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名字叫难忘的一件事420字
1个回答
展开全部
XX年8月25日,乐山派往辑庆镇的教师、医生、挂职干部等首批常驻援建人员从乐山启程来到辑庆,开始为期一年的援建工作。
之前,他们对辑庆一无所知,“以前只是对"中江表妹"和中江挂面有所耳闻。当时也并不清楚受灾的情况怎么样,完全想象不到我们踏上这片土地会看到什么的景象。”但他们心中又非常清楚,此行他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是代表乐山全市人民前来帮助辑庆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在辑庆人民眼中,我们的形象就是乐山的形象,我们肩负着神圣使命和殷切希望。”
援建干部:亲身参与一座场镇的重建和复兴
今年5月9日,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工程师余剑和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工程师刘波又去了一次辑庆镇。这已是援建工作结束后刘波的第四次回访,而余剑“心里一直想来,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午饭时候,中江县和辑庆镇的领导向他们敬酒表示感谢,两人一饮而尽,眼眶里禁不住多了一层雾气。
援建期间,余剑和刘波分别担任辑庆镇党委副书记和镇长助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了保证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援建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每一天都要到项目建设工地上,收集汇总情况,并及时向乐山对口支援办汇报项目进展,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耀清告诉记者,“除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紧要问题外,我每周都会收到援建干部发来的短信,汇报他们在辑庆镇的工作、生活情况,从不间断。”
此外,余剑、刘波二人还得负责对口支援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为充分发挥乐山援建人员的团队作用,这两位年轻人学会体贴人、照顾人,从生活、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关心帮助,让乐山援建人员拧成一股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乐山援建人员",因此,我们是一个集体,必须团结一致,当然我们还必须主动融入灾区这个大集体,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交朋友,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援建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重托。”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余剑、刘波更重要的角色是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援建工作要顺利推开,首先得进行辑庆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刘波、余剑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对集镇现状等情况进行实地踏勘,收集齐辑庆镇3.5平方公里地形图等修编基础资料,并会同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人员一道,高质量地完成了辑庆镇总体规划设计、修编工作。在乐山大道建设中,他们多次现场踏勘,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乐山大道线型以及规模,并多方收集相关资料,推进工程进度。乐山大道k0+300—+400段需要穿越一个鱼塘,地基难以支撑,项目建设受阻,为了不耽误工期,两人发挥专业特长埋头设计,不眠不休苦战两昼夜,拿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在刘波、余剑看来,能够参与对辑庆镇的援建,是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一年多的工作时间,他们结识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也目睹了这座场镇在废墟瓦砾上的重建和复兴,“这次去,我们看到很多新变化,交通畅通后,辑庆的人气越来越旺了,特别是乐山大道的建设,带动了周边一大片的开发,逐渐成了辑庆的中心,包括镇政府办公大楼就已经在乐山大道一侧落成投入使用了。”谈到援建工作,虽然两人都非常谦逊,一再强调自己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作为一名灾后重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看到辑庆人民现在能够幸福地生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很自豪的。[Page]
支教教师:用爱填满灾区学生的心房
不久前,乐山七中英语教师曾昆还给辑庆镇中学一名叫冷华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关心冷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商量冷华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这名叫冷华的同学,从小失去了母爱、家庭非常贫困,因而得到了曾昆特别的关爱。曾昆和这个家庭一直保持联系至今,并持续不断提供帮助。不过最让曾昆遗憾的是,因为冷华家庭太过困难,至今也未能住进新房,“很惭愧,虽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始终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帮他们一把。”
