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道教三清宫中供奉的是那三位神仙。

 我来答
召博厚Fk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01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105
采纳率:100%
帮助的人:2.3万
展开全部

三位神仙:玉清圣境无上开化首登盘古元始天尊、上清真境太卫玉晨道君灵宝天尊、太清境三教宗师混元皇帝太上老君道德天尊。

  1. 元始天尊

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三清”尊神之一,道教开天辟地之神,代表道生一。

2.灵宝天尊

灵宝天尊又称玉宸大道君和太上大道君。是元始天尊的精气所化生,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其母洪氏身中,于母亲身中先琼胎玉府,道君于其中凝神修炼三千七百年,在郁察山浮罗丹玄山脚下诞生。道君长大后,启悟道真,期心玄妙,在一株枯桑树下,精思百日。忽感元始天尊下降,传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于是道君跟随元始天尊游历十方世界,宣讲道法。不久,道君得证道果,元始天尊赐予道君太上灵宝天尊之号,居住在上清真境禹余天中,又将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与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十方世界,万国九州。夏至日为灵宝天尊的圣诞。

3.道德天尊

老子又称道德天尊,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位列三清之一。 道德天尊的化身为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重要人物老子,(后人普遍认为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老子(公元前1301年2月15日生),后来老子出函谷关写下著作《道德经》,去了西方,化胡为佛,创立佛教,教育胡人。

拓展资料:

信仰来源

这种信仰是公元4世纪发展起来的,其实是一种哲学思想的化身,是道家主张的宇宙论的系统反映。

他们认为,三清居住在一个极为遥远而奇妙的神仙世界里,并且对无数的其他神乃至万事万物进行管理,比如监督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是最高的,他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相当于中国式的上帝;至于灵宝天尊,为了迎合下层百姓的要求,道家把他授予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玉皇大帝;而道德天尊,大多数认为他就是道教的始祖老子。

三清-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深眠者
高粉答主

推荐于2019-11-09 · 每个回答都超有意思的
知道答主
回答量:4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472
展开全部

道教三清宫中供奉的分别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老子)。

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大罗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等,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

太上老君是公认的道教始祖,即道教中具有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太上老君者,大道之主宰,万教之宗元,出乎太无之先,起乎无极之源,终乎无终,穷乎无穷者也。

扩展资料:

人民认为,三清居住在一个极为遥远而奇妙的神仙世界里,并且对无数的其他神乃至万事万物进行管理,比如监督人类的社会生活。其中,元始天尊的地位是最高的,他是整个宇宙的创造者,相当于中国式的上帝;至于灵宝天尊,为了迎合下层百姓的要求,道家把他授予中国民间信仰中的玉皇大帝;而道德天尊,大多数认为他就是道教的始祖老子。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道教三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cxc125521
推荐于2019-11-08 · TA获得超过1.5万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912
采纳率:78%
帮助的人:205万
展开全部

一般来说在庄严肃穆的道教三清大殿中,通常供奉着神态端庄的三位尊神,这就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

三清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一、玉清元始天尊:全称“青玄祖炁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玉清元始天尊“道场位于昆仑玉清境。 昆仑山与玉京山不同,昆仑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罗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圣境。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 

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大道的化身。

二、上清灵宝天尊:又称上清大帝、上清高圣太上大道君等,全称“一炁化三清上清居禹馀天真登上清境元气所成日灵宝君灵宝天尊妙有上帝”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

灵宝天尊居玄都七宝紫微宫、禹余天宫,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第二位大天尊。在道教官观“三清殿”中,其塑像位于元始天尊左侧,大多手捧如意或者太极。

三、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全称一气化三清太清居火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气所成日神宝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简称老君。老君也,此即道之身也。元气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夫大道元妙出于自然,生于无生,先于无先,挺于空洞,陶育干坤。号曰无上正真之道,神奇微远不可得名。夫老君者,乃元气道真,造化自然者也。为元始天尊所度的金仙上品,乃一切无有有无之祖,大道化身(自然规律、法则的化身)。

拓展资料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道教在中国古代鬼神崇拜观念上,以黄、老道家思想为理论根据,承袭战国以来的神仙方术衍化形成。东汉末年出现大量道教组织,著名的有太平道、五斗米道。祖天师张道陵正式创立教团组织,距今已有1800年历史。道教为多神崇拜,尊奉的神仙是将道教对“道”之信仰人格化体现。道士是道教的神职人员,全国现有住观道士3万余人。宫观是道教徒活动的场所,全国现登记开放的宫观有2千余座

参考资料:中国道教协会-三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未妨惆怅i
推荐于2019-10-15 · TA获得超过1.4万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
采纳率:0%
帮助的人:6930
展开全部

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元始天尊,又名“盘古氏玉清元始天尊”。是公认的道教鼻祖。在“三清”之中位列最尊,(上清灵宝天尊与太清道德天尊皆是被元始天尊点化——师徒关系,所以上清与太清不是大天尊)混沌未开之时,元始天尊曾以盘古巨身开天辟地。《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

