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开始后,各个诸侯国自称为王,其中“战国七雄”是指什么?
“战国七雄”其实是指战国时期七个实力最靠前的诸侯国。
“战国七雄”的形成
西周与东周虽然都属于周朝,但是这两个时期的疆域以及发展状况存有非常大的差异。作为西周最后一任君王的周幽王于公元前771年被杀之后,西周灭亡。而后,周朝虽因周平王即位而“死灰复燃”,但是其所辖疆域大幅度缩水。与此同时,周王室的权威也因这一番动荡而大幅度削弱。如此一来,周王室对各诸侯国的制约力也就随之减弱,甚至有时还需仰赖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的庇护。
基于这样的情势,诸侯国开始逐渐无视周王室的存在。其中鲁国率先于公元前712年自行册立国君,周天子册封诸侯的传统就此被打破。之后,楚武王于公元前704年自行称王,周王室权威被进一步瓦解。处于这样的发展趋势之下,周王室最终落入名存实亡的处境,而脱离了周王室制约的诸侯国则长期处于攻伐、兼并的状态之中。经由长时间的攻伐与兼并,诸侯国的数量开始逐渐减少。而这其中本就实力较强的一些诸侯国则于这一过程中变得越发强大,继而形成了“战国七雄”的局面。
“战国七雄”的成员
春秋与战国这两个时期的分水岭事件是“三家分晋”。在这一事件发生之前,一众诸侯国之间的强国有晋、秦、楚、齐、燕等国。而待这一事件发生之后,瓜分了晋国的韩、赵、魏开始取代晋国,成为新晋强国。随着这三国的加入,外加原有的秦、楚、齐、燕四国,“战国七雄”这一格局正式形成。
“战国七雄”的实力
战国时期,除了“战国七雄”之外尚有不少大国,譬如越、鲁、宋等。但是这些诸侯国的实力是无法与“战国七雄”相提并论的。而就“战国七雄”的实力来说,战国前期的魏国曾一家独大。后来随着马陵之战的爆发,魏国的独霸地位遭到瓦解,此后齐、魏两国同时称霸东方。后来因为魏国日益衰落,齐国因此成为东方的唯一霸主。与此同时,地处西方的秦国日益崛起,继而称霸西方。
而待秦国进行商鞅变法之后,秦国实力突飞猛进。基于这样的发展速度,不管是齐国,还是其余五雄均被秦国甩至身后。待秦王嬴政即位之后,秦国开始逐一吞并其余六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