曾昆不仅课上得好,而且怀一颗大爱之心,一直有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想法。地震以后,正当她准备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北川中学教书之际,一个消息让她改变了决定:乐山市教育局正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志愿者到乐山对口支援的辑庆镇中学支教。得知此消息时,报名时间已过,曾昆当时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实现了此次支教愿望。在辑庆镇支教一年,曾昆得到了3个称谓:在课堂上,同学们叫“曾老师”;课堂下,大家都叫她“曾妈”、“昆姐”。这不仅是曾昆与同学们沟通无障碍的见证,更是她与同学们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在去灾区支教前,曾昆的手在运动时受伤,因为没时间治疗而一直拖着,疼痛时轻时重,但她始终咬牙挺着,并带病坚持为孩子们上课。“老师,你的手冰凉,我给你暖暖吧。”一个叫肖毅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课间休息时带头用自己的小手去暖曾老师的手。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来帮老师暖手,这一举动让曾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而这个“小手暖大手”的故事至今仍在辑庆镇中学广为流传。
乐山先后派出了12名优秀教师到辑庆镇中学支教。把课教好,把孩子们的成绩带上去,是支教老师的第一目标。在辑庆镇中学的板房教室里,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组织公开示范课,传递新课改中的新教学理念,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并利用休息时间搞好学生家访工作,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高度赞扬。
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加上受地震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支教教师们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活动,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忘记地震灾难造成的伤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还竭力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各种途径、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些孩子。作为支教人员之一,曾昆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发现学校体育器材奇缺,她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并积极反映与热心呼吁。很快,乐山市体育局捐赠了篮球架、乒乓球桌、训练垫、排球、羽毛球等500多件体育器材,市中区教育局向辑庆镇中学捐赠棉被160床、衣服160套及XX册图书,可把学生们高兴坏了。“说实在话,这批支教教师都很优秀,她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领导的认可。”辑庆镇中学负责人陈俊告诉记者。
支医医生:为灾区人民送去安康
没有村卫生站,村民就医原本就比较困难,加上地震后大量人员受伤,以及大灾之后艰巨的防疫任务,使辑庆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乐山派出的8名支医人员肩上担子的份量。[Page]
在参加完对极重灾区彭州市的医疗救助后,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杨进军又主送请缨,到中江县辑庆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技术帮扶和指导,并担任支医小组组长。
“XX年是我做医生以来工作最有价值的一年。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专业能力,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刻实现其价值。”到达辑庆镇后,杨进军和同事们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积极投入到具体的临床工作,每人带一名年轻医生,致力于提高辑庆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每天,他们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认真地诊疗每个患者,督促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认真组织业务查房,精心管理危急重病员,认真带教示范医疗操作技术,一有时间就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讲课。在专家门诊,他们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减轻病人负担;面对疑难危急重病例,他们积极开展会诊讨论,提高救治水平,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回访中,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还对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胡秀清念念不忘。XX年11月的一天下午来了一位病人,医院查出是良性肿瘤,必须手术切除。可肿瘤大,辑庆镇上医生都没有经验,胡秀清义不容辞地走上了手术台。整整四个小时,三公斤重的肿瘤被成功切除,而胡秀清却累得虚脱了。在此之前,该院并没有妇产科医生,妇女生小孩做手术必须要到县上的医院,做一般的手术也要好几个小时,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胡医生来到辑庆后,把技术传给年轻医生,帮助他们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也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乐山医生医术棒,态度好,我们都愿意找他们看病。”辑庆老百姓的话语朴素而真挚。
