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山东六国的加起来的国立虽然强盛,但六国的掌权者始终把眼睛吧盯在自己的脚尖上(自身的利益)。
六国的掌权者在面对危机的时候是的确会把其他五国的力量给起来合算的,都觉得反正只要咱们哪天肯团结在一起打,秦国在他们眼里不过是个弟弟。但当然了他们还没等到他们团结起来的那一天,他们已经凉凉了呀。比方说长平之战吧,凭着“胡服骑射”优势成为六国中的翘楚的赵国吧,战力雄厚,有心抗秦,有勇有谋,但就是吧,粮草上面有所欠缺…
按正常人的思路肯定是,那都有个统称叫山东六国了,虽然平时可能各看各的不顺眼,但也多少有些友谊往来吧,而且在这种紧急时候,又是同样面对秦国这个敌人,还有个作为先锋打头阵的赵国,只需要给点粮草支持,即便打输了自己国家也没有损兵折将,怎么看都是超级划算的买卖啊!
然而,在面对赵国借粮的时候,齐国不但斩钉截铁的拒绝了,还头也不回的走了,那骗我们联盟抗秦的样子像极了渣男。所以,在最有希望打赢赵国的这场长平之战,就因为粮食短缺,士气大减,赵军打败,结果六国中的燕国还想趁机捡个便宜,在赵军抗秦失败之后马上攻打赵国的北部,真雪上加霜。
于是在这么多的内部矛盾以及没有对秦国这位渐渐强大的敌人引起重视的时候,就像不断的为秦国堆起胜利的旗帜,山东六国,败。
2019-09-27
秦国原先是一个小国
经历商鞅变法,秦国制度改革创新
国家生产力提升,人民凝聚心强
秦国开创了整体优于六国的全新体制
在这一基础上,国家步入正轨,国家实力持续上升
2.开疆拓土,提升国力
秦国前期因国土不大,即便通过商鞅变法,国力提升相对有限
面对东方六国实力还是稍显不足
开拓疆土,提升人口成了秦国加强国力(即实力)的方法
秦国中期,征服巴蜀,关中,北方义渠,扩大了国土和人口
并且巴蜀和关中以平原为主,沃野千里,农业条件优越
秦国开辟了这两处疆土后,粮食生产得到飞跃
为秦国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更是给后期几十万秦军的军资粮草带来了保障
3.六国互相猜忌,秦国团结一心
秦国以商鞅之法为国家根基,并开疆扩土提升国力
秦国综合国力已步入强国之列,不亚于六国任何一国
而东方六国面对秦国崛起,却相互猜忌,相互攻伐
而此时秦国军政俱强,君臣一心,频频向东方六国跃进
4.秦国战略正确,不断削弱六国有生力量
正常来说,东方六国若联合全部力量,秦国赢不了
但在战国后期,东方六国因为只顾自身利益,不信任对方
面对秦国来势汹汹,各国依旧不团结不信任,单打独斗
而此时的秦国已经成为一大强国,六国若只有一国面对,凶多吉少
因此很长一段时间,秦国逐一讨伐东方六国
而六国各国独自与秦国单打独斗
被秦国严重削弱了力量
各国军队主力被消耗殆尽,土地城池被秦国占领无数
这也直接的损失了六国各国的国家力量
总结:
六国本在秦国崛起之前,就有能力打败秦国,但没有成功
六国虽然想合纵(合作)攻打秦国,但是六国各怀鬼胎,各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不团结,不能整合六国的力量,所以在多次攻打秦国时,中途临阵逃脱的各国军队不在少数
加之秦国用贿赂,威胁的手段,本就使六国中一些比较忌惮秦国的国家做出了退让
秦国因商鞅之法,变法彻底,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比如粮草,军械的生产供给和军民凝聚心都比六国要强,加之历代秦国君主相对比较英明,军队经过长期战争锤炼也十分强大,秦国对付六国斗争策略也十分具有成效
因此,在秦国展开统一大战时,六国已经到了穷途末路
从秦国准备统一六国时的实力来看
秦国以全国之力,能动员60万以上的军队去作战
说明秦国军队规模庞大,其强大国力可以支持供给60万大军作战
而当时的六国各国,连10万兵力都挤不出来(上面第4点已说明)
面对秦国如此强大的实力,大势已去,六国只能被灭亡
至此,秦国打败山东六国,统一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