灵宝天尊名经宝,居三清的第二位,又称上清大帝或灵宝道君,由大道赤混太无元玄黄之气化生。在道教官观“三清殿”中,其塑像居左位,大多手捧如意。太上玉晨大道君最早出于上清派,又名“太清大道君”,灵宝派则名为“太上大道君”。

道德天尊,又名太上老君,道教天神,传说中的道教教主,为三清之第三位。又称“道德天尊”、“混元老君”、“降生天尊”、“太清大帝”等。

扩展资料:

元始天尊的道服呈冷色、灵宝天尊的道服呈暖色;道德天尊的道服呈八卦黄色。衣服颜色显示了他们的不同地位。

在道教中,元始天尊最大,传说是由盘古精气所化。其次是灵宝天尊,在其左。最后是道德天尊,在其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道教三清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salaciousboy
2006-05-07 · TA获得超过1008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73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展开全部
《云笈七签》卷六:《三洞并序》云:“三清者,言三清净土无诸染秽,其中宫主,万绪千端,结气凝云,因机化现,不可穷也。”①据此,“三清”既指天神所居之三处胜境,即玉清圣境(在清微天)、上清真境(在禹余天)、太清仙境(在大赤天),合称三清境;又指分别居住在上述三清境的三位至高神,即元始天尊(也称玉清大帝)、灵宝天尊(也称太上大道君、上清大帝等)、道德天尊(也称太上老君、混元老君、降生大帝、太清大帝等)。
“三清”之称始于六朝,开始仅指“三清境”。“三清”之作为道教尊神,是伴随着道教三洞经书说逐步形成的。《道教义枢》卷二云:“但知洞真法天宝君住玉清境,洞玄法灵宝君住上清境,洞神法神宝君住太清境。故《太上苍元上录经》云:
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九天生神章经》称:“天宝君者则大洞之尊神。
注曰:‘天宝君玉清元始天尊也。’灵宝君者则洞玄之尊神,注曰:‘灵宝君上清天尊也。’神宝君者则洞神之尊神,注曰:‘神宝君太清天尊也。’②但此“三宝尊神”开始并非“三清尊神”,按唐武宗时(841~846)的道教神灵排列,先为元始天尊,太上大道玉晨君,太上老君(即三清尊神),其后为“玉清大有天宝君,上清妙玄灵宝君,太清太极神宝君三宝尊神”。③另《业报经》《应化经》并云:“天尊曰:吾以道气,化育群方,从劫到劫,因时立化。吾以龙汉元年号无形天尊亦名天宝君,化在玉清境,说洞真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圣,大乘之道也。……吾以延康元年号元始天尊亦名灵宝君,化在上清境,说洞玄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真,中乘之道也。……吾以赤明之年号梵形天尊亦名神宝君,化在太清境,说洞神经十二部以教天中九仙,小乘之道也”。④还有《元始上真众仙记》称:玄都玉京七宝山,在大罗之上,有上、中、下三宫。上宫是盘古真人元始天王,太元圣母所治。
中宫太上真人,金阙老君所治。下宫九天真皇,三天真王所治。”这些不同派别的不同解释,虽有差异,但都促成了“三清尊神”的最终定型。唐《老君圣纪》称:“此即玉清境元始天尊,位在三十五天之上也,”“此即上清境太上大道君,位在三十四天之上也,”“太清境太极宫即太上老君,位在三十三天之上也。”⑤南宋金允中在探讨与总结以上三清、三宝、三洞之间的关系后,认为:“三尊之号在经中只称元始天尊、太上道君、太上老君;其别号则曰天宝君、灵宝君、神宝君;以三境之名而称之则曰玉清、上清、太清;以三洞之书而名之则曰洞真、洞玄、洞神。”⑥在“三清尊神”中,以太上老君出现最早。东汉末五斗米道成立时,即以太上老君为至高神。至东晋上清、灵宝派出,其《上清》、《灵宝》经中,始相继出现元始天王、元始天尊、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等新的至高神。鉴于各派新出现众多神灵,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企图予以系统化,其中“三清尊神”的雏形已基本确立。在此前后,诸书在言及三清尊神时,又有种种不同说法。如说:“道不可无师尊,教不可无宗主,故老君师太上玉晨大道君焉,大道君即元始天尊之弟子也。”⑦“说经教主元始天尊,抱送玉帝道君(灵宝)天尊,流演圣教降生(道德)天尊”。⑧“元始乃道中之祖为灵宝祖师,道君乃法中之祖为宗师,老君乃教中之祖为真师。”⑨若从它们出现之先后为序,先为“老君”,次为“元始”,后为“道君”。此外,五代闽主供奉“三清”为宝皇大帝、天尊、老君。元始天尊居“三清尊神”之首,在宫观“三清殿”里居中。其名最早为元始天王,晋葛洪《枕中书》云:“昔二仪未分,溟涬鸿蒙,未有成形,天地日月未具,状如鸡子,混沌玄黄,已有盘古真人,天地之精,自号元始天王。”