开展肠梗阻松解、小肠切除、子宫次全切除等疑难手术二十余台次,诊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休克等危急重病员十多例……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一个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辑庆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也大为提高,住院病人增加了30%以上,门诊人数大大增加。支医人员出色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认可。杨进军被四川省人事厅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乐山市委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党员;胡秀清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
在整个援建过程中,乐山对口援建人员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个援建项目,他们的忘我的奉献精神,让142万中江人民铭刻于心。
之前,他们对辑庆一无所知,“以前只是对"中江表妹"和中江挂面有所耳闻。当时也并不清楚受灾的情况怎么样,完全想象不到我们踏上这片土地会看到什么的景象。”但他们心中又非常清楚,此行他们任务艰巨、使命光荣,“我们是代表乐山全市人民前来帮助辑庆人民重建美好家园的,在辑庆人民眼中,我们的形象就是乐山的形象,我们肩负着神圣使命和殷切希望。”
援建干部:亲身参与一座场镇的重建和复兴
今年5月9日,市公路管理局工程处工程师余剑和市城乡规划设计院规划工程师刘波又去了一次辑庆镇。这已是援建工作结束后刘波的第四次回访,而余剑“心里一直想来,就是没有合适的机会”。午饭时候,中江县和辑庆镇的领导向他们敬酒表示感谢,两人一饮而尽,眼眶里禁不住多了一层雾气。
援建期间,余剑和刘波分别担任辑庆镇党委副书记和镇长助理,他们的主要职责就是要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为了保证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援建项目的进展情况,我们每一天都要到项目建设工地上,收集汇总情况,并及时向乐山对口支援办汇报项目进展,协调需要解决的问题。”市对口支援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吴耀清告诉记者,“除项目建设中遇到的紧要问题外,我每周都会收到援建干部发来的短信,汇报他们在辑庆镇的工作、生活情况,从不间断。”
此外,余剑、刘波二人还得负责对口支援人员的日常管理和服务。为充分发挥乐山援建人员的团队作用,这两位年轻人学会体贴人、照顾人,从生活、思想、工作等各方面关心帮助,让乐山援建人员拧成一股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乐山援建人员",因此,我们是一个集体,必须团结一致,当然我们还必须主动融入灾区这个大集体,和当地干部群众打成一片,真心实意交朋友,这样才能做好我们的援建工作,不辜负市委、市政府以及全市人民的重托。”
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余剑、刘波更重要的角色是直接参与到项目建设中。援建工作要顺利推开,首先得进行辑庆镇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刘波、余剑不辞辛劳、加班加点,对集镇现状等情况进行实地踏勘,收集齐辑庆镇3.5平方公里地形图等修编基础资料,并会同乐山市城乡规划设计院人员一道,高质量地完成了辑庆镇总体规划设计、修编工作。在乐山大道建设中,他们多次现场踏勘,与相关部门交换意见,对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乐山大道线型以及规模,并多方收集相关资料,推进工程进度。乐山大道k0+300—+400段需要穿越一个鱼塘,地基难以支撑,项目建设受阻,为了不耽误工期,两人发挥专业特长埋头设计,不眠不休苦战两昼夜,拿出了一套可行性方案。
在刘波、余剑看来,能够参与对辑庆镇的援建,是他们人生中一次重要的经历。一年多的工作时间,他们结识了很多当地的朋友,也目睹了这座场镇在废墟瓦砾上的重建和复兴,“这次去,我们看到很多新变化,交通畅通后,辑庆的人气越来越旺了,特别是乐山大道的建设,带动了周边一大片的开发,逐渐成了辑庆的中心,包括镇政府办公大楼就已经在乐山大道一侧落成投入使用了。”谈到援建工作,虽然两人都非常谦逊,一再强调自己所做的工作微不足道,但作为一名灾后重建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看到辑庆人民现在能够幸福地生活,他们的内心一定是很自豪的。[Page]
支教教师:用爱填满灾区学生的心房
不久前,乐山七中英语教师曾昆还给辑庆镇中学一名叫冷华的学生的家长打电话,关心冷华的学习生活情况,并商量冷华初中毕业后就读职业技术学校的事情。这名叫冷华的同学,从小失去了母爱、家庭非常贫困,因而得到了曾昆特别的关爱。曾昆和这个家庭一直保持联系至今,并持续不断提供帮助。不过最让曾昆遗憾的是,因为冷华家庭太过困难,至今也未能住进新房,“很惭愧,虽然为他们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但始终有种无能为力的感觉,希望能有更多的好心人来帮他们一把。”
