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与《神农本草经》的区别在哪里?有什么创新之处?
这本巨著是在丰富的感性知识基础上,经过去伪存真,纠错匡正的深思熟虑,对本草学的研究作了创造性的发展,建立了本草学的新体系。先前的本草著作中,大多继承《神农本草经》的体系,采取三品(上品、中品、下品)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法的科学依据是很不充分的。李时珍则采取振纲分目的方法,按十六部六十类进行分类。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低级生物到各种植物、高级动物。分类的方法比较符合自然进化规律,向近代科学前进了一步。在书中,1892种药物被分成十六部,其中与无机化学关系较密切的无机物分在水部、火部、土部、金石部等四部。水部又分为天水、地水两类,各有13种和30种物质。火部只有一类,共包括11种物质。土部也只有一类,包括61种物质。金石部有金、玉、石、卤石4类,分另包含28种、14种、72种及47种物质。水部里面显然有多种水溶液。土部则包括各种土壤及烧过的泥土。金部包括有多种金属、合金及一些金属化合物。玉类主要是一些较纯的硅酸盐化合物。石类大多是硅酸盐类的岩石和不溶于水的天然盐类。在书中对每一种物质都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即先述释名、修治,突出气味和主治,次以集解和发明及正误,末段加附方。释名讲述药名的由来和考证。修治记述药物采集的季节和炮制的方法。气味论及药物的四气(寒、热、温、凉)、五味(辛、酸,甘、苦、咸),有毒与否以及炮制后的气味变化。主治讲药物的功效。集解列举诸家本草关于药物的详细说明,说明出产的地域,药物生长的形状,同类似药物在形态上的区别,采收的方法。在这部分李时珍常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发明是对药物主治功效的具体说明,这里李时珍常说自己的切身体会和实践经验。正误即是纠正前人的错误,全书虽然只有70多条,但都是经过李时珍反复验证提出来的新见解。附方是根据药物主治范围,列举一些经方、时方、验方。显然增强了该书的实用性。书中还附有1100多幅精工绘制的药图。由上述李时珍建立的本草学新体系和对药物全面系统的论述,可以看到李时珍对本草学不仅作了总结,还有不少创造性的发展。
2024-11-15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