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部同位素地质重点实验室
2020-01-14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2008年度重要科研成果(1)丁悌平研究员课题组对水稻、竹子自然生长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变化规律和水稻与营养液之间的硅同位素分馏进行了系统研究,发现水稻和竹子在生长过程中优先吸收28Si。随着水稻的生长,营养液中的Si含量逐渐降低,δ30Si逐渐升高;在单株水稻中,由根—茎—叶—壳—米,30Si值逐步升高,反映了水稻和竹子在生长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动力学分馏。该成果对研究硅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植物硅肥具有重要意义,获2008年度中国地质科学院十大科技进展。
(2)朱祥坤研究员课题组在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方面取得系列成果:1)建立了铁、铜、锌、镁等非传统稳定同位素高精度测试方法,所建方法的精度达到国际同类实验室的领先或先进水平;2)按照国家一级标准物质技术规范,进行了铁、铜、锌、镁同位素标准物质研制;3)从实验模拟、地质调查和理论计算三个方面开展了铁、铜、锌、镁等同位素体系在氧化—还原、结晶—沉淀、吸附—淋滤、水岩作用、生物作用、变质作用等过程中的质量分馏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同位素地球化学理论;4)对非传统稳定同位素在成矿作用、地幔过程、环境变化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示范性研究,获2008年度中国地质学会十大科技进展。
(3)李延河研究员课题组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硝酸盐和硫酸盐的δ17O、δ180同分析方法,首次在新疆吐—哈盆地超大型硝酸盐矿床中发现了氧同位素非质量分馏效应,△17O=12‰~17‰,为该矿床的大气沉积成因提供了可靠证据。建立了LA-MC-ICP-MS锆石微区U-Pb定年和Hf同位素分析方法,Cu、Zn同位素分析方法。在5个月的时间内对国际国内Hf、Cu、Zn同位素参考物质进行了几十次平行测试,测量结果与文献报道值在误差范围内完全一致,分析精度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营养液和水稻中硅的δ30Si变化及其与(1-f)的关系,f为营养液中硅所占份额
2024-09-26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