曾昆不仅课上得好,而且怀一颗大爱之心,一直有到边远、贫困地区支教的想法。地震以后,正当她准备以志愿者的身份到地震破坏最严重的北川中学教书之际,一个消息让她改变了决定:乐山市教育局正组织全市优秀教师志愿者到乐山对口支援的辑庆镇中学支教。得知此消息时,报名时间已过,曾昆当时还颇费了一番周折,才实现了此次支教愿望。在辑庆镇支教一年,曾昆得到了3个称谓:在课堂上,同学们叫“曾老师”;课堂下,大家都叫她“曾妈”、“昆姐”。这不仅是曾昆与同学们沟通无障碍的见证,更是她与同学们血脉相连、心心相印的生动写照。在去灾区支教前,曾昆的手在运动时受伤,因为没时间治疗而一直拖着,疼痛时轻时重,但她始终咬牙挺着,并带病坚持为孩子们上课。“老师,你的手冰凉,我给你暖暖吧。”一个叫肖毅的同学实在看不下去了,课间休息时带头用自己的小手去暖曾老师的手。在他的带领下,全班同学都来帮老师暖手,这一举动让曾昆感动得流下了眼泪,而这个“小手暖大手”的故事至今仍在辑庆镇中学广为流传。
乐山先后派出了12名优秀教师到辑庆镇中学支教。把课教好,把孩子们的成绩带上去,是支教老师的第一目标。在辑庆镇中学的板房教室里,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组织公开示范课,传递新课改中的新教学理念,培养带动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并利用休息时间搞好学生家访工作,受到学校和师生的高度赞扬。
当然,他们并不满足于此,由于大多数学生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加上受地震影响,更是雪上加霜。支教教师们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在课余时间组织丰富的活动,与孩子们交心谈心,引导他们忘记地震灾难造成的伤痛,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他们还竭力发动身边的亲朋好友,通过各种途径、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这些孩子。作为支教人员之一,曾昆刚来到学校的时候,发现发现学校体育器材奇缺,她就和其他老师一起动手,自己制作教具,并积极反映与热心呼吁。很快,乐山市体育局捐赠了篮球架、乒乓球桌、训练垫、排球、羽毛球等500多件体育器材,市中区教育局向辑庆镇中学捐赠棉被160床、衣服160套及XX册图书,可把学生们高兴坏了。“说实在话,这批支教教师都很优秀,她们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学生的爱戴,同事、领导的认可。”辑庆镇中学负责人陈俊告诉记者。
支医医生:为灾区人民送去安康
没有村卫生站,村民就医原本就比较困难,加上地震后大量人员受伤,以及大灾之后艰巨的防疫任务,使辑庆人民对医疗卫生的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因此我们不难想象,乐山派出的8名支医人员肩上担子的份量。[Page]
在参加完对极重灾区彭州市的医疗救助后,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杨进军又主送请缨,到中江县辑庆镇卫生院进行医疗技术帮扶和指导,并担任支医小组组长。
“XX年是我做医生以来工作最有价值的一年。只有平时不断地积累专业能力,才能在最需要的时刻实现其价值。”到达辑庆镇后,杨进军和同事们克服了生活上的种种不便,积极投入到具体的临床工作,每人带一名年轻医生,致力于提高辑庆镇卫生院的医疗质量和管理水平。每天,他们在简陋的医疗条件下,认真地诊疗每个患者,督促检查病历书写质量,认真组织业务查房,精心管理危急重病员,认真带教示范医疗操作技术,一有时间就进行专业知识培训讲课。在专家门诊,他们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减轻病人负担;面对疑难危急重病例,他们积极开展会诊讨论,提高救治水平,为当地人民群众提供了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在回访中,当地卫生院的医护人员还对市中区人民医院妇产科医生胡秀清念念不忘。XX年11月的一天下午来了一位病人,医院查出是良性肿瘤,必须手术切除。可肿瘤大,辑庆镇上医生都没有经验,胡秀清义不容辞地走上了手术台。整整四个小时,三公斤重的肿瘤被成功切除,而胡秀清却累得虚脱了。在此之前,该院并没有妇产科医生,妇女生小孩做手术必须要到县上的医院,做一般的手术也要好几个小时,给群众带来极大不便。胡医生来到辑庆后,把技术传给年轻医生,帮助他们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也让群众看病更加便捷。“乐山医生医术棒,态度好,我们都愿意找他们看病。”辑庆老百姓的话语朴素而真挚。
开展肠梗阻松解、小肠切除、子宫次全切除等疑难手术二十余台次,诊治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脑血管意外、休克等危急重病员十多例……在他们的精心救治下,一个个伤病员恢复了健康,辑庆镇中心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也大为提高,住院病人增加了30%以上,门诊人数大大增加。支医人员出色的工作不仅得到了当地群众的交口称赞,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认可。杨进军被四川省人事厅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个人、被乐山市委评选为抗震救灾先进党员;胡秀清被评为四川省抗震救灾模范。
在整个援建过程中,乐山对口援建人员始终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以饱满的工作激情、务实的工作作风,高质量、高效率地做好每一个援建项目,他们的忘我的奉献精神,让142万中江人民铭刻于心。
推荐律师服务:
若未解决您的问题,请您详细描述您的问题,通过百度律临进行免费专业咨询
广告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