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刑犯受刑,为什么法警有很大心理压力?
心理压力不大是假的,不少法警在执行任务后都会伴随著恶心、失眠、噩梦、食欲不振甚至神经衰弱等现象,背负著极大的心理压力、思想压力,往往需要心理医生介入疏导。
执行死刑的常规方式
目前执行死刑的常规方式有两种:注射和枪决。随著经济社会发展和司法理念转变,目前执行死刑的主要方式已由以前的枪决转变为注射。
对比枪决和注射,法警在这两种执行方式中的主要职责是不同的,枪决主要由武警负责,法警负责协助;而注射主要由法医和法警执行,即使法警不亲自注射,也会配合法医进行注射工作。
就枪决而言,法警的心理压力不是太大
执行任务由武警具体实施,法警主要负责押解工作,只要保证把死刑犯安全顺利押赴刑场即完成了本职工作。而武警需要按照既定枪决程序将死刑犯“送走”,自然心理压力会很大。
死刑犯虽然是罪大恶极之人,但也是一条鲜活生命,同为生活在世间的人,执行者内心多少会有所“顾忌”,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毕竟人与人在这个特殊时刻的“相遇”很耐人寻味。二人素昧平生,无冤无仇,因为国法使然,必须枪决死刑犯。
执行者内心真实的想法应该是“杀人非我愿,但职责所在,责任重大,不容懈怠”,自然内心需要承受“国法”与“本意”的“挣扎”,没有哪一个正常的人,包括执行者会喜欢“剥夺”他人的生命。即使“执行死刑任务”是国家法律赋予的使命,执行者亦应该会有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执行的驱动力完全来自于法律赋予的职责,法律是严肃的,没有人面对刑罚执行会轻松自在,更何况是最为严厉的死刑执行呢?
就注射而言
在缺乏法医的地区,法警需要直接参与注射;即使在有法医的地区,法警也要亲自协助注射工作,只有具体执行地位、作用大小的区别,所以法警在整个执行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或缺。依法执行死刑,对于注射来说就是要依据注射方式,按照既定的注射程序将死刑犯“深度麻醉”,让其永远“睡去”,也就是安乐死。
对比枪决,注射方法更加人性化,因为它没有一弹爆头的血腥,没有喧嚣的围观人群,没有被暴力“逼迫”的恐惧,所以一般死刑犯的压力会小不少,自然心态也较为平和,并愿意“积极”配合注射执行任务,如此执行任务阻力较小。
这种情况下,法警的心理压力会小不少,因为“注射”基本等同“打针”,虽然注射会依法剥夺死刑犯的生命,但是在无声无息、毫无痛苦中结束死刑犯的一生,应该是一种最为“人道”的方式,也给死刑犯保留了足够的“尊严”,法警按照程序操作即可,与武警执行时的“紧张”😰和“焦虑”不可同日而语。
当然了,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执行死刑的时候往往是几个法警执行一人,有的装真子弹,有的是空包弹,枪声一响,搞不清是谁射出的真子弹,这样的话心理压力还差些。现在各地打理推广注射死刑代替枪决,也有这方面的考虑,执行的时候,一个人扎针头,另一个人按动按钮,这样心理压力也会小些。