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让你觉得科技远没有我们想象的发达?
万有引力常数G还是只有四位有效数字,也就比卡文迪许提高了100~1000倍。(万有引力常数是测量精度最差的基本物理常数,而且到现在测量万有引力常数用的还是卡文迪许的方法)作为对比:光速c:1975年测量精度就已经达到4E-9,1983年定义为299792458m/s普朗克常数h:6.6260700E-34J•s基本电荷e:1.60217662E-19C精细结构常数α:1/137.0359991结核病还是缺乏有效的疫苗,用的还是一百年前的卡介苗。
电,上说电是最便捷的能源,可以方便的转化成光能,机械能,化学能。但电源之间的转换巨麻烦无比!!!除了交流变压,其它的如交流转直流,直流转交流,直流变压,交流变频技术都十分丑陋。不仅效率低,而且转换出来的也不是理想的交流直流,还要滤波才能用。原理上也很丑陋,交流电输入整流器可以获得直流电,反过来我们不能反向输入直流电获得交流电。我不知道理论上是否存在理想的整流器,逆变器,变频器。
避孕套还没有很好的替代品
客机还没能普及超音速新能源开发
听到核聚变最少还有50年,而且这句话50年前也说过了
人工智能还是很蠢
手机流量还是有限的手机还是只能用一天
电纸书低功耗时还是有残影停电之后用备用小发电机,却带不动两个空调
外骨骼技术至今没能普及
布雷技术很成熟,扫雷依旧困难
我们还在用化学能火箭,而且可预见的未来没有替代品
手机还是在用蜂窝通讯,卫星通讯无法普及
室内导航还是无法普及
可预见的未来里我们无法解决使用虚拟现实的时候眩晕的情况
虚拟女友还是不能满足屌丝
少女卷轴等游戏加载mod还是不能到纯小白水平
我们依然不能可靠的声控电脑做出复杂操作
自动炒菜机炒的东西还是没法吃
洗碗机洗的还是不够干净
洗衣机还是没办法把衬衫领子洗干净
首先,我们从未直接接触到棕色部分的物质(不算喷出来的)。
这是前苏联科拉半岛超深钻探的成果,左边的坐标单位是公里。整个剖面图都在上图最外层的薄壳内。钻头勉强算是替人类去了一趟地壳底部,看了一眼地幔边缘。大概相当于虫子啃了一口苹果皮吧。
在仅仅十几公里的深度下,钻杆需要拧几个麻花卷才能把旋转动力传到钻头,人类现有的材料已经很难保证在麻花尽头进行精确操作了。
;钻井从1970年开始。最初十年,平均每年深入1公里。但1983年之后,每年的成果以百米计。最终停在了12262米。距离15公里的设计目标还差很远。
下面是中国最新出炉的超深井钻探新闻:“松科二井”记录刷新2016年6月20日8时,“松科二井”井深达到5166.29m,超越我国在江苏省东海县施钻的中国大陆科钻(CCSD)1井的终孔深度5158m。自此,进入刷新我国大陆科学钻探井深记录的工程阶段。我们才走了苏联地壳探险路程的一小半,阶段性目标是超过苏联人的半程,6400米左右
我国万米钻机钻井深度达5200米由Sino-Probe专项自主研制的万米钻机有着“入地望远镜”的美誉。它可以通过钻探和全程取芯,直接获取地球深部信息、验证地球科学的研究和发现。该专项地壳、矿集区结构探测组研究员吕庆田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万米钻机在大庆油田的首次钻探深度预计为6400米,其目的是在“大庆之下找大庆”,即寻找大庆白垩纪盆地之下含油气的隐伏盆地。如果只求“碰到”,不求“看清”,中国这个世界第一工业大国的记录是8000多米:克深902井刷新国内陆上超深井钻井纪录克深902井是位于库车坳陷克拉苏构造的一口评价井,原设计井深7860米,后因地质需要调整至8055米。该井于2014年1月17日开钻,用时365.6天钻至井深8024米,打破了之前克深7井保持的8023米的中国陆上最深井纪录。请注意后面的时间。现在你知道为什么地震无法预测了?因为地壳的“正常状态”我们还只能靠间接证据去推断,“非正常状态”的判断就更不靠谱了。
社会上习惯于把科学和技术连在一起,统称为"科技"。实际二者既有密切联系,又有重要区别。科学解决理论问题,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发现自然界中确凿的事实与现象之间的关系,并建立理论把事实与现象联系起来;技术的任务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科学主要是和未知的领域打交道,其进展,尤其是重大的突破,是难以预料的;技术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可以做比较准确的规划。
科技的本质:发现或发明事物之间的联系,各种物质通过这种联系组成特定的系统来实现特定的功能。
事物的联系分为系统联系和事件联系,系统联系分为上下级别的联系(归属关系)和同级别的联系,事件联系分为原因与结果、前提条件与触发条件、目的。
物质是事件的基础,事件是物质的变化。物质是系统的结构,事件是系统的变化。
因果是发生变化的本质原理,前提条件是发生变化需要具备的条件,但是具备前提条件不一定就会发生变化,还需要触发条件。
例如事件:火把纸烧成灰,原因结果关系:因为氧化燃烧反应,所以纸变成灰,前提条件:纸、火、空气,触发条件:火点燃纸。原因是变化的本质原理,如果把原因说成表面现象"因为火点燃纸,所以纸烧成灰。"那么原因就和触发条件一样了,为了区分原因和触发条件,把原因说成本质原理,而把触发条件说成表面现象。
例如事件:要合成特定的生物分子,正负基团之间的相互吸引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原因,适当的温度和pH值以及所需的酶是化学反应发生的前提条件,把各种反应物放在一起是化学反应发生的触发条件,合成特定的生物分子是化学反应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