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与土壤中水分
2020-01-15 · 技术研发知识服务融合发展。
植物靠根系吸收土壤空隙中的水分来维持生命过程。土壤孔隙中的水分按物理状态可分为重力水、毛细水、结合水(或称束缚水)和气态水(详见第二章)。
土壤中的水势主要由重力势ψg、溶质势ψs、压力势ψp、基质势ψm组成。可表示为:
生态水文地质学
重力势ψg是重力位势,势能取决于水质点到选取基准面的垂直距离;压力势ψp是由于压力场中的压力差引起的;溶质势取决于溶液的浓度,通常土壤水溶液浓度较低,溶质势ψs约为-0.01MPa,盐碱土中溶液浓度高,溶质势则较低,可达-0.02MPa甚至更低;基质势ψm是由于土壤颗粒表面对水的吸持作用引起的,主要是毛细作用,也称为水土势。基质势ψm与土壤的含水量密切相关,当土壤中含水量减少时,孔角毛细水弯月面曲率增加,毛细负压降低;含水量增加时,毛细负压随之增高。基质势对于植物根系吸水影响最大,其次是溶质势,只有在土壤水溶液浓度较高时,才会影响根系吸水。
土壤中的水具有不同的水势,一般来说,束缚水的水势低于-3.1MPa;毛细水势在-3.1~-0.01MPa之间;重力水势则高于-0.01MPa。植物可利用水的土壤水势范围为-0.05~-0.3MPa,因此,毛细水是植物主要可利用的水。植物根部利用根内、外溶液的水势差从土壤中吸取水分,随着土壤中含水量的逐渐减少,根内、外水势差也随之降低,当水势差很小时,根系不能从土壤中获取足够的水分来维持生理需要,植物便会发生凋萎(永久萎蔫),此时的土壤含水量(水与土壤干重的百分比)称作凋萎系数(或永久萎蔫系数)。因成分和结构的差异,不同土壤的凋萎系数不尽相同,差别很大。见表1-1。砂和砾石主要由岩石碎屑组成,孔隙较大,毛细负压较高,其中绝大部分水分都能为植物根吸收,凋萎系数为1%~2%。粘土主要由粘土矿物组成,粘土矿物对水的束缚力大,毛细负压很低,且孔隙细小,植物不能利用的水分较多,凋萎系数为13%~15%。
表1-1 不同植物在各种土壤中的萎蔫系数(水与土壤干重质量之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