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太空望远镜存在着什么缺陷?
“哈勃”的研制及使用过程并非科学家原先设计的那样一帆风顺。中国有句老话叫“好事多磨”,用它来形容“哈勃”或许再恰当不过了,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成了个“多灾多难”的不幸者:这台空前巨大先进的天文观测设备于1985年研制成功,按设计要在1986年发射,但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爆炸,使它上天计划一推再推,一直到1990年4月24日才由“发现”号航天飞机发射升空。上天后,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首先是两个与地面通信的天线不按计划转动,地面工程师费了很大的劲儿才通过遥控使之就位。接着,它又不断地晃动,原因是当它从地球阴影中飞出来进入强烈的阳光下时,温度很高的阳光打在“哈勃”那冰冷的太阳能板上时,使之产生了微弱的蠕动,从而引起整个望远镜缓慢晃动。科学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总算把问题解决了,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为了使“哈勃”能准确地对准观测目标,科学家花了8年心血为它编了一个“向导星表”,但由于一位电脑控制程序员的工作疏忽而忘记更改数据,结果使“哈勃”所观测的目标角度总比实际角度偏左。在用了很长时间,不断地进行软件调整使之逐步修正过来之后,一个更致命的问题让所有科学家目瞪口呆。他们发现,“哈勃”所观测的图像一直有一个“模糊圈”,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原因终于查明了:原来,在镜片的加工过程中,一块模板被装偏了1.3毫米,把边缘部分多磨去了0.002毫米。这一误差造成了主镜面几何球形像差,使从光轴上一点发出的光不能汇聚在同一像点上。这个从1978年开始粗磨,精磨到1981年才完成,用了400万个工时,使用了全美精度最高的模具的镜片,却由于操作者的失误成了“近视眼”,并且在完成后到上天的长达8年的时间里居然没有人认真核查修正,实在令人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