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视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近视眼的原因。过去看法不统一。但归结起来不外乎内因和外因两种。
简介如下:
1.内因
⑴遗传素质:近视眼有一定遗传倾向。已被公认。对高度近视更是如此。但对一般近视。这一倾向就不很明显。有遗传因素者。患病年龄较早。多在6.00D以上。但也有高度近视眼者。无家族史。高度近视眼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一般近视眼属多因子遗传病。
⑵发育因素:婴儿因眼球较小。故均系远视。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眼轴也逐渐加长。至青春期方发育正常。如发育过度。则形成近视。此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一般都低于6.00D。至20岁左右即停止发展。如幼年时进展很快。至15~20岁时进展更速。以后即减慢。这类近视常高于6.00D。可到20D~25D或30D。这种近视称为高度近视或进行性近视或病理性近视。此种近视到晚年可发和退行性变。因此视力可逐渐减退。配镜不能矫正视力。很少在出生时就有近视眼。但有极少数为先天性的。
2.外因即环境因素。
从事文字工作或其他近距离工作的人。近视眼比较多。青少年学生中近视眼也比较多。而且从小学五。六年级开始。其患病率明显上升。这种现象。说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工作的关系非常密切。尤其是青少年的眼球。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调节能力很强。球壁的伸展性也比较大。阅读。收发室等近距离工作时的调节和集合作用。使肯外肌(主要是内直肌)对眼球施加一定的压力。眼内压也相应升高。随着作业的不断增加。调节和集合的频度和时间也逐渐增加。睫状肌和眼外肌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调节作用的过度发挥可以造成睫状肌痉挛。从而引起一时性的视力减退。
(1)遗传因素:近视具有一定遗传倾向。如果家长是高度近视,那么孩子近视的发生率较高。
(2)发育因素:到15岁左右,眼球基本上跟成年人一样,前后直径达到24毫米。如果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则形成近视。这种近视称为单纯性近视。多在学龄期开始,很少有出生时就是近视,只有极少数人是天生的近视。
2. 近视眼形成的外因
(1)用眼习惯不良: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包括读写姿势不正确;看电子产品时间过长;学习环境照明差;教学过程中过多使用电子产品;在移动场所读书。
(2)注视电子屏幕时间过长,室外活动减少:随着电视、手机以及电脑的普及,孩子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越来越长。注视电子屏幕时,眼睛不但接受较强的亮度,而且不断闪动的亮点形成的图像,刺激眼睛产生视疲劳而形成近视。同时减少了室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时间,缺少了外界有益光对视觉发育产生的刺激,进而影响了眼球正常发育。
(3)视觉环境中的光学污染:光污染对人眼的角膜和虹膜造成伤害,抑制视网膜感觉细胞功能的发挥,引起视疲劳和视力下降。一是室外视环境污染,如建筑物外墙;二是室内视环境污染,如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三是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本纸张的使用不规范。
(4)营养不均衡:近年来研究表明,高糖饮食、蛋白质及某些微量元素缺乏和近视眼的形成可能有关。近视眼的儿童在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和C、磷、铁和胆固醇等方面的摄入均低于未近视眼儿童。
近视目前有着明显的年轻化趋势,尤其是学习负担的加重更是直接影响近视的发生,近视防控不仅是孩子和家长需要注意的问题,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全面防控近视。
看电子产品和电视,或者写作业用姿势不当,长时间近距离引起的。当然,主要的原因是用眼过度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