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战争题材电影,《金刚川》的评分为何没有《八佰》高?
10月23号,由管虎、郭帆、路阳三位导演合作的抗美援朝主旋律大电影《金刚川》正式上映,一周后豆瓣评分6.5,好于18%的战争片,但是与管虎之前的作品《八佰》相比还是有很大差距,8月21号上映至今(11月2号),47万多人打出7.7分,好于62%的战争片,很显然,对广大观众来说,《八佰》要比《金刚川》好看,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从电影取材和情节来看,《八佰》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加强营的故事,战斗双方分别是国民党军和日军,而关于抗日的这段历史,我们从小就看过很多抗日战争片,所以对大部分观众而言并不陌生,很容易产生情感共鸣。而《金刚川》就不一样了,它主要取材于抗美援朝中的一次战争,而关于这一段历史,我们只听到过却并没有深入的了解,也没有相关的影视作品,所以相对于《八佰》来说,《金刚川》的取材显得“冷清”了些。至于故事情节方面,《八佰》更加丰富,故事体量也大,而《金刚川》就比较简单薄弱,“修桥→炸桥→再修桥”这一系列过程是非常单调,情节并不丰富,故事体量也小。
其次,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两部电影也有着很大的差别,《金刚川》在人物形象这方面做得并不是很出色,有些片面化,给我们大多数人的感受就是一味宣扬视死如归这样的英雄豪气,而忽略了大英雄也有小情感的方面,相信每个人在面对生死一刻的时候,心里多少还是会有些害怕的,即便不会心生胆怯,也会想到自己的家人,会想到父亲、母亲、兄弟姐妹,英雄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柔软感性的一面,如果能将这一点表现出来,就显得这个人物更加立体。整部电影除了张飞、关磊给人留下的印象较为深刻以外,其他人物根本就不记得。再看《八佰》,它将重点放在了展现不同人物面对战争时的状态上,谢晋元、老葫芦、端午、羊拐、老铁、包括对岸的群众,每个人在面对这场战争的时候,都表现出了不一样的状态,而这样的状态和他们的身份背景以及性格特征都密不可分,可以说《八佰》营造出了一个乱世众生相。这是《金刚川》没有做到的一点。
最后,在一些战斗场面的设计上也不够热血,过于简单,和同类电影相比并不震撼,观众去电影院寻求的不光是感人的故事,还有视觉上的享受,尤其是作为一部战争大片,要知道如今的战争片动辄飞机导弹齐上阵,用高射炮打飞机对观众的吸引力确实有限,如果将这部电影放在20年前30年前的话,或许还有一定的吸引力。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个人的一些浅薄观点,不当之处还请见谅,作为一部只用三个多月就拍出来的大电影,出现各种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在意料之中,毕竟对于大多数好的作品来说,还是需要时间去打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