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人的体温是37度,为何现代人的体温达不到这个标准?
最近大家去超市还用测体温吗,测体温的时候是不是偶尔会出现低温的情况呢?这也困扰了小编好几次了,没有因为发烧,而是因为体温过低被拦下,这体温计到底准不准?
其实我们的体温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一天中的时间和活动水平,以及女性生理期。早上体温比较低,下午体温高,相差大约0.5℃。进餐、运动以后体温就会比较高,变化一般不会超过1℃。婴幼儿体温高,老年人体温低。在排卵期、妊娠期的时候,体温也会比较高,高约0.6℃。气温低则体温低,气温高则体温高,一般不会超过0.5℃的变化。
我们都知道,一个健康人的体温是36.7℃,但其实在一个半世纪前的研究表明,37℃才是正常的体温,这是怎么回事呢?
故事要从1851年说起,德国内科医生卡尔·温德利希收集了2万5千人的体温数据,从此他确定了人体正常体温是37℃。
1992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教授,菲利普·麦科维亚克表示并不相信这个结果。于是他招集了148位健康受试者,连续三天,每天1-4次的使用电子温度计,测量受试者的舌下温度。他发现正常人的平均温度为36.8℃。
你或许会认为,这个结果不过就差0.2℃,这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也不会造成什么影响。事实上,体温背后有很多的科学,即使是0.2℃也会对身体产生巨大的影响,看似简单的体温,实际上是不简单的。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从2000年就开始测量人体体温了,并与19世纪南北战争的士兵体温记录进行比较,结果很惊奇地发现,现代男性体温下降了0.58℃,现代女性体温下降了0.32℃。基本上,每10年人类平均体温就会下降0.03℃。19世纪人的平均体温是37℃,如今现在人的平均体温已下降到36.6℃。
实锤啊同志们,我们这是要凉凉了呀。但究竟为什么会这样呢?
与过去相比,我们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现在有了空调,室内温度很宜人,人体也不需要通过自身的发汗来散热或者颤抖来御寒。同时呢,现代人久坐、很少运动,代谢低,产热自然就少了。然后我们现在吃喝环境都比较的健康,接触微生物的机会也少,体内“免疫军队”的训练时间就会大大减少。哪怕发炎生病,也会有抗生素、消炎药,发热的机会也会急剧的减少。
体温降低,其实是我们适应环境的结果。那么平均体温的降低会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
体温是基础代谢的表现,而基础代谢又与寿命和体型很相关。长寿是一个很热门的话题,许多研究表明,在寿命长短的因变量中,只有23%-33%归因于遗传因素,其他都是取决于环境和行为因素的。
在已知影响寿命的重要环境因素中就包括温度,大部分现有证据表明,体温降低可以延长寿命。然后就有研究人员降低小白鼠的体温,降低后发现,寿命比对照组延长了20%,相当于人类多活了7-8年。这是由于较低的体温使机体新陈代谢放缓,减少了自由基的产生,所以拥有了更长的寿命。
让人兴奋的是,在人的身上也有同样的结果。
2002年,美国巴尔的摩市老龄化纵向研究,体温低于中位数的男性,在25年的随访中显示出了更高的生存率。对于宝宝呢,寒冷的宫外环境导致棕色脂肪组织增强,从而解偶联蛋白的活性增强,活性氧减少,脂肪减少,炎症减少,这些因素对长寿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综上,人类体温下降,寿命可能会更长。
最后,科普一个被人们经常性误解的小知识。
我们常说,“兄弟,喝杯酒去暖暖身”。事实上,喝酒会导致体温过低,酒精会抑制发抖,让人体无法产生热量。酒精还会引起血管舒张,让血液转移到皮肤上,导致皮肤表面丧失大量的热量。同时,酒精还会抑制感官,让你感觉不到寒冷,继续待在寒风中受凉。
所以说,喝酒是不会暖身的,这是一个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