虽然道书中有将元始天王与元始天尊当作两位尊神,但正如宋代道士宁全真所说,元始天尊者“故称云元始天王者是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撰列诸尊神传纪,亦首列《元始天王纪》,可见宋时已当作一位尊神了。南朝梁陶弘景撰《真灵位业图》,共分七个神阶,元始天尊列为第一神阶的中位,《隋书·经籍志》也载:“道经者云:有元始天尊,生于太元之先,禀自然之气,冲虚凝远,莫知其极。”道书认为:“玉清元始天尊也,本玄一之气,凝结至高曰天,上有主宰谓之帝,道居帝之先,故为元始。”AD唐末道士杜光庭于广明二年(881)进《三界混元图》于朝,其中叙曰“天尊者极道之宗元,挺生自然,消则为气,息则为形,不无不有,非色非空,不终不始,永存绵绵。居上境为万天之元,居中境为万化之根,居下境为万化之尊,无名可宗,强名曰天尊,盖世人尊之如天,仰之则弥高,攀之则无阶,杳杳冥冥……生万物而不为主宰,御万化而不为言,至尊、至极,故曰天尊也。”《云笈七签》卷一百一《元始天王纪》云:“元始天王禀天自然之胤,结形未沌之霞,托体虚生之胎,生乎空洞之际。时玄景未分,天光冥远,浩漫太虚,积七千余劫,天朗气清,二晖缰络,玄云紫盖映其首,六气之电翼其真……进登金阙,受号玉清紫虚高上元皇太上大道君……元皇位在玉清,掌括上皇高帝之真。”总之,从两晋到南北朝时,元始天尊已逐步驾临于太上老君之上,成为道教第一位至高神。
灵宝天尊居“三清尊神”第二位。南北朝时《上清》《灵宝》经相继出现太上玉晨大道君、太上大道君。梁陶弘景《真灵位业图》列第二神阶中位,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玄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云笈七签》卷一百一的《太上道君纪》《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大道君纪》所记略同,但又稍有差异。
据《灵宝略纪》称:“太上大道君以开皇元年托胎于西方绿那玉国,寄孕于洪氏之胞,凝神琼胎之府三千七百年,降诞于其国郁察山浮罗之岳丹玄之阿侧,名曰器度字上开元,及其长乃启悟道真,期心高道,坐于枯桑之下,精思百日。而元始天尊下降,授道君灵宝大乘之法十部妙经。……元始乃与道君游履十方,宣布法缘,既毕,然后以法委付道君,则赐道君太上之号,道君即为广宣经箓,传乎万世。”又据《洞渊集》称:“玉晨道君者,乃大道之化身也。言其有不可以随迎,谓其无复存乎恍惚,所以不有而有,不无而无,视之无象,听之无声,于妙有妙无之间大道存焉。道君即审道之本,洞道之元,为道之气,即师事元始天尊,称受道弟子焉。犹是老君禀而师之矣!居上清真境禹余天中,降金科宝箓、三洞仙经,付经师郁罗翘真人,传教于万国焉!”AG上清、灵宝派新造作的太上道君,依然以“道”为根,体现了道教以“道”为最高信仰的思想。后之灵宝天尊即由太上大道君衍化而来。
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居“三清尊神”的第三位,是道教初期崇奉的至高神。原为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东汉明帝、章帝之际(58~88),益州太守王阜作《老子圣母碑》云:“老子者,道也。乃生于无形之先,起于太初之前,行于太素之元,浮游六虚,出入幽冥,观混合之未别,窥浊清之未分。”将老子神化为先天地之神物,并与“道”相等同。顺帝时(126~144)张陵在巴蜀鹤鸣山创立五斗米道,即奉老子为教主。据传张陵在传教布道时作的《老子想尔注》称:“一者道也。……一在天地外,入在天地间,但往来人身中耳。……一散形为气,聚形为太上老君,常治昆仑,或言虚无,或言自然,或言无名,皆同一耳。”AH首次在道书中出现了太上老君的名号。
至魏晋南北朝,太上老君之名益显。北周武帝建德三年五月“初断佛、道两教,经像悉毁,罢沙门、道士,并令还民”。据道书称,当时太上老君曾遣使显灵。时过一月,武帝即又下诏曰:“至道弘深,混成无际,体包空有,理极幽玄。……今可立通道观于都城……并宜弘阐,一以贯之。”说明当时已经开始利用太上老君干预朝政了。
至唐,太上老君之威灵更盛。他不仅被奉为李唐王朝的始祖,帮助唐高祖李渊平定天下,据称当武则天篡夺李唐王朝后,又显灵降世,谓“武后不可革命”,AJ“不得辄立异姓。……武后亦终惧此言,不敢立武三思”。AK因此,天宝年间,玄宗最后为他上“大圣祖高上金阙玄元天皇大帝”尊号。宋大中祥符六年(1013)八月加号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
虽然历代帝王和民间传统都奉太上老君为道教始祖,但在道教三清尊神中仍居第三位。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为你推荐:

下载百度知道APP,抢鲜体验
使用百度知道APP,立即抢鲜体验。你的手机镜头里或许有别人想知道的答案。
扫描二维码下载
×

类别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明

0/200

提交
取消

辅 助

模 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