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昭对东吴做出了哪些贡献,真的是个投降派吗?
张昭在史书中的形象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一会儿捧上天,“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一会儿摔掉地,张昭在赤壁之战前劝孙权归降曹操,留下了人生严重污点,孙权称帝时甚至讥讽张昭说,“如张公之计,今已乞食(要饭)矣。”这两者的反差实在太大了。那么,张昭真是一个“投降派”吗?他对东吴的贡献究竟如何评价?
张昭功劳大,在江东地位高于周瑜
张昭在东吴的地位,相当于荀彧之于曹魏、诸葛亮之于蜀汉,绝对比周瑜还要高一筹。陆逊的孙子、文学家陆云曾经这么评价张昭,“有吴之兴,实为谋主。”《三国志》记载,“孙策创业,命昭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升堂拜母,如比肩之旧,文武之事,一以委昭。”从这段描述看,孙策不仅是把内事托付给张昭,外事其实也托付给了张昭。
《三国志》还记录了,孙策临终时对张昭说,“若仲谋(孙权)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这几乎和刘备临终时托孤诸葛亮时说的话是一样的,如果这个继承人不行,你就取而代之吧。
孙权刚继位时,政局一度相当不稳定,正是张昭、周瑜(带兵奔丧)带头忠心辅佐孙权,安抚百姓、军队,才让局面逐渐稳定下来。“权每出征,留昭镇守,领幕府事”,可见张昭当时绝对是东吴的大管家。
孙权后来和张昭闹矛盾时,曾经愤恨地说过,“吴国士人入宫则拜孤,出宫则拜君,孤之敬君亦为至矣……”,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张昭在东吴的影响力是极其巨大的。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于孙权没有拜张昭为丞相(先用孙邵、后用顾雍,就是不用张昭),是非常打抱不平的。陈寿认为,孙权既不让张昭做丞相,也不让张昭做三公,只是让他领个虚衔(辅吴将军、娄侯),养老而已,这说明孙权不如孙策。
张昭肯定不是一个怕死鬼
张昭在历史上是以直言敢谏而闻名的。劝阻孙权打猎、劝阻孙权饮酒、劝阻孙权不要派人出使辽东公孙渊,逼得孙权把刀都拔了出来,可张昭依然没有退缩。后来张昭因为孙权不听取自己的意见,索性退居不朝,孙权派人把张昭家的大门用土堵上,意思是让张昭永远也不要出门了。没想到张昭丝毫没服软,还从大门里面用土也堵上了,意思是不用你孙权堵门,我张昭自己就永远也没想再出门。后来东吴使臣果然被公孙渊杀了,孙权感到后悔,派人多次请张昭上朝无果,孙权就用火烧的办法逼张昭出来,可是也没有吓倒张昭。最后,还是孙权亲自在张昭家门口久站不去,张昭才出门与孙权和解。
啰里啰嗦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表明张昭并不是一个贪生怕死之辈,也不是贪慕富贵虚荣的人。如果他是这样的人,就完全没有必要和孙权顶着干。所以,张昭在赤壁之战前,劝孙权归降曹操,只能说是政见不同,而不是变节投敌。
孙策临死时,对张昭托孤时还有一句话,“正复不克捷,缓步西归,亦无所虑”。“西归”指的是什么,历史学家有很多不同解释。民国史学家黎东方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假如战事不顺利,那么就慢慢地、从容地归顺西边的中央朝廷(曹操),也不必有什么顾虑。” 作为托孤之臣,张昭很可能把孙氏家族的安危看得比建功立业更重,这是他对孙策、吴国太的诺言。所以,他思考的出发点,可能更趋于保守,而不像周瑜、鲁肃那样激进。
孙权对张昭是既爱又怕,敬而远之
孙权和张昭的年龄相差很大。孙权200年接班的时候,才18岁,当时张昭已经是44岁。等到孙权羽翼渐丰、稳掌大局时,张昭已经是一介老者了。东吴鼎峰时期,人才是非常充足的,孙权也善于发现人才、大胆使用人才,因此张昭在东吴政局中的作用是逐渐下降的。总体上是一个顾问的角色,没有参与日常行政事务的决策。
但是因为张昭早年的超然政治地位,孙权对张昭还是既爱又怕的,对张昭的直言谏议也比较容忍。张昭比较长寿,活到236年,享年八十一岁,比诸葛亮、曹丕都死的晚。当然张昭还是去世的是时候,孙权到晚年越来越糊涂昏庸,甚至连陆逊都被他活活气死(245年),如果张昭还活着的话,以张昭的火爆脾气,他的下场肯定比陆逊更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