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大学生该如何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历史观?
大学生要牢固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必须正确认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说理与说事相结合。
教育引导大学生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使广大学生从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程中,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加强历史教育不能仅仅局限于用道理说明道理,用理论证明理论,而是要更多地使用丰富生动的历史事实、历史事件,以事实佐证,特别是要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建立正确的历史认知与历史逻辑。
2、守正与明辨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方向就是旗帜,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线,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与本质。
从根本上讲,大学生历史观教育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问题。
3、入脑与入行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其指向就在于帮助他们在灵魂深处树牢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从内心深处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听党话、跟党走,不断增强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意义:
为人们提供了正确认识社会现象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想路线,它揭示了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这一观点提供了认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论证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灭亡的科学依据,从而纠正了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仅从抽象的理性原则出发遣责资本主义制度的缺陷。
它揭示了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纠正了空想社会义者寄希望于统治者发善心,以和平方式实现社会变革蓝图的幻想;它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克服了空想社会主义者把无产阶级仅仅看成一个受苦受难的阶级。
而把历史进步和社会更替的希望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的局限,因此,唯物史观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科学的基石。
1、说理与说事相结合。
知史明志,知史明理。深入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就是要使广大学生从这些波澜壮阔的历史演变和发展进程中,学会用历史的思维把握历史规律和历史趋势。
弄清楚、理解透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基本道理,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守正与明辨相结合。
加强大学生历史观教育,首先要做到“守正”。“四史”教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和价值导向。方向就是旗帜,只有方向正确了,才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的历史发展主线,分清主流和支流、现象与本质。
扩展资料: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包含以下基本观点:
一是科学地解决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创立了科学的唯物史观。
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
二是科学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是指社会形态从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规律。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即人类社会也同自然界一样,是客观的、物质的和辩证发展的过程,具有自己的规律性。唯物史观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