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和北宋和议有什么影响
2个回答
展开全部
1.最主要的一次议和是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12月签订的,史称澶渊之盟
2.背景
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的名义,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力守坚城。北宋朝野震动,真宗与部分大臣因为畏惧敌人,想要迁都南逃,但宰相寇准与毕士安极力主战,无奈只有亲自到澶州督战,最终宋辽议和,即澶渊之盟。
3.看法
澶渊之盟是在对北宋有利的情势下因统治着贪图享乐与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对辽纳供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因此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间维持了100年之久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和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2.背景
辽萧太后与辽圣宗耶律隆绪以收复瓦桥关(今河北雄县旧南关)的名义,率大军深入宋境。萧挞凛攻破遂城,生俘宋将王先知,力攻定州,俘虏宋朝云州观察使王继忠,宋军力守坚城。北宋朝野震动,真宗与部分大臣因为畏惧敌人,想要迁都南逃,但宰相寇准与毕士安极力主战,无奈只有亲自到澶州督战,最终宋辽议和,即澶渊之盟。
3.看法
澶渊之盟是在对北宋有利的情势下因统治着贪图享乐与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对宋而言,这是丧权辱国的和约,不仅燕云十六州的失地未能收回,而且要对辽纳供以求辽国不再南侵,此后辽更是不断需索,使北宋国威扫地。辽国却是因此在不利的军事情势下得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不过,澶渊之盟以后,宋辽间维持了100年之久的相对和平局面,促进了两国的经济、文化(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流和加快了民族融合的步伐。
已赞过
已踩过<
评论
收起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