁也没有多想,纷纷按要求将钱和物品交给工作人员,然后沉沉睡去。

3月25日清晨,老人们被公司人员和宾馆服务人员叫醒,草草吃完早餐,游览了渣滓洞、白公馆,然后被带入一个庙宇祈福。

一名和尚端坐庙堂,手持用红布包裹的金马,嘴里念念有词。

老人们在和尚的指引下,纷纷掏出钱,投进功德箱。

“今年是马年,祝各位施主身强体壮,马到功成,健康长寿!”和尚给每人发了一个金马。

“现在,我已经为各位施主祈福消灾,金马用红布包裹,要回去后再打开,供在家中才灵验。”和尚告诫老人。

此时,公司人员将老人们交上去的信封拿出来,说信封都原封未动,让大家放心。一一核对信息后,工作人员将信封逐一还给老人,并要求大家将信封统一放在装有金马的红布包里。他们说,这样不仅福禄绵长,以后一定招财进宝,财源滚滚。

怀着对佛祖的虔敬,老人们一一照办,随车参观了歌乐山老人康体中心后,已是下午。这时,老人们已经疲惫不堪。

“老总,我这里要二十余万元的‘青刺果’。”此时公司方负责人向总打开免提。

“向总,很对不起,我们产品供不应求,已经缺货了。”对方说。

“能不能给我们调剂一点儿?”

“这样吧,我们加紧生产,及时为你供货。”随后,对方挂掉电话。

再拨时,手机里传来“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已关机”的声音。

“这次就对不起了,等这里有了货,我们会及时送上门。”

工作人员忙不迭地道歉,“这次就辛苦各位父老了。”

没有货,大家只能返程。

颠簸了一天的老人们小心翼翼地捧着金马、披肩等物,没有半点儿怀疑,便回到了家。

陈某夫妇回到家中,满心欢喜地打开信封。“天哪!里面的钱居然被掉了包!”信封里除了两张百元人民币,其余的都被换成了三张1 000元的越南盾。而陈永仙的信封里除了两张百元人民币,其余的竟然是1 000张一角钱的毛票。其他老人信封中的内容也都差不多。和尚给的“金马”,轻轻一摔就成了一堆烂泥;颈椎按摩披肩也不过是只值十几来元的围巾;至于毛主席珍藏版纪念怀表,也是价值十几来元的石英表。

陈某等人掏出名片拨打向总等人的电话,均是“对不起,你拨打的电话不存在”。

诱惑分析

该骗局得以成功的原因:

1.“免费”“专家”等字眼儿吸引眼球;2. 赠送礼品为诱饵;3. 态度热情,花言巧语,威逼利诱;4.贪图小利,吃大亏。

????????????????????????????????????????????????????????????????????????????????????????????????????????????????????????????????????????????????????????????????????????????????????????????????????????

案例警示:

商家通过“赠药”“免费试用”“发放礼品”“抽奖”等方式,吸引老年人参加各种促销活动。促销现场往往气氛热烈,并请所谓的患者现身说法,甚至雇人制造争先恐后购买产品的假象,给老年人造成不买就没有了,不买就吃亏了的心理暗示,使老年人在不知不觉中被“洗脑”,进而花钱购买大量产品。

老年人购买保健品,首先要核实保健品的名称,核对保健品的标志。如保健食品的标志为天蓝色图案,图标下半部分有“保健食品”字样。每个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只对应一个产品,消费者可以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数据查询”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其次,不轻信推销人员夸大宣传保健品的功效。保健品不能直接用于治疗疾病,在产品的宣传上,也不能出现与“有效率”“成功率”等相关的词语。如果超出产品的宣传范围,老年人应立即注意是否已陷入保健品的“骗局”。再次,不要用攀比心理购买保健品,不要进行不合理消费,一次性大量购买保健品,容易出现退换货困难的现象。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