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职场上很喜欢发脾气的人,一般都是什么下场?
我们来看一个故事:有一天早上有个经理起的有点晚,赶紧开车去公司。为了赶时间,他闯了几个红灯,最后在一个路口停下来。警察给了他一张罚单。当他到达办公室时,他看到桌子上有几封信,是他的秘书昨天下班前寄出的。于是,他的秘书打来电话,是一顿臭骂。
秘书拿着那封未送达的信,走到总机小姐面前,又进行了一次残酷的批评。总机小姐被骂了,受了委屈,就怪公司里职位最低的清洁工。清洁工不得不抑制自己的愤怒。下班回家,清洁工看到小学的儿子躺在地上看电视,衣服书包零食撒了一地。现在他把儿子修理好了。儿子生气地回到卧室,看到家里的大懒猫盘踞在门口,就狠狠地踢了它一脚,猫被踢得远远的。以上是“踢猫效应”,描述的是一种情绪信号传递不良的现象。
人的不满和不良情绪通常是随着社会关系的链条依次传递的,从高地位到低地位,从强者到弱者,无处发泄的最弱者成为最终的牺牲者。这是一种情绪传染。学习、生活、工作中有很多情绪传染:一位热情的演讲者摇了摇他的手臂,观众们激动地回应着。快乐的人分享快乐,快乐传播到身边的人。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夫妻,有“夫妻”,甚至是情感相匹配。亚里士多德说:我们需要的是适当的情绪和对环境的适当感知。如果情绪过于模糊,就会产生厌倦和孤立;情绪失控,过于极端,持续太久,很容易变成病态。
我们应该记住,我们的情感信号可能会对他人产生很大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首先调整自己的情绪,然后选择合适的方式发出情绪信号。这里有一个连续的过程。情商低的人没有这种循序渐进的过程,或者是靠惯性压抑自己的情绪,向内攻击自己,不懂得表达自己;要么沉迷于情绪爆发,向外攻击别人,不知道如何调节。不压抑,不放纵,就合适,就平衡。情绪稳定在一个合适的范围是很大的能力。
伏尔泰说:不是远山使人疲惫,而是鞋子里的一粒沙子。我们在生活中到处传递情感信号。如果不合适,就像鞋里的沙子,天天磨我们的脚。对于有一定亲密关系的人来说,这种持续的攻击最终会积累不可控制的后果。只有识别出不恰当的情绪信号,才能调动我们的理性能力,把情绪作为一个对象,尽可能客观地对待,然后做出恰当的反应。比如负能量继续爆发,人与人之间就不能互相帮助调整,保持距离。比如家人因惯性压抑情绪,要及时给予指导,防止长期积累的火药桶爆炸。比如对方对授权生气,其实是在伤害自己。我不想被对方带到沟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